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

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原文

【仙吕过曲·八声甘州】[老旦、贴携谱上][老旦]霓裳谱定,[贴合]向绮窗深处,秘本翻謄。香喉玉口,亲将绝调教成。[老旦]奴家永新,[贴]奴家念奴。[老旦]自从娘娘制就“霓裳”新谱,我二人亲蒙教授。今驾幸华清宫,即日要奏此曲。命我二人,在朝元阁上,传谱与李龟年,连夜教演梨园子弟。[贴]散序俱已传习,今日该传拍序了。[老旦]你看月明好水,正好演奏。我和你携了曲谱,先到阁中便了。[行介][合]凉蟾正当高阁升,帘卷薰风映水晶。高清,恰称广寒宫仙乐声声。[下]

【道宫近词·鱼儿赚】[末苍髯,扮李龟年上]乐部旧闻名,班立脚点新推独老成。早暮趋承,上直更番入内廷。自家他龟年是也,向作伶官,蒙万岁爷点为梨园班首。今有贵妃娘娘“霓裳”新曲,奉旨令永新、念奴传谱出来,在朝元上教演,立等供奉。只得连夜趱习,不免唤齐众兄弟每同去。兄弟每那里?[副净扮马仙期上]仙期方响鬼神惊,[外扮雷海青上]铁拔争推雷海青。[净白须扮贺怀智上]贺老琵琶擅场屋,[丑扮黄旛绰上]黄家旛绰板尤精。[同见末介]李师父拜揖。[末]请了。列位呵,君王命,霓裳催演不教停。那永新、念奴呵,两娉婷,把红牙小谱携端正,早向朝元待月明。[众]如此,我每就去理了。[末]请同行。[同行介]趁迟迟宫漏夜凉生,把新腔敲订,新腔敲订。[同下]

【仙吕过曲·解三酲犯】[小生巾服扮李謩上]【解三酲】逞风魔少年逸兴,借曲中妙理陶情。传闻今夜蓬莱镜,翻妙谱,奏新声。小生李謩是也,本贯江南,遨游京国。自小谙通音律,久以铁笛擅名。近闻宫中新制一曲,名曰“霓裳羽衣”。乐工李龟年等,每夜在朝元阁中演习。小生慕此新声,无从得其秘谱。打听的那阁子,恰好临着宫墙,声闻于外。不免袖了铁笛,来到骊山,趁此月明如昼,窃听一回。一路行来,果然好景致也。[行介]林收暮霭天气清,山入寒空月彩横。真佳景,【八声甘州】宛身从画里游行。

[场上设红帷作墙,墙内搭一阁介][小生]说话之间,早来到宫墙下了。

【道宫调近词·应时明近】只见五云中,宫阙影,窈窕玲珑映月明。光辉看不定,光辉看不定。想潜通御气,处处仙楼,阑干畔有玉人闲凭。

闻那朝元阁,在禁苑西首,我且绕着红墙,迤逦行去。[行介]

【前腔】花阴下,御路平,紧傍红墙款款行。[望介]只这垂杨影里,一座高楼露出墙头,想就是了。凝眸重细省,凝眸重细省,只见画帘缥缈,文窗掩映。[指介]兀的不是上有红灯!

[老旦、贴在墙内上阁介]今日该演拍序,大家先将散序,从头演习一番。[小生]你看上面灯光隐隐,似有人声,一定是这里了。我且潜听一回。[作潜立听介]

【双赤子】悄悄冥冥,墙阴窃听。[内作乐介][小生作袖出笛介]不免取出笛来,倚声和之。就将音节,细细记明便了。听到月高初更后,果然弦索齐鸣。恰喜禁垣,夜深人静,琤璁齐应。这数声恍然心领,那数声恍然心领。

[内细十番,小生吹笛和介][乐止,老旦、贴在内阁上唱后曲,小生吹笛合介][老旦、贴]

【画眉儿】骊珠散迸,入拍初惊。云翻袂影,飘然回雪舞风轻。飘然回首舞风轻,约略烟蛾态不胜。[小生接唱]这数声恍然心领,那数声恍然心领。

[内细十番如前,老旦、贴内唱,小生笛合介][老旦、贴]

【前腔】珠辉翠映,风翥鸾停。玉山篷顶,上元挥袂引双成。上元挥袂引双成,萼绿回肩招许琼。[小生接唱]这数声恍然心领,那数声恍然心领。

[内又如前十番,老旦、贴内唱,小生笛合介][老旦、贴]

【前腔】音繁调骋,丝竹纵横。翔云忽定,慢收舞袖弄轻盈。慢收舞袖弄轻盈,飞上瑶天歌一声。[小生接唱]这数声恍然心领,那数声恍然心领。

[内又十番一通,老旦、贴暗下][小生]妙哉曲也。真不如敲秋竹,似戛春冰,分明一派仙音,信非人世所有。被我都从笛中偷得,好侥幸也!

