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二出-驿备-原文
【越调过曲·梨花儿】[副净扮驿丞上]我做驿丞没傝(亻天韭),缺供应付常吃打,今朝驾到不是耍,嗏,若有差迟便拿去杀。
自家马嵬驿丞,从小衙门办役。考了杂职行头,挖选马嵬大驿。虽然陆路冲繁,却喜津贴饶溢。送分例,落下些折头;造销算,开除些马匹。日支正项俸薪,还要月扣衙门工食。怕的是公吏承差,吓的是徒犯驿卒。求买免,设定常规;比月钱,百般威逼。及至摆站缺人,常把屁都急出。今更有大事临头,太上皇来此驻跸。连忙唤各色匠人,将驿舍周围收拾。又因改葬贵妃娘娘,重把坟茔建立。恐土工窥见玉体,要另选女工四百。报道高公公已到,催办工程紧急。若还误了些儿,[弹纱帽介]怕此头要短一尺。
[末扮驿卒上][见介]老爹,我已将各匠催齐,你放心,不须忧戚。
[副净]还有女工呢?
[末]现在四百女工,都在驿门齐集。
[副净]快唤进来。
[末唤介]女工每叩头。
[末]起来点名。
[副净点介]周二妈。
[净应]
[副净]吴姥姥。
[贴应]
[副净]郑胖姑。
[杂应]
[副净]尤大姐。
[丑掩口作娇声应介]
[副净作细看介]咦,怎么这个女工掩着了嘴答应,一定有些蹊跷。驿子与我看来。
[末应扯丑手开看介]老爹,是个胡子。
[副净]是男,是女?
[丑]是女。
[副净]女人的胡子,那里有生在嘴上的,我不信。驿子,再把他裤裆里搜一搜。
[末应作搜丑,诨介]老爹,这胡子是假充女工的。
[副净]哎呀,了不得,这是上用钦工,非同小可。亏得我老爹精细,若待皇帝看见,险些把我这颗头,断送在你胡子嘴上了。好打,好打。
[丑]只因老爹这里催得紧,本村凑得三百九十九名,单单少了一名,故此权来充数,明日另换便了。
[副净]也罢,快打出去。
[末应,打丑下]
[副净看众笑介]如今我老爹疑心起来,只怕连你每也不是女人哩。
[众笑介]我每都是女人。
[副净]口说无凭,我老爹只要用手来大家摸一摸,才信哩。
[作捞摸众作躲避走笑介]
[净]笑你老爹好长手,
[杂]刚刚摸着一个鬃剔帚。
[副净]弄了一手白鲞香,
[贴]拿去房中好下酒。
[诨介]
[老旦一面上]欲将锦袜献天子,权把铧锹充女工。老身王嬷嬷,自从拾处杨娘娘锦袜,过客争求一看,赚了许多钱钞。目今闻说老万岁爷回来,一则收藏禁物,恐有祸端,二则将此锦袜献上,或有重赏,也未可知。恰好驿中命他女工,要去撺上一名。葬完就好进献,来此已是驿前了。
[末上见介]你这老婆子,那里来的?
[老旦]来投充女工的。
[末]住着。
[进介]老爹,有一个投充女工的老婆子在外。
[副净]唤进来。
[末出,唤老旦进见介]
[副净]你是投充女工的么?
[老旦]正是。
[副净]我看你年纪老了些,怕做不得工。只是现少一名,急切里没有人,就把你顶上罢。你叫甚名字?
[老旦]叫做王嬷嬷。
[副净]好,好!恰好周、吴、郑、王四人。你四人就做个工头,每一人管领女工九十九人。住在驿中操演,伺候驾到便了。
[众]晓得。
[做各见诨介]
[副净]你每各拿了锹锄,待我老爹亲自教演一番。
[众应各拿锹锄,副净作教演势,众学介]
[副净]
【亭前柳】锹镢手中拿,挖掘要如法。莫教侵玉体,仔细拨黄沙。[合]大家、演习须熟滑,此奉钦遵,切休得有争差。
[众]老爹,我每呵,
【前腔】田舍业桑麻,惯见弄泥沙。小心齐用力,怎敢告消乏。[合]大家、演习须熟滑,此奉钦遵,切休得有争差。
[副净]且到里边连夜操演去。
[众应介]玉颜虚掩马嵬尘,高骈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
晓向平原陈祭礼,方干共瞻銮驾重来巡。僧广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二出-驿备-译文
【越调过曲·梨花儿】[副净扮演驿丞上场]我做驿丞没有本事,缺供应常常挨打,今天皇帝驾到可不是闹着玩的,嗏,如果有差错就要被杀头。
我是马嵬驿的驿丞,从小在衙门里办事。考取了杂职行头,被选到马嵬大驿。虽然陆路繁忙,但津贴丰厚。送分例时,落下些折头;造销算时,开除些马匹。每天支取正项俸薪,还要每月扣除衙门工食。怕的是公吏承差,吓的是徒犯驿卒。求买免,设定常规;比月钱,百般威逼。等到摆站缺人时,常常急得屁都出来了。今天有大事临头,太上皇来这里驻跸。连忙叫来各色匠人,将驿舍周围收拾。又因为要改葬贵妃娘娘,重新建立坟茔。怕土工窥见玉体,要另选四百名女工。报道高公公已到,催办工程紧急。如果耽误了一点,[弹纱帽介]怕我这头要短一尺。
[末扮演驿卒上场][见介]老爹,我已经把各匠催齐了,你放心,不用担忧。
[副净]还有女工呢?
