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六出-觅魂-原文
无从召取。
[丑]呀,如此怎生是好?
[净]公公且去复旨,待贫道就在坛中,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好歹寻着娘娘。不出三日,定有消息回报。
[丑]太上皇思念甚切,仙师是必用意者。且传方士语,去慰上皇情。[下]
[内细乐,净更鹤氅科]童儿在坛小心祗候,俺自打坐出神去也。
[童]领法旨。
[内鸣钟、鼓各二十四声,净上坛端坐,叩齿作闭目出神科]
[童]你看我师出神去了。不免放下云帏,坛下伺候则个。
[作放坛上帐幔,净暗下]
[童]坛上钟声静,天边云影闲。[同下]
[末扮道士元神从坛后转行上]
【鹊踏枝】瞑子里出真元,抵多少梦游仙。俺则待踏破虚空,去访婵娟。贫道杨通幽,为许上皇寻觅杨妃魂魄,特出元神,到处遍求。如今先到那里去者。[思科]嗄,有了,且慢自叫阊阖,轻干玉殿,索先去赴幽冥,大索黄泉。
来此已是酆都城了。[向内科]森罗殿上判官何在?
[判跳上,小鬼随上]善恶细分铁算子,古今不出大轮回。仙师何事降临?
[末]贫道特来寻觅大唐贵妃杨玉环鬼魂。
[判]凡是宫嫔妃后,地府另有文册。仙师请坐,且待呈簿查看。[末坐科,鬼送册,判递册科]
[末看科]
【寄生草】这是一本宫嫔册,历朝妃后编。有一个檿弧箕服把周宗殄,有一个牝鸡野雉把刘宗煽,有一个蛾眉狐媚把唐宗变。好奇怪,看古今来椒房金屋尽标题,怎没有杨太真名字其中现。
地府既无,贫道去了。不免向天上寻觅一遭也。[虚下]
[判跳舞下,鬼随下]
[二仙女旌幢,引贴朝服、执拂上]高引霓旌朝绛阙,缓移凤舄踏红云。吾乃天孙织女,因向玉宸朝见,来到天门。前面一个道士来了,看是谁也?
[末上]
【么篇】拔足才离地,飞神直上天。[见贴科]原来是织女娘娘,小道杨通幽叩首。
[贴]通幽免礼,到此何事?
[末]小道奉大唐太上皇之命,寻访玉环杨氏之魂。适从地府求之不得,特来天上找寻。谁知天上亦无。因此一径出来,若不是伴嫦娥共把蟾宫恋,多敢是趁双成同向瑶池现。
[贴]通幽,那玉环之魂,原不在地下,不在天上也。
[末]呀,早难道逐梁清又受天曹谴,要寻那霓裳善舞的俊杨妃,到做了留仙不住的乔飞燕。
[贴]通幽,杨妃既无觅处,你索自去复旨便了。
[末]娘娘,复旨不难。不争小道呵,
【后庭花滚】没来由向金銮出大言,运元神排空如电转。一口气许了他上下里寻花貌,莽担承向虚无中觅丽娟。
[贴]谁教你弄嘴来?
[末]非是俺没干缠、自寻驱遣,单则为老君王钟情生死坚,旧盟不弃捐。
[贴]马嵬坡下既已碎玉揉香,还讨甚情来?
[末]娘娘,休屈了人也。想当日乱纷纷乘舆值播迁,翻滚滚羽林生闹喧,恶狠狠兵骄将又专,焰腾腾威行虐肆煽,闹炒炒不由天子宣,昏惨惨结成妃后冤。扑刺刺生分开交颈鸳,格支支轻挦扯并蒂莲,致使得娇怯怯游魂逐杜鹃。空落得哭哀哀悲啼咽楚猿,恨茫茫高和太华连,泪漫漫平将沧海填。
[贴]如今死生久隔,岁月频更,只怕此情也渐淡了。
[末]那上皇呵,精诚积岁年,说不尽相思累万千。镇日家把娇容心坎镌,每日里将芳名口上编。听残铃剑阁悬,感衰梧秋雨传。暗伤心肺腑煎,漫销魂形影怜。对香囊呵惹恨绵,抱锦袜呵空泪涟,弄玉笛呵怀旧怨,拨琵琶呵忆断弦。坐凄凉,思乱缠,睡迷离,梦倒颠。一心儿痴不变,十分家病怎痊!痛娇花不再鲜,盼芳魂重至前。
[贴]前夜牛郎曾为李三郎辨白,今听他说来,果如此情真。煞可怜人也!