【鹅鸭满渡船】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偷从笛里,写出无余剩。呀,阁上寂然无声,想是不奏了。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袖笛转行介]

【尾声】却回身,寻归径。只听得玉河流水韵幽清,犹似霓裳袅袅声。

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歌转高云夜更清。赵嘏

偷得新翻数般曲,元稹酒楼吹笛有新声。张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译文

【仙吕过曲·八声甘州】老旦和贴带着曲谱上场。老旦说:“霓裳曲谱已经定稿。”贴接着说:“我们在华丽的窗边,秘密地抄写曲谱。用美妙的歌喉,亲自教授这绝妙的曲调。”老旦说:“我是永新。”贴说:“我是念奴。”老旦继续说:“自从娘娘创作了‘霓裳’新曲谱,我们两人亲自受教。现在皇上驾临华清宫,即将演奏这首曲子。命令我们两人在朝元阁上,将曲谱传给李龟年,连夜教授梨园弟子。”贴说:“散序部分已经教授完毕,今天该教授拍序了。”老旦说:“你看月色明亮,正好演奏。我们带着曲谱,先去阁中吧。”她们边走边说:“月亮正好升到高阁,帘子卷起,微风拂过水晶帘。高雅的景象,正适合广寒宫中的仙乐。”然后她们下场。

【道宫近词·鱼儿赚】李龟年,一位有苍髯的老人,扮演李龟年上场。他说:“乐部中我早已有名,现在被推举为班首,显得更加老练。早晚都要去宫廷,轮流值班进入内廷。我是李龟年,曾经是伶官,被皇上任命为梨园班首。现在有贵妃娘娘的‘霓裳’新曲,奉旨让永新、念奴传谱出来,在朝元阁上教授,等待供奉。只能连夜加紧练习,不得不召集众兄弟一起去。兄弟们在哪里?”马仙期、雷海青、贺怀智、黄旛绰等人上场,他们各自介绍自己的特长,然后向李龟年行礼。李龟年说:“请了。各位,皇上有令,‘霓裳’催促演出不能停。永新、念奴两位美女,带着红牙小谱,早已在朝元阁等待月明。”众人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去准备吧。”李龟年说:“请同行。”他们一起走,趁着夜晚的凉意,敲定新曲调。然后他们一起下场。

【仙吕过曲·解三酲犯】李謩,一位年轻的男子,穿着巾服扮演李謩上场。他说:“我借着风魔般的少年兴致,通过曲中的妙理陶冶情操。听说今晚在蓬莱镜,翻新曲谱,演奏新声。我是李謩,来自江南,游历京城。从小精通音律,长久以来以铁笛闻名。最近听说宫中新制了一首曲子,名叫‘霓裳羽衣’。乐工李龟年等人,每晚在朝元阁中练习。我向往这新声,却无法得到秘谱。打听到那阁子正好靠着宫墙,声音能传到外面。于是我把铁笛藏在袖中,来到骊山,趁着月明如昼,偷偷听一回。一路走来,果然景色优美。”他边走边说:“林间暮霭散去,天气清新,山峦在寒空中,月光横照。真是美景,仿佛身在画中游行。”

舞台上设置红帷作为墙,墙内搭建一座阁子。李謩说:“说话之间,已经来到宫墙下了。”

【道宫调近词·应时明近】李謩说:“只见五色云中,宫阙的影子,玲珑剔透,映照着月光。光辉闪烁不定,光辉闪烁不定。仿佛潜藏着御气,处处是仙楼,栏杆旁有玉人悠闲地倚靠。”

李謩说:“听说朝元阁在禁苑的西首,我且绕着红墙,慢慢走去。”他边走边说。

【前腔】李謩说:“花阴下,御路平坦,紧贴着红墙缓缓行走。”他望了望说:“只见垂杨影里,一座高楼露出墙头,想必就是这里了。凝神细看,凝神细看,只见画帘飘渺,文窗掩映。”他指着说:“那不是上面有红灯吗!”

