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
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文侯与虞人期猎-译文
魏文侯与虞人约定去打猎。
那天,他们喝酒喝得很高兴,天又下起了雨。
魏文侯准备出门,左右的人说:“今天喝酒喝得这么高兴,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哪里呢?”
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现在很高兴,但怎么能不遵守约定的时间呢!”
于是他就去了,亲自取消了打猎的计划。
魏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文侯与虞人期猎-注解
文侯:指战国时期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名斯,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以贤明著称。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员,负责管理狩猎等事务。
期猎:约定时间进行狩猎活动。
魏:指战国时期的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山西、河南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魏一-文侯与虞人期猎-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魏策》,讲述了魏文侯与虞人约定狩猎的故事。文侯在约定的日子虽然饮酒作乐,且天降大雨,但他仍然坚持前往赴约,体现了他的诚信和责任感。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诚信的高度重视。诚信不仅是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也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原则。文侯的行为展示了君主应以身作则,遵守诺言,树立良好的榜样。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通过对话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文侯的性格特点。文侯的坚定和果断通过他的言行得以充分体现,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决心和责任感。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魏文侯的个人品德,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在治国理政中的一些共同特点。魏文侯的诚信和责任感为魏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治国经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诚信的重要性,展示了古代中国对诚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文侯作为一位贤明君主的品质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