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原文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

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

虞卿曰:“夫魏为从主,而违者范座也。今王能以百里之地,若万户之都,请杀范座于魏。范座死,则从事可移于赵。”

赵王曰:“善。”

乃使人以百里之地,请杀范座于魏。

魏王许诺,使司徒执范座,而未杀也。

范座献书魏王曰:“臣闻赵王以百里之地请杀座之身。夫杀无罪范座,座薄故也;而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使也。”

又遗其后相信陵君书曰:“夫赵、魏,敌战之国也。赵王以咫尺之书来,而魏王轻为之杀无罪之座,座虽不肖,故魏之免相望也。尝以魏之故,得罪于赵。夫国内无用臣,外虽得地,势不能守。然今能守魏者,莫如君矣。王听赵杀座之后,强秦袭赵之欲,倍赵之割,则君将何以止之?此君之累也。”

信陵君曰:“善。”

遽言之王而出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译文

虞卿向赵王请示说:“人的本性,是愿意朝见别人呢?还是愿意被别人朝见呢?”

赵王回答说:“人当然愿意朝见别人,怎么会愿意被别人朝见呢?”

虞卿说:“魏国是合纵的领导者,而范座是反对合纵的人。现在大王如果能用百里的土地,或者万户的都城,请求魏国杀掉范座。范座一死,那么合纵的事情就可以转移到赵国了。”

赵王说:“好。”

于是派人带着百里的土地,去魏国请求杀掉范座。

魏王答应了,派司徒去抓范座,但还没有杀他。

范座写信给魏王说:“我听说赵王用百里的土地请求杀掉我。杀掉无罪的范座,是因为我地位卑微;而得到百里的土地,是大利益。我私下里为大王感到高兴。然而,有一点,百里的土地可能得不到,而死去的人却不能再活过来,那么大王一定会被天下人嘲笑!我私下里认为,与其用死人来交易,不如用活人来交易。”

范座又写信给魏国的相国信陵君说:“赵国和魏国是敌对的国家。赵王用一封简短的信来,魏王就轻易地杀掉无罪的范座,我虽然不才,但也是魏国的免相。曾经因为魏国的缘故,得罪了赵国。国内没有可用的大臣,即使外面得到土地,也无法守住。然而现在能守住魏国的,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人了。大王听从赵国的请求杀掉我之后,强大的秦国趁机袭击赵国,加倍割让赵国的土地,那么您将如何阻止呢?这是您的负担。”

信陵君说:“好。”

立即向魏王进言,并释放了范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注解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谋士,以智谋著称,曾多次为赵国出谋划策。

赵王:指赵国的君主,具体指赵孝成王,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之一。

魏为从主:指魏国在合纵联盟中处于主导地位。

范座:魏国的重臣,因反对合纵政策而成为赵国的眼中钉。

司徒:古代官职名,负责执掌法律和刑罚。

信陵君:魏国的公子,名无忌,以贤能著称,曾多次挽救魏国于危难之中。

咫尺之书:形容书信非常简短,距离很近。

强秦袭赵之欲:指强大的秦国趁机攻打赵国的意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与魏国之间的政治博弈。虞卿作为赵国的谋士,提出了一个极具策略性的建议,即通过割让土地来换取魏国重臣范座的性命,以此削弱魏国的实力。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展示了谋士们在政治斗争中的智慧和谋略。

范座的反应则显示了他的忠诚和智慧。他通过上书魏王,指出杀死自己虽然能获得土地,但长远来看,魏国将失去一个忠诚的臣子,而赵国的计谋也将得逞。范座的分析不仅揭示了赵国的真实意图,也提醒魏王不要因小失大。

信陵君的出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段故事的复杂性。作为魏国的贤能公子,他迅速理解了范座的处境,并采取了行动,最终说服魏王释放范座。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信陵君的智慧和决断力,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相互制衡和复杂的外交关系。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体现了战国时期谋士们的高度智慧和策略性思维。虞卿、范座和信陵君的行为都展示了他们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和对国家利益的深刻理解。同时,这段文字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相互猜忌和利益争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各个角色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虞卿的机智、范座的忠诚和信陵君的贤能都通过他们的言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外,故事情节的紧凑和转折也增加了文本的戏剧性和吸引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战国时期的一段重要历史事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政治、外交和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谋士们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赵四-虞卿请赵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24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