[末]小道呵,生怜他意中人缘未全,打动俺闲中客情慢牵。因此上不辞他往返蹎,甘将这辛苦肩。猛可把泉台踏的穿,早又将穹苍磨的圆。谁知他做长风吹断鸢,似晴曦散晓烟。莽桃源寻不出花一片,冷巫山找不着云半边。好教俺向空中难将袖手展,伫云头惟有睁目延。百忙里幻不出春风图画面,捏不就名花倾国妍。若不得红颜重出现,怎教俺黄冠独自还!娘娘呵,则问他那精灵何处也天?
[贴]通幽,我若必要见他,待我指一个所在,与你去寻访者。
[末稽首科]请问娘娘,玉环见在何处?
【青哥儿】谢娘娘与咱、与咱方便,把玉人消息、消息亲传,得多少花有根芽水有源。则他落在谁边,望赐明言。我便疾到跟前,不敢留连。
[贴]通幽,你不闻世界之外,别有世界,山川之内,另有山川么?
[末]听说道世外山川,另有周旋,只不知洞府何天,问渡何缘?
[贴]那东极巨海之外,有一仙山,名曰蓬莱。你到那里,便有杨妃消息了。
[末]多谢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辙南辕。元来只隔着弱水三千,溟渤内烟,在那麟凤洲偏,蓬阆山巅。那里有蕙圃芝田,白鹿玄猿。琪树翩翩,瑶草芊芊。碧瓦雕櫋,月馆云轩。楼阁蜿蜒,门闼勾连。隔断尘喧,合住神仙。
[贴]虽这般说,只怕那里绝天涯,跨海角,途路遥远,你去不得。
[末]哎,娘娘他那里情深无底更绵绵,谅着这蓬山路何为远。
[贴]既如此,你自前去。咱“又闻人世无穷恨,待绾机丝补断缘”。[引仙女下]
[末]不免御着天风,到海外仙山,找寻一遭去也。[作御风行科]
【煞尾】稳踏着白云轻,巧趁取罡风便,把椀大沧溟跨展。回望齐州何处显,淡蒙蒙九点飞烟。说话之间,早来到每东边,万仞峰巅。这的是
三岛十洲别洞天,
俺只索绕清虚阆苑,到玲珑宫殿。
是必破工夫找着那玉天仙。
与招魂魄上苍苍,黄滔谁识蓬山不死乡?赵嘏
此去人寰知远近,秦系五云遥指海中央。韦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六出-觅魂-译文
无法召取。
[丑]哎呀,这可怎么办?
[净]公公您先去回复圣旨,我就在这坛中,飞出元神,不论上天入地,一定要找到娘娘。不出三天,一定会有消息回报。
[丑]太上皇思念得很急切,仙师一定要用心。且传方士的话,去安慰上皇的心情。[下]
[内细乐,净更鹤氅科]童儿在坛中小心伺候,我自己打坐出神去了。
[童]领法旨。
[内鸣钟、鼓各二十四声,净上坛端坐,叩齿作闭目出神科]
[童]你看我师父出神去了。不免放下云帏,坛下伺候吧。
[作放坛上帐幔,净暗下]
[童]坛上钟声静,天边云影闲。[同下]
[末扮道士元神从坛后转行上]
【鹊踏枝】在黑暗中出真元,抵得上多少梦游仙境。我正要踏破虚空,去寻访美人。贫道杨通幽,为太上皇寻找杨妃的魂魄,特出元神,到处遍求。如今先到哪里去呢?[思科]啊,有了,且慢自叫阊阖,轻干玉殿,先要去幽冥,大索黄泉。
来到这里已经是酆都城了。[向内科]森罗殿上的判官在哪里?
[判跳上,小鬼随上]善恶细分铁算子,古今不出大轮回。仙师有什么事降临?
[末]贫道特来寻找大唐贵妃杨玉环的鬼魂。
[判]凡是宫嫔妃后,地府另有文册。仙师请坐,且待呈簿查看。[末坐科,鬼送册,判递册科]
[末看科]
【寄生草】这是一本宫嫔册,历朝妃后编。有一个檿弧箕服把周宗殄,有一个牝鸡野雉把刘宗煽,有一个蛾眉狐媚把唐宗变。好奇怪,看古今来椒房金屋尽标题,怎没有杨太真名字其中现。
地府既然没有,贫道去了。不免向天上寻找一遭。[虚下]
[判跳舞下,鬼随下]
[二仙女旌幢,引贴朝服、执拂上]高引霓旌朝绛阙,缓移凤舄踏红云。我是天孙织女,因向玉宸朝见,来到天门。前面一个道士来了,看是谁?