[末]现在四百名女工,都在驿门前集合。
[副净]快叫进来。
[末叫介]女工们叩头。
[末]起来点名。
[副净点名介]周二妈。
[净应]
[副净]吴姥姥。
[贴应]
[副净]郑胖姑。
[杂应]
[副净]尤大姐。
[丑掩口作娇声应介]
[副净仔细看介]咦,怎么这个女工掩着嘴答应,一定有些蹊跷。驿子,给我看看。
[末应扯丑手开看介]老爹,是个胡子。
[副净]是男,是女?
[丑]是女。
[副净]女人的胡子,哪有长在嘴上的,我不信。驿子,再把他裤裆里搜一搜。
[末应作搜丑,诨介]老爹,这胡子是假充女工的。
[副净]哎呀,了不得,这是上用钦工,非同小可。亏得我老爹精细,如果让皇帝看见,险些把我这颗头,断送在你胡子嘴上了。好打,好打。
[丑]只因老爹这里催得紧,本村凑得三百九十九名,单单少了一名,所以权来充数,明天另换就是了。
[副净]也罢,快打出去。
[末应,打丑下]
[副净看众笑介]如今我老爹疑心起来,只怕连你们也不是女人哩。
[众笑介]我们都是女人。
[副净]口说无凭,我老爹只要用手来大家摸一摸,才信哩。
[作捞摸众作躲避走笑介]
[净]笑你老爹好长手,
[杂]刚刚摸着一个鬃剔帚。
[副净]弄了一手白鲞香,
[贴]拿去房中好下酒。
[诨介]
[老旦一面上]想把锦袜献给天子,权且把铧锹充作女工。老身王嬷嬷,自从拾到杨娘娘的锦袜,过客争求一看,赚了许多钱。现在听说老万岁爷回来,一则收藏禁物,恐有祸端,二则将此锦袜献上,或有重赏,也未可知。恰好驿中命他女工,要去撺上一名。葬完就好进献,来此已是驿前了。
[末上场见介]你这老婆子,哪里来的?
[老旦]来投充女工的。
[末]住着。
[进介]老爹,有一个投充女工的老婆子在外。
[副净]叫进来。
[末出,唤老旦进见介]
[副净]你是来投充女工的吗?
[老旦]正是。
[副净]我看你年纪老了些,怕做不得工。只是现在少一名,急切里没有人,就把你顶上罢。你叫什么名字?
[老旦]叫做王嬷嬷。
[副净]好,好!恰好周、吴、郑、王四人。你四人就做个工头,每一人管领女工九十九人。住在驿中操演,伺候驾到便了。
[众]晓得。
[做各见诨介]
[副净]你们各拿了锹锄,待我老爹亲自教演一番。
[众应各拿锹锄,副净作教演势,众学介]
[副净]
【亭前柳】锹镢手中拿,挖掘要如法。莫教侵玉体,仔细拨黄沙。[合]大家、演习须熟滑,此奉钦遵,切休得有争差。
[众]老爹,我们呵,
【前腔】田舍业桑麻,惯见弄泥沙。小心齐用力,怎敢告消乏。[合]大家、演习须熟滑,此奉钦遵,切休得有争差。
[副净]且到里边连夜操演去。
[众应介]玉颜虚掩马嵬尘,高骈云雨虽亡日月新。郑畋
晓向平原陈祭礼,方干共瞻銮驾重来巡。僧广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二出-驿备-注解
驿丞:古代负责驿站事务的官员,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接待官员的机构。
马嵬驿: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镇,是唐代著名的驿站,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而闻名。
太上皇:指退位的皇帝,此处指唐玄宗李隆基。
贵妃娘娘: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安史之乱时在马嵬驿被赐死。
高公公:指高力士,唐玄宗时期的宦官,权势显赫。
锦袜:杨贵妃的遗物,象征着她的美丽与悲剧。
钦工:指皇帝亲自下令的工程,此处指为杨贵妃改葬的工程。
锹镢:挖掘工具,锹为铲土工具,镢为刨土工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四十二出-驿备-评注
这段文本出自明代戏曲《长生殿》中的《马嵬驿》一折,描写了唐玄宗在安史之乱后逃至马嵬驿,杨贵妃被赐死的情景。文本通过驿丞和驿卒的对话,展现了当时驿站的紧张氛围和官员们的惶恐不安。驿丞作为基层官员,面对太上皇的到来和贵妃改葬的重大任务,表现出极大的压力和焦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官僚体系的脆弱。
文本中的幽默元素,如驿丞对女工的怀疑和调侃,以及女工们的诙谐回应,为紧张的情节增添了一丝轻松的气氛。这种幽默不仅缓解了剧情的沉重感,也展现了普通百姓在面对权贵时的机智与无奈。驿丞的疑心和女工们的调侃,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在权力压迫下的生存状态。
王嬷嬷的出现和她的锦袜,象征着杨贵妃的悲剧和人们对她的怀念。锦袜作为杨贵妃的遗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承载着人们对她的情感寄托。王嬷嬷希望通过献上锦袜获得赏赐,反映了普通百姓对权贵的依附心理和对财富的渴望。
文本中的【亭前柳】和【前腔】两段唱词,通过女工们的口吻,表达了她们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皇帝的敬畏。这些唱词不仅展现了女工们的勤劳和服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绝对尊崇。女工们的唱词中透露出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工作的认真,体现了普通百姓在皇权面前的卑微与顺从。
总体而言,这段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唐代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对权贵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通过幽默和象征手法,赋予了文本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文本通过对驿丞、女工、王嬷嬷等人物的刻画,揭示了社会各阶层在动荡时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