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洪昇(1645年—1704年),字昉思,清代著名戏曲家,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其代表作《长生殿》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巅峰之作。
年代: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17世纪末)。
内容简要:《长生殿》是一部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传奇戏曲,共50出。作品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绘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同时揭示了宫廷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动荡。剧中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瑰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出-贿权-原文
【正宫引子·破阵子】
[净扮安禄山箭衣、毡帽上]
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
异志十分难屈伏,悍气千寻迮蔽遮?
权时宁耐些。
“腹垂过膝力千钧,足智多谋胆绝伦。
谁道孽龙甘蠖屈,翻江搅海便惊人。”
自家安禄山,营州柳城人也。
俺母亲阿史德,求子轧荦山中,归家生俺,因名安禄山。
那时光满帐房,鸟兽尽都鸣窜。
后随母改嫁安延偃,遂冒姓安氏。
在节度使张守珪帐下投军。
他道我生有异相,养为义子。
授我讨击之职,去征讨奚契丹。
一时恃勇轻进,杀得大败逃回。
幸得张节度宽恩不杀,解京请旨。
昨日到京,吉凶未保。
且喜有个结义兄弟,唤作张千,原是杨丞相府中干办。
昨已买嘱解官,暂时松放。
寻他通个关节,把礼物收去了。
着我今日到彼候复。
不免前去走遭。
[行介]
唉,俺安禄山,也是个好汉,难道便这般结果了么?
想起来好恨也!
【正宫过曲·锦缠道】
莽龙蛇,本待将河翻海决,反做了失水瓮中鳖,
恨樊笼霎时困了豪杰。
早知道失军机要遭斧钺,倒不如丧沙场免受缧绁,
蓦地里脚双跌。
全凭仗金投暮夜,把一身离阱穴。
算有意天生吾也,不争待半路枉催折。
来此已是相府门首,且待张兄弟出来。
[丑扮张千上]
“君王舅子三公位,宰相家人七品官。”
[见介]安大哥来了。
丞相爷已将礼物全收,着你进府相见。
[净揖介]多谢兄弟周旋。
[丑]丞相爷尚未出堂,且到班房少待。
全凭内阁调元手,
[净]救取边关失利人。
[同下]
【仙吕引子·鹊桥仙】
[副净扮杨国忠引祗从上]
荣夸帝里,恩连亲畹,兄妹都承天眷。
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
“国政归吾掌握中,三台八座极尊崇。
退朝日晏归私第,无数官僚下风。”
下官杨国忠,乃西宫贵妃之兄也。
官居右相,秩晋司空。
分日月之光华,掌风雷之号令。
[冷笑介]
穷奢极欲,无非行乐及时;
纳赌招权,真个回天有力。
左右回避。
[从应下]
[副净]
适才张千禀说,有个边将安禄山,为因临阵失机,解京正法。
特献礼物到府,要求免死发落。
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笑介]
就将他免死,也是为朝廷爱惜人才。
已曾分付令他进见,再作道理。
[丑暗上见介]
张千禀事:安禄山在外伺候。
[副净]
着他进来。
[丑]
领钧旨。
[虚下,引净青衣、小帽上,丑]
这里来。
[净膝行进见介]
犯弁安禄山,叩见丞相爷。
[副净]
起来。
[净]
犯弁是应死囚徒,理当跪禀。
[副净]
你的来意,张千已讲过了。
且把犯罪情由,细说一番。
[净]
丞相爷听禀:犯弁遵奉军令,去征讨奚契丹呵,
[副净]
起来讲。
[净起介]
【仙吕过曲·解三酲】
恃勇锐,冲锋出战,指征途所向无前。
不提防番兵夜来围合转,临白刃,剩空弮。
[副净]
后来怎生得脱?
[净]
那时犯弁杀条血路,奔出重围。
单枪匹马身幸免,只指望鉴录微功折罪愆。
谁想今日呵,当刑宪!
[叩首介]
望高抬贵手,曲赐矜怜。
【前腔】
[换头]
[副净起介]
论失律丧师关巨典,我虽总朝纲敢擅专?
