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原文

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曰:“君闻夫江上之处女乎?”

苏子曰:“不闻。”

曰:“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今臣不肖,弃逐于秦而出关,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苏子曰:“善。请重公于齐。”

乃西说秦王曰:“甘茂,贤人,非恒士也。其居秦,累世重矣,自殽塞、谿谷,地形险易尽知之。彼若以齐约韩、魏,反以谋秦,是非秦之利也。”

秦王曰:“然则奈何?”

苏代曰:“不如重其贽,厚其禄以迎之。彼来则置之槐谷,终身勿出,天下何从图秦。”

秦王曰:“善。”与之上卿,以相迎之齐。

甘茂辞不往,苏秦伪谓王曰:“甘茂,贤人也。今秦与之上卿,以相迎之,茂德王之赐,故不往,愿为王臣。今王何以礼之?王若不留,必不德王。彼以甘茂之贤,得擅用强秦之众,则难图也!”

齐王曰:“善。”赐之上卿,命而处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译文

甘茂从秦国逃亡,准备前往齐国,出关时遇到了苏子,说:“您听说过江上的处女吗?”

苏子回答:“没听说过。”

甘茂说:“江上的处女中,有一个家境贫寒没有蜡烛的,其他处女商量着要赶走她。那个家境贫寒没有蜡烛的处女将要离开时,对其他处女说:‘我因为没有蜡烛,所以总是先到,打扫房间布置席子,你们何必吝啬那点照在四壁上的余光呢?如果你们愿意赐给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妨碍呢?我自己觉得对你们有益,为什么要赶我走呢?’其他处女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留下了她。

现在我无能,被秦国抛弃驱逐出关,愿意为您打扫房间布置席子,希望您不要驱逐我。”

苏子说:“好。我会在齐国重用您。”

于是苏子西行去游说秦王,说:“甘茂是个贤人,不是普通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地位重要,从殽塞到谿谷,地形险易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联合齐国、韩国、魏国,反过来谋取秦国,这对秦国不利。”

秦王问:“那该怎么办?”

苏代说:“不如给他丰厚的礼物,高额的俸禄来迎接他。他来了就把他安置在槐谷,终身不让他出来,天下就无法图谋秦国了。”

秦王说:“好。”于是封甘茂为上卿,派人去齐国迎接他。

甘茂辞谢不去,苏秦假装对秦王说:“甘茂是个贤人。现在秦国封他为上卿,派人去迎接他,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赐,所以不去,愿意做大王的臣子。现在大王该如何礼遇他?大王如果不留他,他一定不会感激大王。他以甘茂的贤能,能够擅自动用强大的秦国军队,那就难以图谋了!”

齐王说:“好。”于是封甘茂为上卿,命令他留在齐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注解

甘茂: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因政治斗争失败而逃亡。

苏子:指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游说各国闻名。

江上之处女:比喻甘茂自己,用以说明即使处于不利境地,也能为他人带来价值。

扫室布席:比喻甘茂愿意为苏秦效力,即使是在小事上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槐谷:古代地名,此处比喻为软禁之地。

上卿:古代官名,指高级官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甘茂与苏秦的对话,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和人物间的智谋较量。甘茂以江上之处女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虽处困境但仍能为他人带来价值的意愿,这种自我推销的方式既含蓄又深刻,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在政治斗争中的生存智慧。

苏秦的反应则显示了他作为纵横家的敏锐和机智。他不仅理解了甘茂的隐喻,还迅速将其转化为对秦王的建议,体现了他在国际政治中的策略运用。苏秦建议秦王以高官厚禄软禁甘茂,既是对甘茂能力的认可,也是为了防止其成为秦国的威胁,这种策略的制定和执行,展示了战国时期政治家们的深谋远虑。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不仅反映了战国时期士人的生存状态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也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人才和智谋的文化传统。甘茂和苏秦的对话,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也是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艺术特色方面,这段古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隐喻,如江上之处女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含深意,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同时,对话的形式使得故事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历史价值上,这段文本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通过对甘茂和苏秦的描写,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人物心理、政治策略以及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二-甘茂亡秦且之齐》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03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