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

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原文

哑门、风府、天柱擎,

承光、临泣、头维平,

丝竹、攒竹、睛明穴,

素髎、禾髎、迎香程。

颧髎、下关、人迎去,

天牖、天府、到周荣,

渊液、乳中、鸠尾下,

腹哀臂后寻肩贞。

阳池、中冲、少商穴,

鱼际、经渠一顺行,

地五、阳关、脊中主,

隐白、漏谷通阴陵。

条口、犊鼻上阴市,

伏兔、髀关、申脉迎,

委中、殷门、承扶上,

白环、心俞同一经。

灸而勿针针勿灸,

针经为此尝叮咛,

庸医针灸一齐用,

徒施患者炮烙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译文

哑门、风府、天柱这些穴位支撑着身体,

承光、临泣、头维这些穴位保持平衡,

丝竹、攒竹、睛明这些穴位位于眼睛周围,

素髎、禾髎、迎香这些穴位沿着鼻子排列。

颧髎、下关、人迎这些穴位分布在面部,

天牖、天府、周荣这些穴位延伸到胸部,

渊液、乳中、鸠尾这些穴位位于腹部,

腹哀、臂后、肩贞这些穴位在肩背部。

阳池、中冲、少商这些穴位在手上,

鱼际、经渠这些穴位沿着手臂排列,

地五、阳关、脊中这些穴位在背部,

隐白、漏谷、阴陵这些穴位在腿部。

条口、犊鼻、阴市这些穴位在膝盖附近,

伏兔、髀关、申脉这些穴位在大腿,

委中、殷门、承扶这些穴位在臀部,

白环、心俞这些穴位在同一经络上。

灸法不要用针,针法不要用灸,

《针经》中对此有明确的告诫,

庸医如果同时使用针灸,

只会让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注解

哑门:哑门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颈部,属于督脉。

风府:风府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颈部,属于督脉。

天柱:天柱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颈部,属于督脉。

承光:承光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临泣:临泣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头维:头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丝竹:丝竹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少阳胆经。

攒竹:攒竹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少阳胆经。

睛明:睛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眼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素髎:素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面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禾髎:禾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面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迎香:迎香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面部,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颧髎:颧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面部,属于手太阳小肠经。

下关:下关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面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人迎:人迎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颈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天牖:天牖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头部,属于足少阳胆经。

天府:天府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胸部,属于手太阴肺经。

周荣:周荣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胸部,属于手太阴肺经。

渊液:渊液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胸部,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乳中:乳中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胸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鸠尾:鸠尾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腹部,属于任脉。

腹哀:腹哀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腹部,属于足太阴脾经。

肩贞:肩贞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肩部,属于手太阳小肠经。

阳池:阳池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部,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中冲:中冲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部,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少商:少商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部,属于手太阴肺经。

鱼际:鱼际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部,属于手太阴肺经。

经渠:经渠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部,属于手太阴肺经。

地五:地五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太阴脾经。

阳关:阳关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少阳胆经。

脊中:脊中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背部,属于督脉。

隐白:隐白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太阴脾经。

漏谷:漏谷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太阴脾经。

阴陵:阴陵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太阴脾经。

条口:条口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犊鼻:犊鼻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阴市:阴市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伏兔:伏兔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髀关:髀关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阳明胃经。

申脉:申脉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委中:委中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腿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殷门:殷门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腿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承扶:承扶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腿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白环:白环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腿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心俞:心俞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背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

灸: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燃烧艾草等材料,对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针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经:针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讲述针灸的理论和实践。

庸医:庸医是指医术不高明的医生。

炮烙:炮烙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烧红的铁器烫伤人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针灸大成》,是一首关于针灸穴位的歌诀。歌诀中列举了多个重要的穴位,并强调了针灸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歌诀中提到的穴位涵盖了人体的多个部位,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手部、足部等。这些穴位分布在不同的经络上,反映了中医经络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治疗作用,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其次,歌诀中强调了针灸治疗的原则,即“灸而勿针针勿灸”。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医针灸治疗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灸和针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各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灸法主要通过热刺激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用于寒证、虚证等;针法则通过针刺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适用于实证、热证等。如果灸和针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因此,针灸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歌诀中还提到了“庸医针灸一齐用,徒施患者炮烙刑”。这句话警示医者,针灸治疗必须谨慎,不能随意滥用。庸医不懂针灸的原理和方法,盲目施治,不仅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伤害。这反映了中医对医德的高度重视,医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一首关于针灸穴位的歌诀,更是一部中医针灸治疗的经典之作。它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穴位和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针灸学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科学价值。同时,它也警示医者要严谨施治,注重医德,体现了中医“医者仁心”的精神。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四-禁灸穴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49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