[末上]
【么篇】拔足才离地,飞神直上天。[见贴科]原来是织女娘娘,小道杨通幽叩首。
[贴]通幽免礼,到这里有什么事?
[末]小道奉大唐太上皇之命,寻访玉环杨氏的魂魄。刚才从地府寻找不到,特来天上找寻。谁知天上也没有。因此一径出来,若不是伴嫦娥共把蟾宫恋,多敢是趁双成同向瑶池现。
[贴]通幽,那玉环的魂魄,原不在地下,不在天上。
[末]呀,早难道逐梁清又受天曹谴,要寻那霓裳善舞的俊杨妃,到做了留仙不住的乔飞燕。
[贴]通幽,杨妃既然找不到,你自己去复旨吧。
[末]娘娘,复旨不难。不争小道呵,
【后庭花滚】没来由向金銮出大言,运元神排空如电转。一口气许了他上下里寻花貌,莽担承向虚无中觅丽娟。
[贴]谁教你弄嘴来?
[末]不是我没干缠、自寻驱遣,单则为老君王钟情生死坚,旧盟不弃捐。
[贴]马嵬坡下既已碎玉揉香,还讨什么情来?
[末]娘娘,不要冤枉人了。想当日乱纷纷乘舆值播迁,翻滚滚羽林生闹喧,恶狠狠兵骄将又专,焰腾腾威行虐肆煽,闹炒炒不由天子宣,昏惨惨结成妃后冤。扑刺刺生分开交颈鸳,格支支轻挦扯并蒂莲,致使得娇怯怯游魂逐杜鹃。空落得哭哀哀悲啼咽楚猿,恨茫茫高和太华连,泪漫漫平将沧海填。
[贴]如今死生久隔,岁月频更,只怕此情也渐淡了。
[末]那上皇呵,精诚积岁年,说不尽相思累万千。镇日家把娇容心坎镌,每日里将芳名口上编。听残铃剑阁悬,感衰梧秋雨传。暗伤心肺腑煎,漫销魂形影怜。对香囊呵惹恨绵,抱锦袜呵空泪涟,弄玉笛呵怀旧怨,拨琵琶呵忆断弦。坐凄凉,思乱缠,睡迷离,梦倒颠。一心儿痴不变,十分家病怎痊!痛娇花不再鲜,盼芳魂重至前。
[贴]前夜牛郎曾为李三郎辨白,今听他说来,果如此情真。煞可怜人也!
[末]小道呵,生怜他意中人缘未全,打动俺闲中客情慢牵。因此上不辞他往返蹎,甘将这辛苦肩。猛可把泉台踏的穿,早又将穹苍磨的圆。谁知他做长风吹断鸢,似晴曦散晓烟。莽桃源寻不出花一片,冷巫山找不着云半边。好教俺向空中难将袖手展,伫云头惟有睁目延。百忙里幻不出春风图画面,捏不就名花倾国妍。若不得红颜重出现,怎教俺黄冠独自还!娘娘呵,则问他那精灵何处也天?
[贴]通幽,我若必要见他,待我指一个所在,与你去寻访者。
[末稽首科]请问娘娘,玉环现在何处?
【青哥儿】谢娘娘与咱、与咱方便,把玉人消息、消息亲传,得多少花有根芽水有源。则他落在谁边,望赐明言。我便疾到跟前,不敢留连。
[贴]通幽,你不闻世界之外,别有世界,山川之内,另有山川么?
[末]听说道世外山川,另有周旋,只不知洞府何天,问渡何缘?
