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原文
自掌至天河穴为上,自天河穴至指头为下。
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左向右重,右向左重。
掐二人上马,能补肾,清神顺气,苏醒沉疴,性温和。
掐外劳宫,和脏腑之热气,遍身潮热,肚起青筋揉之效。
掐一窝风,治肚疼,唇白眼白一哭一死者,除风去热。
掐五指节,伤风被水吓,四肢常掣,面带青色用之。
掐精宁穴,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用之。
掐威灵穴,治急惊暴死。掐此处有声可治,无声难治。
掐阳池,止头痛,清补肾水,大小便闭塞,或赤黄,眼翻白,又能发汗。
推外关,间使穴,能止转筋吐泻。外八卦,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秘结,穴络平和而荡荡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译文
从手掌到天河穴是上部,从天河穴到手指尖是下部。
掐两扇门(穴位),可以引发脏腑的汗液,两手掐揉,以中指为界,对于壮热汗多的人,揉之即可止汗。还可以治疗急惊风,口眼歪斜,左边向右边歪斜严重,右边向左边歪斜严重。
掐二人上马(穴位),能够补肾,清神顺气,苏醒沉重的疾病,性质温和。
掐外劳宫(穴位),可以调和脏腑的热气,对于全身潮热,肚子上出现青筋的情况,揉之有效。
掐一窝风(穴位),可以治疗肚子疼,嘴唇和眼睛发白,一哭一死的情况,能够除风去热。
掐五指节(穴位),对于伤风被水吓到,四肢经常抽搐,面色发青的情况有效。
掐精宁穴,对于气吼痰喘,干呕痞积的情况有效。
掐威灵穴,可以治疗急惊暴死。掐此处如果有声音可以治疗,没有声音则难以治疗。
掐阳池(穴位),可以止头痛,清补肾水,对于大小便闭塞,或者颜色赤黄,眼睛翻白的情况,还能发汗。
推外关,间使穴,可以止转筋吐泻。外八卦(穴位),能够通一身的气血,开脏腑的秘结,使穴络平和而畅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注解
天河穴:天河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属于手太阴肺经。
两扇门:两扇门是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指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掐按两侧的特定穴位,常用于治疗脏腑疾病。
二人上马:二人上马是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指用双手拇指同时掐按两侧的特定穴位,常用于补肾、清神顺气。
外劳宫:外劳宫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
一窝风:一窝风是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指用拇指掐按特定穴位,常用于治疗腹痛、风热等症。
五指节:五指节是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指用拇指掐按手指的关节处,常用于治疗伤风、惊吓等症。
精宁穴:精宁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底,属于足少阴肾经。
威灵穴:威灵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之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阳池:阳池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腕背侧,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外关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属于手少阳三焦经。
间使穴:间使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穴位,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外八卦:外八卦是中医推拿中的一种手法,指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掐按两侧的特定穴位,常用于通气血、开脏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中医推拿中的多种手法及其对应的治疗效果,体现了中医推拿在治疗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独特疗效。
首先,文中提到的‘掐两扇门’、‘掐二人上马’等手法,展示了中医推拿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这些手法不仅能够治疗具体的病症,如‘壮热汗多’、‘急惊’等,还能够调节脏腑功能,如‘补肾’、‘清神顺气’等,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其次,文中提到的‘掐外劳宫’、‘掐一窝风’等手法,强调了推拿在治疗风热、腹痛等常见病症中的作用。这些手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反映了中医推拿的经络理论和穴位学说。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手法,如‘掐威灵穴’、‘掐阳池’等,这些手法在治疗急症、重症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掐威灵穴’能够治疗‘急惊暴死’,‘掐阳池’能够‘止头痛’、‘清补肾水’,这些手法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体现了中医推拿的急救价值。
最后,文中提到的‘推外关’、‘间使穴’等手法,展示了推拿在治疗转筋、吐泻等病症中的效果。这些手法通过调节气血、开脏腑之秘结,达到治疗目的,反映了中医推拿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详细描述了中医推拿的多种手法及其治疗效果,还展示了中医推拿在治疗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和独特疗效,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