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整理编订。刘向是汉代著名学者,曾校勘整理大量古籍。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西汉时期整理成书。

内容简要:《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策士言行的历史散文集,共33篇。书中主要记载了各国策士的游说、谋略和外交活动,展现了战国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智慧谋略。其语言生动,故事性强,是研究战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也是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原文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曰:“自从先君文王以至不谷之身,亦有为爵劝,不以禄勉,以忧社稷者乎?”

莫敖子华对曰:“如华不足知之矣。”

王曰:“不于大夫,无所闻之。”

莫敖子华对曰:“君王将何问者也?彼有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有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有劳其身,愁其志,以忧社稷者;亦有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

王曰:“大夫此言,将何谓也?”

莫敖子华对曰:“昔令尹子文,缁帛之衣以朝,鹿裘以处;未明而立于朝,日晦而归食;朝不谋夕,无一月之积。故彼廉其爵,贫其身,以忧社稷者,令尹子文是也,

“昔者叶公子高,身获于表薄,而财于柱国;定白公之祸,宁楚国之事,恢先君以掩方城之外,四封不侵,名不挫于诸侯。当此之时也,天下莫敢以兵南乡。叶公子高,食田六百畛。故彼崇其爵,丰其禄,以忧社稷者,叶公子高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两御之间夫卒交。莫敖大心抚其御之手,顾而大息曰:‘嗟乎子乎,楚国亡之月至矣!吾将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与大心者也,社稷其为庶几乎?’故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莫敖大心是也。

“昔者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棼冒勃苏曰:‘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此犹一卒也,不若奔诸侯。’于是赢粮潜行,上峥山,逾深溪,蹠穿膝暴,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水浆无入口,瘨而殚闷,旄不知人。秦王闻而走之,冠带相及,左奉其首,右濡其口,勃苏乃苏。秦王身问之:‘子孰谁也?’棼冒勃苏对曰:‘臣非异,楚使新造盩棼冒勃苏。吴与楚人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寡君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使下臣来告亡,且求救。’秦王顾令不起:‘寡人闻之,万乘之君,得罪一士,社稷其危,今此之谓也。’遂出革车千乘,卒万人,属之子满与子虎。下塞以东,与吴人战于浊水而大败之,亦闻于遂浦。故劳其身,愁其思,以忧社稷者,棼冒勃苏是也。

“吴与楚战于柏举,三战入郢。君王身出,大夫悉属,百姓离散。蒙谷给斗于宫唐之上,舍斗奔郢曰:‘若有孤,楚国社稷其庶几乎!’遂入大宫,负离次之典以浮于江,逃于云梦之中。昭王反郢,五官失法,百姓昏乱;蒙谷献典,五官得法,而百姓大治。此蒙谷之功,多与存国相若,封之执圭,田六百畛。蒙谷怒曰:‘谷非人臣,社稷之臣。苟社稷血食,余岂悉无君乎?’遂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无冒。故不为爵劝,不为禄勉,以忧社稷者,蒙谷是也。”

王乃大息曰:“此古之人也。今之人,焉能有之耳?”

莫敖子华对曰:“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食,冯而能立,式而能起,食之可欲。忍而不入;死之可恶,然而不避。章闻之,其君好发者,其臣抉拾。君王直不好,若君王诚好贤,此五臣者,皆可得而致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译文

威王问莫敖子华说:“从先君文王到我这一代,有没有为了爵位而努力,不是为了俸禄,而是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呢?”

莫敖子华回答说:“像我这样的人不足以知道这些。”

威王说:“如果不问大夫,我就无从得知了。”

莫敖子华回答说:“君王想问的是什么呢?有些人廉洁自己的爵位,贫穷自己的生活,为了国家的忧虑;有些人提高自己的爵位,增加自己的俸禄,为了国家的忧虑;有些人断头决腹,一闭眼就永远不再看世界,不知道自己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忧虑;有些人劳累自己的身体,忧愁自己的志向,为了国家的忧虑;还有些人不为爵位而努力,不为俸禄而勉励,为了国家的忧虑。”

威王说:“大夫这些话,指的是什么呢?”

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令尹子文,穿着黑色的衣服上朝,穿着鹿皮的衣服在家;天未亮就站在朝堂上,天黑才回家吃饭;朝不保夕,没有一月的积蓄。所以他是廉洁自己的爵位,贫穷自己的生活,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令尹子文就是这样的人。

“从前叶公子高,身份卑微,却在柱国获得财富;平定白公的祸乱,安定楚国的事务,恢复先君的疆土,使四方不受侵犯,名声在诸侯中不受挫。那个时候,天下没有人敢用兵向南。叶公子高,拥有六百畛的田地。所以他是提高自己的爵位,增加自己的俸禄,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叶公子高就是这样的人。

“从前吴国与楚国在柏举交战,两军之间的士兵交战。莫敖大心抚摸着御者的手,回头叹息说:‘唉,楚国灭亡的月份到了!我将深入吴军,如果能打倒一个人,如果能抓住一个人,为了和大心一起,国家的命运或许还有希望吧?’所以他是断头决腹,一闭眼就永远不再看世界,不知道自己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莫敖大心就是这样的人。