[贴]那东极巨海之外,有一仙山,名曰蓬莱。你到那里,便有杨妃消息了。
[末]多谢娘娘指引。枉了上下俄延,都做了北辙南辕。原来只隔着弱水三千,溟渤内烟,在那麟凤洲偏,蓬阆山巅。那里有蕙圃芝田,白鹿玄猿。琪树翩翩,瑶草芊芊。碧瓦雕櫋,月馆云轩。楼阁蜿蜒,门闼勾连。隔断尘喧,合住神仙。
[贴]虽这般说,只怕那里绝天涯,跨海角,途路遥远,你去不得。
[末]哎,娘娘他那里情深无底更绵绵,谅着这蓬山路何为远。
[贴]既如此,你自前去。咱“又闻人世无穷恨,待绾机丝补断缘”。[引仙女下]
[末]不免御着天风,到海外仙山,找寻一遭去也。[作御风行科]
【煞尾】稳踏着白云轻,巧趁取罡风便,把椀大沧溟跨展。回望齐州何处显,淡蒙蒙九点飞烟。说话之间,早来到每东边,万仞峰巅。这的是
三岛十洲是不同于凡间的仙境,
我只能环绕着清虚的阆苑,到达那玲珑的宫殿。
必须花费功夫找到那位玉天仙。
与招魂魄上苍苍,黄滔谁识蓬山不死乡?赵嘏
此去人间的距离有多远,秦系五云遥指海中央。韦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六出-觅魂-注解
临邛道士鸿都客:临邛指今四川邛崃,鸿都指汉代长安的鸿都门,这里指道士来自远方,具有高超的法术。
清诚致魂魄:指道士以清净诚心召唤亡魂。
杨通幽:道士的名字,通幽指能够通晓幽冥之事。
丹台:道教中炼丹的地方,象征道士的高深修为。
紫箓:道教中记载神仙名册的紫色簿册,象征道士的高贵身份。
呼风掣电:指道士能够呼风唤雨,操控自然力量。
御气天门:指道士能够驾驭天地之气,进入天门。
摄鬼招魂:指道士能够控制鬼魂,召唤亡魂。
游神地府:指道士能够进入地府,与鬼神交流。
太上皇帝:指唐玄宗,因其退位后尊为太上皇。
杨妃: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
东华门:唐代长安城的东门,象征皇权的威严。
法坛:道士进行法术仪式的场所。
仙吕点绛唇:曲牌名,用于表达道士的法力和情感。
混江龙:曲牌名,用于描述法坛的宏伟和神秘。
五丁、六甲:道教中的神灵,负责守护和建造。
戊己中央:指五行中的土,象征中央和稳定。
婴儿、姹女:道教中的阴阳象征,指修炼中的男女之气。
乙庚金木:指五行中的金和木,象征阴阳调和。
金鸡、玉兔:指太阳和月亮,象征阴阳。
坎离卯酉:指八卦中的坎、离、卯、酉,象征方位和时间。
黄庭、紫极:道教中的丹田和天宫,象征修炼的境界。
子、午、乾坤:指时辰和天地,象征宇宙的秩序。
须弥:佛教中的神山,象征宇宙的中心。
四大洲:佛教中的四大部洲,象征世界的广阔。
阎浮界:佛教中的世界,象征人间的苦难。
岳渎山川:指山川河流,象征自然的力量。
司风、司火、司雷、司电:指掌管自然力量的神灵。
值时、值月、值年:指掌管时间的神灵。
鸾吟凤啸:指凤凰的鸣叫,象征吉祥和神圣。
虎伏龙眠:指龙虎的安静,象征法坛的庄严。
一尘不染:指法坛的清净无染。
众妄都蠲:指法坛消除了所有的杂念和邪念。
大唐朝君王福分:指唐朝皇帝的福气和国运。
鸿都道力精虔:指道士的法力和虔诚。
鸾旌高步斗:指道士高举法旗,步入法坛。
金钟、法鼓:指法坛上的钟鼓,象征法力的威严。
象简迥朝元:指道士手持法器,朝向天宫。
西天竺旃檀林青狮窟:指佛教中的圣地,象征香料的珍贵。
东洋海波斯国瑞龙脑:指来自波斯的珍贵香料。
祥云、宝雾:指法坛上的祥瑞之气。
清微、碧落:指天宫和仙界,象征法力的高深。
无疆圣寿:指皇帝的万寿无疆。
洪图社稷:指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国祚延绵:指国家的命运长久。
疆场静,烽燧销:指国家的和平和安宁。
民安盗窃案息无征战:指百姓的安居乐业。
禾黍登,蚕桑茂:指农业的丰收和繁荣。
家封户给乐田园:指百姓的幸福生活。
死生分,情不灭:指生死分离,但情感永存。
夜台魂:指亡魂。
幽明隔,情难了:指阴阳相隔,情感难以了结。
春风面:指亡魂的面容。
老瞿昙对迦叶糊涂笑拈:指佛教中的典故,象征智慧和解脱。
诸天女访维摩撒漫飞旋:指佛教中的典故,象征神圣和庄严。
蘅芜、阆苑:指仙境中的花草,象征神圣和美丽。
怀梦、琼田:指仙境中的梦境和田野,象征神秘和美好。
相思树、并头莲:指象征爱情和团圆的神奇植物。
灵光常向千秋照:指法灯的光芒照耀千秋。
心灯只为一情传:指法灯象征道士的诚心和情感。
衡遥石怀中秘授:指道教中的神秘法器。
还形烛帐里高燃:指法灯在帐中高燃,象征法力的显现。
痴情、残灯焰:指亡魂的情感和法灯的光芒。
神灯、旧冤愆:指法灯照亮亡魂的冤屈。
比目、双鸳:指象征爱情和团圆的鱼类和鸟类。
情河爱海波终竭:指情感的河流和海洋终将干涸。
幻泡浮沤浪易掀:指情感的幻象和泡沫容易被打破。
曾经沧海难为水:指经历过大海的人,难以再为小水所动。
杨枝彻九泉:指道士的法力能够穿透九泉,召唤亡魂。
招魂衣摄,遗照图悬:指道士进行招魂仪式的准备工作。
龙墀净扫,凤幄高褰:指法坛的清洁和庄严。
二更以后,三鼓之前:指深夜时分,象征法力的显现。
眠猧不吠,宿鸟无喧:指夜晚的宁静,象征法坛的神圣。
