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原文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秦封君以陶,藉君天下数年矣。攻齐之事成,陶为万乘,长小国,率以朝天子,天下必听,五伯之事也;攻齐不成,陶为邻恤,而莫之据也。故攻齐之于陶也,存亡之机也。

君欲成之,何不使人谓燕相国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舜虽贤,不遇尧也,不得为天子;汤、武虽贤,不当桀、纣不王。故以舜、汤、武之贤,不遭时,不得帝王。今攻齐,此君之大时也已。因天下之力,伐雠国之齐,报惠王之耻,成昭王之功,除万世之害,此燕之长利,而君之大名也。

《书》云,树德莫如滋,除害莫如尽。吴不亡越,越故亡吴;齐不亡燕,燕故亡齐。齐亡于燕,吴亡于越,此除疾不尽也。

以非此时也,成君之功,除君之害,秦卒有他事而从齐,齐、赵合,其雠君必深矣。挟君之雠以诛于燕,后虽悔之,不可得也已。

君悉燕兵而疾僭之,天下之从君也,若报父子之仇。诚能亡齐,封君于河南,为万乘,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愿君之专志于攻齐,而无他虑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译文

秦国的客卿造对穰侯说:“秦国封您于陶地,依靠您治理天下已有数年。如果攻打齐国成功,陶地将成为万乘之国,领导小国,率领他们朝见天子,天下必定听从,这是五霸的事业;如果攻打齐国不成功,陶地将成为邻国的忧虑,而没有人能依靠。所以攻打齐国对于陶地来说,是存亡的关键。

您想要成功,为什么不派人去对燕国的相国说:‘圣人不能创造时机,时机到了却不能错过。舜虽然贤能,如果没有遇到尧,也不能成为天子;汤、武虽然贤能,如果不是在桀、纣的时代,也不能成为王。所以,即使有舜、汤、武的贤能,如果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也不能成为帝王。现在攻打齐国,这是您的大好时机。利用天下的力量,讨伐仇敌齐国,报复惠王的耻辱,成就昭王的功业,消除万世的祸害,这是燕国的长远利益,也是您的大名。

《书经》上说,树立德行不如广泛传播,消除祸害不如彻底根除。吴国没有灭亡越国,越国最终灭亡了吴国;齐国没有灭亡燕国,燕国最终灭亡了齐国。齐国被燕国灭亡,吴国被越国灭亡,这是因为没有彻底消除祸害。

如果不是现在这个时机,成就您的功业,消除您的祸害,秦国最终会有其他事情而与齐国联合,齐国和赵国联合,他们对您的仇恨必定更深。利用您的仇恨来讨伐燕国,以后即使后悔,也无法挽回了。

您应该全力调动燕国的军队迅速行动,天下的人跟随您,就像报父子之仇一样。如果真能灭亡齐国,封您于河南,成为万乘之国,通达于中国,南与陶地为邻,世世代代没有祸患。希望您专心致志于攻打齐国,不要有其他顾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注解

秦客卿造:秦国的客卿,名为造。客卿是战国时期各国聘请的外国人才,担任重要职务。

穰侯:战国时期秦国的重臣魏冉,封于穰地,故称穰侯。

陶:地名,今山东定陶一带,战国时期为重要战略要地。

万乘:指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象征强大的国力。

五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舜、尧、汤、武: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舜是尧的继任者,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

桀、纣:夏朝和商朝的末代暴君,桀是夏桀,纣是商纣王。

惠王、昭王:指燕国的两位君主,惠王和昭王,文中提到的是燕国的历史耻辱和功绩。

吴、越:春秋时期的两个国家,吴国和越国,曾互相征伐。

河南:指黄河以南的地区,战国时期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战国策》,是秦客卿造对穰侯魏冉的进言,内容涉及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和军事谋略。文中通过历史典故和现实形势的分析,展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

首先,秦客卿造以陶地为切入点,指出陶地的战略重要性。陶地不仅是秦国的封地,更是秦国在天下格局中的关键所在。攻齐成功,陶地将成为万乘之国,统领小国,朝见天子,天下必听,这是五伯之事的再现。而攻齐不成,陶地将成为邻国的威胁,失去立足之地。这种分析体现了战国时期地缘政治的重要性,各国通过控制关键地区来增强自身实力。

其次,秦客卿造通过历史典故来增强说服力。他引用舜、汤、武等圣君的例子,说明即使有贤能之人,若不得时势,也无法成就大业。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既增强了论点的权威性,也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善于运用历史典故来说服君主的策略。

再次,秦客卿造提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即通过联合燕国来攻打齐国。他分析了燕国的利益,指出攻齐是燕国的大好时机,可以借此报仇雪恨,成就功名。这种分析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利益交织和联盟策略,各国通过联合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最后,秦客卿造强调了除害要彻底的重要性。他引用吴越之争的例子,说明若不彻底消灭敌人,后患无穷。这种观点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在战争中追求彻底胜利的战略思想,也体现了当时士人对战争后果的深刻认识。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和军事谋略,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善于运用历史典故和现实分析来说服君主的智慧。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以及士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400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