况刑书已定难更变,恐无力可回天。
[净跪哭介]
丞相爷若肯救援,犯弁就得生了。
[副净笑介]
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净叩头介]
全仗丞相爷做主!
[副净]
也罢。
待我明日进朝,相机而行便了。
乘其便,便好开罗撤网,保汝生全。
[净叩头介]
蒙丞相大恩,容犯弁犬马图报。
就此告辞。
[副净]
张千引他出去。
[丑应,同净出介]
“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同下]
[副净想介]
我想安禄山乃边方末弁,从未著有劳绩。
今日犯了死罪,我若特地救他,必动圣上之疑。
[笑介]
哦,有了。
前日张节度疏内,曾说他通晓六番言语,精熟诸般武艺,可当边将之任。
我就授意兵部,以此为辞,奉请圣上,召他御前试验。
于中乘机取旨,却不是好。
专权意气本豪雄,卢照邻万态千端一瞬中。吴融
多积黄金买刑戮,李咸用不妨私荐也成公。杜荀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出-贿权-译文
【正宫引子·破阵子】
[净扮安禄山穿着箭衣、戴着毡帽上场]
失意时只能空自悲伤,伤心时更陷入困境。
异心难以屈服,悍气被千般遮蔽?
暂且忍耐一时。
“肚子垂到膝盖,力大无穷,足智多谋,胆识超群。
谁说孽龙甘心屈伏,翻江倒海便能惊人。”
我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人。
我母亲阿史德,在轧荦山中求子,回家后生下我,因此取名安禄山。
那时帐房里光芒四射,鸟兽都惊叫逃窜。
后来随母亲改嫁安延偃,便冒姓安氏。
在节度使张守珪帐下投军。
他说我生有异相,收我为义子。
授予我讨击的职位,去征讨奚契丹。
一时恃勇轻进,结果大败逃回。
幸好张节度宽宏大量,没有杀我,解送京城请旨。
昨天到京,吉凶未卜。
幸好有个结义兄弟,名叫张千,原是杨丞相府中的干办。
昨天已经买通了解官,暂时松放。
找他疏通关系,把礼物收下了。
让我今天去那里等候回复。
不得不前去一趟。
[行走间]
唉,我安禄山,也是个好汉,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想起来真是恨啊!
【正宫过曲·锦缠道】
莽撞的龙蛇,本打算翻江倒海,反而成了失水的瓮中鳖,
恨樊笼一时困住了豪杰。
早知道失军机要遭斧钺,倒不如死在沙场免受缧绁,
突然双脚跌倒。
全靠金钱投靠黑夜,把一身从陷阱中救出。
算是有意天生我,不争半路枉死。
来到相府门口,且等张兄弟出来。
[丑扮张千上场]
“君王的舅子位居三公,宰相的家人官居七品。”
[见介]安大哥来了。
丞相爷已将礼物全收,让你进府相见。
[净揖介]多谢兄弟周旋。
[丑]丞相爷还没出堂,且到班房稍等。
全靠内阁调元手,
[净]救取边关失利的人。
[同下]
【仙吕引子·鹊桥仙】
[副净扮杨国忠引祗从上场]
荣耀夸耀帝都,恩宠连及亲族,兄妹都承蒙天恩。
中书独揽朝权,看炙手可热的威风。
“国政归我掌握中,三台八座极尊崇。
退朝日晏归私第,无数官僚下风。”
下官杨国忠,是西宫贵妃的兄长。
官居右相,秩晋司空。
分日月之光华,掌风雷之号令。
[冷笑介]
穷奢极欲,无非及时行乐;
纳赌招权,真个回天有力。
左右回避。
[从应下]
[副净]
刚才张千禀报说,有个边将安禄山,因为临阵失机,解京正法。
特献礼物到府,要求免死发落。
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笑介]
就将他免死,也是为朝廷爱惜人才。
已经吩咐让他进见,再作道理。
[丑暗上见介]
张千禀事:安禄山在外等候。
[副净]
让他进来。
[丑]
领钧旨。
[虚下,引净青衣、小帽上,丑]
这里来。
[净膝行进见介]
犯弁安禄山,叩见丞相爷。
[副净]
起来。
[净]
犯弁是应死囚徒,理当跪禀。
[副净]
你的来意,张千已经讲过了。
且把犯罪情由,细说一番。
[净]
丞相爷听禀:犯弁遵奉军令,去征讨奚契丹呵,
[副净]
起来讲。
[净起介]
【仙吕过曲·解三酲】
恃勇锐,冲锋出战,指征途所向无前。
不提防番兵夜来围合转,临白刃,剩空弮。
[副净]
后来怎么逃脱的?