叶宁树杪,虫息阶沿:指夜晚的宁静,象征法坛的清净。
露明星黯,月漏风穿:指夜晚的景象,象征法力的显现。
潜潜隐隐,冉冉翩翩:指亡魂的显现,象征法力的成功。
步珊珊是耶非一个佳人现:指亡魂的显现,象征法力的成功。
人间幽恨,地下残缘:指亡魂的情感和缘分。
九天青鸟使,一幅紫鸾书:指来自天宫的信使和书信,象征法力的高深。
高力士:唐玄宗的亲信太监。
青词:道教中的祈祷文,象征法力的显现。
凤笺:指精美的纸张,象征书信的珍贵。
死离生别那婵娟:指生死分离的美人,象征亡魂的美丽。
真情一点无更变:指亡魂的真情不变。
芳魂两下重相见:指亡魂的重逢,象征法力的成功。
李夫人:指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象征亡魂的美丽。
西王母临殿前:指道教中的女神西王母,象征法力的高深。
汉刘郎遂却心头愿:指汉武帝的心愿得以实现,象征法力的成功。
同款款话因缘:指亡魂与生者的重逢,象征法力的成功。
鹤翥鸾翔:指符咒的飞翔,象征法力的显现。
功曹符使:指道教中的神灵,负责传递符咒。
速莅坛场:指神灵迅速到达法坛,象征法力的显现。
符官:指道教中的神灵,负责传递符咒。
黄巾:指道教中的神灵,象征法力的显现。
阴风一灵儿勾向前:指亡魂被召唤到法坛,象征法力的成功。
静悄悄坛上躬身等:指道士在法坛上等待亡魂的显现。
急煎煎宫中望眼穿:指唐玄宗在宫中焦急等待亡魂的显现。
云头不见转:指亡魂迟迟未到,象征法力的困难。
阔迢迢山前水前:指亡魂的遥远,象征法力的困难。
黯沉沉星前月前:指夜晚的黑暗,象征法力的困难。
冷清清阶前砌前:指夜晚的寂静,象征法力的困难。
蠢朱符不住烧:指符咒的燃烧,象征法力的显现。
歹剑诀空掐遍:指道士的法术未能成功,象征法力的困难。
枉念杀波没准的真言:指道士的法术未能成功,象征法力的困难。
小圣人间遍觅杨氏阴魂,无从召取:指道士未能成功召唤亡魂,象征法力的困难。
玉漏听长短,芳魂问有无:指时间的流逝和亡魂的显现,象征法力的困难。
元神:道教术语,指人的灵魂或精神,能够脱离肉体进行活动。
酆都城: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阴间都城,是死者灵魂的归宿地。
森罗殿:酆都城中审判死者善恶的殿堂,由判官主持。
判官:阴间负责审判死者善恶的官员。
天孙织女:传说中的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与牛郎相爱,被分隔在银河两岸。
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弱水三千:传说中的水域,凡人难以渡过,只有神仙才能跨越。
三岛十洲:指传说中的仙山和仙境,三岛通常指蓬莱、方丈、瀛洲,十洲则是道教中的十座仙岛。
清虚阆苑:清虚指清净虚无,阆苑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清净的仙境。
玲珑宫殿:玲珑形容精巧细致,宫殿指仙宫,这里指精巧的仙宫。
玉天仙:指美丽的仙女,玉形容其美丽,天仙指天上的仙女。
招魂魄:指招引魂魄,古代认为人死后魂魄会离开身体,需要招引回来。
苍苍:形容天空的广阔和深远。
黄滔:指黄河的波涛,黄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象征中华文明。
蓬山:指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常用来象征仙境。
不死乡:指长生不老的仙境,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人寰:指人间,人世间的意思。
五云:指五彩祥云,常用来象征吉祥和仙境。
海中央:指大海的中心,常用来象征遥远和神秘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六出-觅魂-评注
这段文本出自明代戏曲《长生殿》,描写了道士杨通幽为唐玄宗召唤杨贵妃亡魂的场景。文本通过道士的法术仪式,展现了道教的神秘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
文本中的法坛描写极为细致,从基址的建立到坛上的景象,无不体现出道教仪式的复杂和神圣。道士通过呼风唤雨、摄鬼招魂等法术,展现了其高深的道力和虔诚的信仰。法坛的建造过程涉及五行、八卦等道教理论,体现了道教对宇宙秩序的理解和掌控。
道士在法坛上进行招魂仪式时,使用了各种法器如剑、水、香、花、灯等,这些法器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体现了道教仪式的丰富和多样性。道士通过焚符、念咒等法术,试图召唤杨贵妃的亡魂,展现了道教对生死界限的超越和对亡魂的掌控。
文本中的曲牌如《仙吕点绛唇》、《混江龙》等,不仅增添了戏曲的音乐性,还通过歌词表达了道士的情感和法力。道士在法坛上的动作和言辞,无不体现出其高深的道力和对亡魂的深切关怀。