老旦和贴在墙内上阁子。老旦说:“今天该演拍序了,大家先将散序从头演习一番。”李謩说:“你看上面灯光隐隐,似乎有人声,一定是这里了。我且偷偷听一回。”他偷偷站立倾听。

【双赤子】李謩说:“悄悄冥冥,在墙阴下偷听。”内部开始奏乐。李謩从袖中取出笛子说:“不妨取出笛子,倚声和之。将音节细细记下。”他听到月高初更后,果然弦索齐鸣。正好宫墙内夜深人静,琤璁齐应。这几声仿佛心领神会,那几声仿佛心领神会。

内部细十番,李謩吹笛和之。音乐停止,老旦和贴在阁内唱后曲,李謩吹笛合之。老旦和贴唱:“骊珠散迸,入拍初惊。云翻袂影,飘然回雪舞风轻。飘然回首舞风轻,约略烟蛾态不胜。”李謩接唱:“这几声仿佛心领神会,那几声仿佛心领神会。”

内部细十番如前,老旦和贴在内唱,李謩吹笛合之。老旦和贴唱:“珠辉翠映,风翥鸾停。玉山篷顶,上元挥袂引双成。上元挥袂引双成,萼绿回肩招许琼。”李謩接唱:“这几声仿佛心领神会,那几声仿佛心领神会。”

内部又如前十番,老旦和贴在内唱,李謩吹笛合之。老旦和贴唱:“音繁调骋,丝竹纵横。翔云忽定,慢收舞袖弄轻盈。慢收舞袖弄轻盈,飞上瑶天歌一声。”李謩接唱:“这几声仿佛心领神会,那几声仿佛心领神会。”

内部又十番一通,老旦和贴悄悄下场。李謩说:“妙哉曲也。真不如敲秋竹,似戛春冰,分明一派仙音,信非人世所有。被我都从笛中偷得,好侥幸也!”

【鹅鸭满渡船】李謩说:“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音节明,宫商正,风内高低应。偷从笛里,写出无余剩。呀,阁上寂然无声,想是不奏了。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去罢。”他袖中藏笛,转身离开。

【尾声】李謩说:“却回身,寻归径。只听得玉河流水韵幽清,犹似霓裳袅袅声。”

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歌转高云夜更清。赵嘏

偷得新翻数般曲,元稹酒楼吹笛有新声。张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注解

霓裳谱:指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的乐谱,此曲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所创,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永新、念奴:唐代宫廷中的两位著名歌女,以歌唱技艺闻名,常为皇帝和贵妃表演。

李龟年:唐代著名音乐家,擅长演奏琵琶,曾任梨园班首,负责宫廷音乐的教习和演奏。

梨园:唐代宫廷中的音乐机构,负责培养乐工和演奏音乐,后泛指戏曲界。

朝元阁:唐代华清宫中的一处建筑,常用于举行音乐演奏和宴会。

铁笛:一种古代乐器,音色清脆,常用于伴奏或独奏。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唐代华清宫所在地,以温泉和风景闻名。

十番:古代音乐中的一种演奏形式,通常由多种乐器合奏,节奏复杂,音色丰富。

霓裳羽衣:指《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舞蹈音乐,象征仙境和超凡脱俗的美。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评注

这段文本出自明代戏曲《长生殿》,描写了唐代宫廷中《霓裳羽衣曲》的传习与演奏场景。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音乐意象,展现了唐代宫廷音乐的辉煌与神秘。

首先,文本通过永新、念奴两位歌女的对话,揭示了《霓裳羽衣曲》的珍贵与重要性。此曲由杨贵妃亲自创作,象征着宫廷音乐的最高成就。永新和念奴作为宫廷歌女,亲蒙教授,体现了她们在宫廷音乐中的地位。

其次,文本通过李龟年等乐工的出场,展现了唐代宫廷音乐的传承与教习过程。李龟年作为梨园班首,负责教演新曲,体现了宫廷音乐的严谨与规范。乐工们的连夜趱习,反映了宫廷音乐的高标准与严要求。

文本还通过李謩的视角,描绘了《霓裳羽衣曲》的神秘与美妙。李謩作为一位精通音律的少年,慕名而来,窃听新曲,并通过铁笛和之,展现了此曲的非凡魅力。李謩的窃听行为,既是对宫廷音乐的向往,也是对音乐艺术的追求。

在艺术特色上,文本通过细腻的音乐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如“凉蟾正当高阁升,帘卷薰风映水晶”等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音乐的清雅与超凡。而“霓裳天上声,墙外行人听”等句,则通过音乐的传播,展现了其广泛的影响力。

此外,文本还通过乐工的演奏和歌女的歌唱,展现了《霓裳羽衣曲》的复杂结构与丰富音色。如“音繁调骋,丝竹纵横”等句,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音色,展现了此曲的华丽与多变。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现了唐代宫廷音乐的辉煌与神秘,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十四出-偷曲》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66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