[净]
那时犯弁杀出一条血路,奔出重围。
单枪匹马身幸免,只指望鉴录微功折罪愆。
谁想今日呵,当刑宪!
[叩首介]
望高抬贵手,曲赐矜怜。
【前腔】
[换头]
[副净起介]
论失律丧师关巨典,我虽总朝纲敢擅专?
况刑书已定难更变,恐无力可回天。
[净跪哭介]
丞相爷若肯救援,犯弁就得生了。
[副净笑介]
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净叩头介]
全仗丞相爷做主!
[副净]
也罢。
待我明日进朝,相机而行便了。
乘其便,便好开罗撤网,保汝生全。
[净叩头介]
蒙丞相大恩,容犯弁犬马图报。
就此告辞。
[副净]
张千引他出去。
[丑应,同净出介]
“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同下]
[副净想介]
我想安禄山乃边方末弁,从未著有劳绩。
今日犯了死罪,我若特地救他,必动圣上之疑。
[笑介]
哦,有了。
前日张节度疏内,曾说他通晓六番言语,精熟诸般武艺,可当边将之任。
我就授意兵部,以此为辞,奉请圣上,召他御前试验。
于中乘机取旨,却不是好。
专权意气本豪雄,卢照邻万态千端一瞬中。吴融
多积黄金买刑戮,李咸用不妨私荐也成公。杜荀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出-贿权-注解
安禄山:唐代著名叛将,原为营州柳城人,后成为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张守珪:唐代节度使,安禄山的义父,曾任命安禄山为讨击使。
杨国忠:唐代宰相,杨贵妃的堂兄,权倾朝野,后被安禄山所杀。
奚契丹: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唐代时常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
正宫引子·破阵子:元曲的一种曲牌,常用于表达英雄失意或壮志未酬的情感。
仙吕引子·鹊桥仙:元曲的一种曲牌,常用于描绘权贵人物的生活场景或表达权谋斗争。
解三酲:元曲的一种曲牌,常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长生殿-第三出-贿权-评注
这段文本选自元曲《长生殿》中的一段,通过安禄山与杨国忠的对话,展现了唐代末年政治腐败、权谋斗争的历史背景。安禄山作为一个边将,因战败被解京问罪,通过贿赂杨国忠以求免死,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
文本中,安禄山的形象被塑造为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他在战场上失利后,不得不依靠权贵的庇护来保全性命。这种情节不仅揭示了安禄山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唐代末年边将的困境与无奈。安禄山的台词充满了对命运的愤懑与不甘,如“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罝”,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痛苦。
杨国忠的形象则是一个典型的权臣,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不惜干预司法。他的台词“国政归吾掌握中,三台八座极尊崇”展现了他的傲慢与专权。杨国忠对安禄山的处理方式也反映了他善于权谋的特点,他表面上为朝廷“爱惜人才”,实际上却在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本通过元曲的形式,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曲牌的运用使得文本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音乐性,如“正宫引子·破阵子”与“仙吕引子·鹊桥仙”的交替使用,既增强了戏剧冲突,又丰富了情感层次。
从历史价值上看,这段文本不仅是对唐代末年政治腐败的生动写照,也揭示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深层原因。安禄山与杨国忠的互动,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与边将的生存困境,为后人理解唐代末年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展现了唐代末年复杂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斗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