“从前吴国与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入郢都。我们的君主亲自出逃,大夫们都跟随,百姓离散。棼冒勃苏说:‘我穿着坚固的盔甲,拿着锋利的武器,冲向强敌而死,这只是一个士兵的行为,不如逃到诸侯那里去。’于是他带着粮食偷偷出发,爬上高山,越过深溪,脚穿破了,膝盖也磨破了,七天后到达秦王的朝廷。他像鸟一样站立不动,白天吟诵,晚上哭泣。七天没有得到通报。水和食物都没有入口,疲惫不堪,几乎失去知觉。秦王听说后赶紧跑来,帽子带子都没系好,左手扶着他的头,右手湿润他的嘴,勃苏才苏醒过来。秦王亲自问他:‘你是谁?’棼冒勃苏回答说:‘我不是别人,是楚国的新造盩棼冒勃苏。吴国与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入郢都,我们的君主亲自出逃,大夫们都跟随,百姓离散。派我来报告亡国的消息,并请求救援。’秦王回头命令不要起身:‘我听说,万乘之君,得罪一个士人,国家的命运就会危险,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于是派出千辆战车,万名士兵,交给子满和子虎指挥。在浊水以东与吴军交战,大败吴军,消息也传到了遂浦。所以他是劳累自己的身体,忧愁自己的志向,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棼冒勃苏就是这样的人。

“吴国与楚国在柏举交战,三次战斗后攻入郢都。我们的君主亲自出逃,大夫们都跟随,百姓离散。蒙谷在宫唐之上与人搏斗,放下搏斗奔向郢都说:‘如果还有孤儿,楚国的命运或许还有希望吧!’于是他进入大宫,背着离次之典,漂浮在江上,逃到云梦之中。昭王回到郢都,五官失去了法律,百姓混乱;蒙谷献上法典,五官恢复了法律,百姓大治。这是蒙谷的功劳,与保存国家相当,封他为执圭,赐予六百畛的田地。蒙谷愤怒地说:‘我不是人臣,是国家的臣子。如果国家还能祭祀,我难道没有君主吗?’于是他自弃于磨山之中,至今没有人敢冒犯。所以他不为爵位而努力,不为俸禄而勉励,为了国家的忧虑的人,蒙谷就是这样的人。”

威王于是叹息说:“这些都是古代的人。现在的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人呢?”

莫敖子华回答说:“从前先君灵王喜欢细腰,楚国的士人节制饮食,扶着东西才能站立,扶着东西才能起来,食物虽然诱人,但他们忍着不吃;死亡虽然可怕,但他们不逃避。我听说,君主喜欢什么,臣子就会效仿。君王只是不喜欢,如果君王真的喜欢贤人,这五位臣子,都可以得到并招致他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注解

威王:楚国的君主,名熊商,是楚国的第二十五位君主,以善于纳谏和重视人才著称。

莫敖子华:楚国的大夫,以智慧和忠诚闻名,是楚威王的重要谋士。

爵劝:指通过授予爵位来激励人们为国家效力。

禄勉:指通过提供俸禄来激励人们为国家效力。

社稷:古代指国家的象征,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合称社稷,代表国家。

令尹子文:楚国的令尹(相当于宰相),以廉洁和忠诚著称。

叶公子高:楚国的大夫,以功勋卓著和忠诚闻名。

莫敖大心:楚国的大夫,以勇敢和忠诚著称。

棼冒勃苏:楚国的大夫,以忠诚和智慧闻名。

蒙谷:楚国的大夫,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柏举:地名,楚国与吴国交战的地点。

郢:楚国的都城。

秦王:指秦国的君主,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著称。

云梦:地名,楚国的一个地区。

昭王:楚国的君主,名熊珍,是楚国的第二十六位君主。

磨山:地名,楚国的一个地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评注

本文通过楚威王与莫敖子华的对话,展现了楚国历史上几位忠诚于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贤臣形象。这些贤臣以不同的方式为国家效力,有的廉洁自律,有的功勋卓著,有的勇敢无畏,有的智慧过人,有的忠诚不渝。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和责任感,也反映了楚国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首先,令尹子文的形象体现了廉洁自律的精神。他穿着简朴的衣服,每天早起晚归,为国家操劳,却不追求个人的财富和地位。这种廉洁自律的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

其次,叶公子高的形象体现了功勋卓著的精神。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平定内乱,恢复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他的功勋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诸侯的尊重。这种功勋卓著的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

再次,莫敖大心的形象体现了勇敢无畏的精神。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地深入敌阵,为国家献身。他的勇敢无畏不仅激励了士兵,也震慑了敌人。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国家生存的重要保障。

此外,棼冒勃苏的形象体现了智慧过人的精神。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巧妙地利用外交手段,成功地争取到了秦国的援助,挽救了国家的危局。他的智慧不仅解决了国家的危机,也提升了国家的地位。这种智慧过人的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后,蒙谷的形象体现了忠诚不渝的精神。他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的典籍,为国家保存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他的忠诚不仅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人民的敬仰。这种忠诚不渝的精神是古代士大夫的重要品质,也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几位贤臣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和责任感,也反映了楚国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特点。这些贤臣的行为不仅为楚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战国策-楚一-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80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