文本还通过道士与道童的对话,展现了道教仪式的复杂和神秘。道童的提问和道士的回答,不仅揭示了法坛的建造过程和法术的原理,还体现了道教对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最后,道士未能成功召唤杨贵妃的亡魂,这一情节不仅增加了戏剧的张力,还体现了道教法术的局限性和生死界限的不可逾越。道士的失败,也反映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无法得到满足的悲剧性。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道士的法术仪式,展现了道教的神秘和庄严,同时也表达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文本中的法坛描写、法器使用、曲牌歌词等,无不体现出道教仪式的复杂和神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段文本出自明代戏曲《长生殿》,描写了道士杨通幽为唐玄宗寻找杨贵妃魂魄的故事。文本通过道士的元神出窍,展现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超自然的力量。道士的元神能够穿越阴阳两界,上天入地,体现了道教对生死、灵魂的独特理解。
文本中提到的酆都城、森罗殿、判官等元素,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对阴间的想象。酆都城是死者灵魂的归宿,森罗殿则是审判死者善恶的地方,判官则是阴间的审判者。这些元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阴间体系,反映了古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信仰。
天孙织女的出现,则引入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增添了文本的神话色彩。织女作为天上的仙女,与道士的对话展现了神仙与凡人之间的互动,体现了道教中神仙与凡人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蓬莱仙山的提及,则进一步拓展了文本的想象空间。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道士杨通幽为了寻找杨贵妃的魂魄,不惜跨越弱水三千,前往蓬莱仙山,展现了他对唐玄宗的忠诚和对杨贵妃的深情。
文本通过道士的元神出窍、穿越阴阳两界、与神仙对话等情节,展现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和超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灵魂、阴间、神仙等问题的思考和想象。文本的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充满了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追寻仙境和仙女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神话传说。首先,’三岛十洲别洞天’一句,引出了传说中的仙山和仙境,这些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生不老和极乐世界。’清虚阆苑’和’玲珑宫殿’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的清净和精巧,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玉天仙’这一形象,不仅美丽动人,还带有一种神秘和不可触及的气质,体现了古人对仙女的向往和崇拜。’招魂魄上苍苍’则表达了古人对生死和灵魂的思考,认为魂魄可以招引回来,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黄滔谁识蓬山不死乡’一句,通过黄河的波涛和蓬莱山的对比,表达了仙境的神秘和难以企及。’此去人寰知远近,五云遥指海中央’则进一步强调了仙境的遥远和神秘,五云象征着吉祥和仙境,海中央则象征着遥远和未知。
整段文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仙境,体现了古人对长生不老和极乐世界的向往。同时,这段文字也反映了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远影响,展现了古人对生命、灵魂和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