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原文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足翕)踘者;

临淄之途,车辇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

兵出而相当,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

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

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

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

是古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

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

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

齐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译文

苏秦为了赵国联合各国,对齐宣王说:

“齐国南面有泰山,东面有琅邪,西面有清河,北面有渤海,这就是所谓的四面都有天然屏障的国家。

齐国土地面积有两千里,拥有数十万士兵,粮食堆积如山。

齐国的战车精良,五家的士兵,行动迅速如箭,战斗如雷电般猛烈,解散如风雨般迅速,即使有军事行动,也从未需要翻越泰山、横渡清河或涉足渤海。

临淄城中有七万户人家,我私下估算,每户有三个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需要从远县征召,临淄的士兵就已经有二十一万了。

临淄非常富裕且充实,那里的百姓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遛狗、玩六博和踢球;

临淄的街道上,车辆相撞,人肩相摩,衣襟相连如帷幕,袖子举起如幕布,挥汗如雨;

家庭富裕,志向高远。

以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强大,天下无人能敌。

现在却向西面侍奉秦国,我私下为大王感到羞耻。

“而且韩国和魏国之所以害怕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

一旦出兵对抗,不到十天,胜负存亡的关键就决定了。

韩国和魏国如果战胜秦国,兵力会损失一半,四境无法防守;

如果战败,灭亡就会紧随其后。

因此,韩国和魏国之所以重视与秦国的战斗而轻视成为其臣属。

现在秦国攻打齐国则不同,需要经过韩国和魏国的土地,到达闱阳晋的道路,经过亢父的险要,车辆无法并排行驶,马匹无法并行,一百人守住险要,一千人也无法通过。

秦国即使想深入,也会犹豫不决,担心韩国和魏国在后面议论。

这是古代的恫疑虚猲,高高跃起却不敢前进,秦国无法伤害齐国,也已经很明显了。

不深入考虑秦国无法奈何我们,却想向西面侍奉秦国,这是群臣的计策错误。

现在没有臣服秦国的名义,却有强国的实质,我真心希望大王稍作考虑。”

齐王说:“我不聪明,现在您以赵王的教导来诏告我,我恭敬地接受并遵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注解

太山:即泰山,位于今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古代被视为神圣的山岳,象征着国家的稳固和强大。

琅邪: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东南部,是齐国的重要城市之一,以其地理位置险要而著称。

清河: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南部,是齐国西部的重要河流,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价值。

渤海:中国北方的内海,位于今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之间,是齐国北部的重要海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临淄:古代齐国都城,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是齐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以其繁荣富庶而闻名。

竽、瑟、筑、琴:古代乐器,竽是一种吹奏乐器,瑟是一种弹拨乐器,筑是一种打击乐器,琴是一种弹拨乐器,这些乐器在古代常用于宫廷和民间的音乐表演。

六博: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类似于现代的象棋或围棋,是古代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

足翕踘:古代的一种球类运动,类似于现代的足球,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

闱阳晋:古代地名,位于今山西省南部,是秦国与齐国之间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亢父: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西部,是齐国与秦国之间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评注

苏秦的这篇说辞,展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雄辩风采。他通过对比齐国与秦国的地理、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试图说服齐宣王放弃对秦国的臣服,转而与赵国联合抗秦。苏秦的言辞中充满了对齐国实力的自信和对秦国威胁的轻视,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纵横家的外交策略。

苏秦在说辞中详细描述了齐国的地理优势,强调了齐国四塞之国的地位,认为齐国凭借其地理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实力,完全有能力抵御秦国的进攻。他还通过描绘临淄的繁荣景象,展示了齐国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强了齐宣王的自信心。

苏秦还通过分析韩、魏两国与秦国的关系,指出秦国虽然强大,但在进攻齐国时会面临地理和战略上的困难,从而削弱了秦国的威胁。他通过这种对比分析,试图让齐宣王认识到,齐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不必屈从于秦国的压力。

苏秦的说辞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雄辩技巧,也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外交策略。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齐国实力的自信和对秦国威胁的轻视,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纵横家的外交策略。

总的来说,苏秦的这篇说辞不仅是一篇外交辞令,更是一篇充满智慧和策略的政治分析。他通过对比齐国与秦国的地理、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试图说服齐宣王放弃对秦国的臣服,转而与赵国联合抗秦。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智慧,也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外交策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齐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5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