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原文

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曰:

“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曰:

‘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

臣贱,将轻臣;

臣用,将多望于臣;

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

天下不攻齐,将曰善为齐谋;

天下攻齐,将与齐兼鄮臣。

臣之所重处卯也。’

王谓臣曰:

‘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刬(爻刂)者也。

上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于下,苟无死,女无不为也,以女自信可也。’

与之言曰:

‘去燕之齐可也,期于成事而已。’

臣受令以任齐,及五年。

齐数出兵,未尝谋燕。

齐、赵之交,一合一离,燕王不与齐谋赵,则与赵谋齐。

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行其兵。

今王信田伐与参、去疾之言,且攻齐,使齐犬马(马戋)而不信燕。

今王又使庆令臣曰:

‘吾欲用所善。’

王苟欲用之,则臣请为王事之。

王欲醳臣剸任所善,则臣请归醳事。

臣苟得见,则盈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译文

苏代从齐国写信给燕王说:

“我这次出行,本来就知道会有口舌之事,所以献上御书并说:

‘如果我在齐国地位显贵,燕国的大夫们将不会信任我;

如果我在齐国地位低贱,他们将会轻视我;

如果我被重用,他们将会对我寄予厚望;

如果齐国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们将会归罪于我;

如果天下不攻打齐国,他们将会说我善于为齐国谋划;

如果天下攻打齐国,他们将会与齐国一起责备我。

我所重视的是卯地。’

大王对我说:

‘我一定不会听信众人的口舌和谗言,我信任你,就像信任刬(爻刂)一样。

你可以在齐国得到重用,其次可以在下面得到信任,只要你不死,你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你可以自信。’

并对我说:

‘你可以离开燕国去齐国,只要期望能成事就行。’

我接受命令去齐国任职,已经五年了。

齐国多次出兵,从未谋算燕国。

齐国和赵国的关系,时而联合时而分离,燕王如果不与齐国谋算赵国,就会与赵国谋算齐国。

齐国对燕国的信任,甚至到了虚北地出兵的地步。

现在大王听信田伐和参、去疾的话,准备攻打齐国,使得齐国像犬马一样不再信任燕国。

现在大王又让庆命令我说:

‘我想用我所信任的人。’

如果大王真的想用他们,那么我请求为大王效力。

如果大王想让我放弃职务去任用我所信任的人,那么我请求回去放弃职务。

如果我能见到大王,那么我的愿望就满足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注解

苏代:战国时期燕国的著名外交家和谋士,以智谋和辩才著称。

燕王:指燕国的君主,具体为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明君。

齐: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位于今天的山东一带。

赵: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

田伐、参、去疾:燕国的官员或将领,具体身份不详。

庆:燕国的官员或使者,具体身份不详。

御书:古代臣子向君主进献的书信或奏章。

刬(爻刂):古代的一种刑罚,意指割去耳朵或鼻子,这里比喻信任的坚定。

醳:古代的一种刑罚,意指割去耳朵或鼻子,这里比喻信任的坚定。

剸:古代的一种刑罚,意指割去耳朵或鼻子,这里比喻信任的坚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评注

这段文字是苏代自齐国向燕王献书的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复杂的外交关系和谋略斗争。苏代作为燕国的外交家,深知自己在齐国的地位和燕国大夫们对他的不信任,因此他通过献书的方式向燕王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担忧。

苏代在书中提到,无论他在齐国的地位高低,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误解。他担心如果齐国出现问题,自己会被归罪;如果天下不攻打齐国,人们会认为他是在为齐国谋划;如果天下攻打齐国,他又会被齐国和燕国同时怀疑。这种复杂的外交环境,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相互猜忌和权谋斗争。

燕王对苏代的信任是这段文字的核心。燕王表示不会听信谗言,坚定地信任苏代,并希望他能够在齐国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在燕国得到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信任,更是国家之间的信任,体现了燕王对苏代能力和忠诚的高度认可。

苏代在书中还提到,他在齐国任职五年,齐国多次出兵,但从未谋害燕国。这表明苏代在齐国的外交活动中,成功地维护了燕国的利益,同时也反映了齐燕两国之间的微妙关系。齐赵两国的关系时合时离,燕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既要与齐国保持友好,又要与赵国保持联系,这种外交平衡术是战国时期各国常用的策略。

最后,苏代提到燕王现在听信田伐、参、去疾等人的建议,准备攻打齐国,这会使齐国对燕国失去信任。苏代请求燕王如果真想用他,就让他继续为燕国效力;如果不想用他,就让他回国。这种进退自如的态度,显示了苏代的外交智慧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苏代的外交才能和燕王对他的信任,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和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与猜忌。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燕二-苏代自齐献书于燕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9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