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原文

韩咎立为君而未定也,其弟在周,周欲以车百乘重而送之,恐韩咎入韩之不立也。

綦母恢曰:“不如以百金从之,韩咎立,因也以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译文

韩咎被立为君主但尚未确定,他的弟弟在周国,周国想用一百辆车的重礼送他回去,但又担心韩咎回到韩国后不能稳固地成为君主。

綦母恢说:“不如用一百金跟随他,如果韩咎成功立为君主,这可以作为警示;如果他不立为君主,就可以说我们是来效忠贼人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注解

韩咎:战国时期韩国的公子,名咎,是韩国的贵族。

周:指战国时期的周朝,虽然此时周朝已经衰弱,但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车百乘:古代一乘指一辆战车,百乘即一百辆战车,象征着强大的军事力量。

重而送之:以隆重的礼仪护送,表示对韩咎的重视。

綦母恢:战国时期的人物,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韩国的谋士或官员。

百金:古代货币单位,百金即一百两黄金,象征着巨大的财富。

戒:警告、提醒,此处指通过赠送百金来提醒韩咎。

效贼:效仿贼人,此处指如果韩咎未能立为君,周朝可以声称百金是送给贼人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和外交策略。韩咎作为韩国的公子,其地位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韩国的政治稳定。周朝虽然已经衰弱,但仍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影响诸侯国的内政,以维持其名义上的共主地位。

文中提到的‘车百乘’和‘百金’都是象征性的礼物,分别代表了军事力量和经济财富。周朝希望通过这些礼物来影响韩咎的地位,同时也为自己留有余地。如果韩咎成功立为君,周朝可以声称这些礼物是对韩咎的支持;如果韩咎未能立为君,周朝则可以声称这些礼物是送给贼人的,以避免直接卷入韩国的内政。

綦母恢的建议体现了战国时期谋士的智慧和策略。他不仅考虑到了礼物的象征意义,还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为周朝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种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是战国时期各国谋士的常见做法,也是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特点。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外交策略的多样性。它不仅展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也揭示了谋士们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角色。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简单的对话和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和政治智慧。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为我们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外交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韩二-韩咎立为君而未定》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39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