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针内障要歌-原文
内障金针针了时,医师治法要精微。
绵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
头边镇枕须平稳,仰卧三朝莫厌迟。
封后或然微有痛,脑风摔动莫狐疑。
或针或熨依前法,痛极仍将火熨宜。
盐白梅含止咽吐,大小便起与扶持。
高声叫唤私人欲,惊动睛轮见雪飞。
三七不须汤洗面,针痕湿着痛微微。
五辛酒面周年慎,出户升堂缓步移。
双眸了了康宁日,狂客嗔余泄圣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针内障要歌-译文
当使用金针治疗内障眼病时,医师的治疗方法必须非常精细。
用绵布包裹黑豆,做成球状,放在眼睛上慢慢熨烫。
头部旁边的枕头必须平稳,仰卧三天不要嫌慢。
治疗后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如果感到脑部有风动,不要怀疑。
无论是针还是熨烫,都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如果疼痛剧烈,仍然可以用火熨烫。
含盐的白梅可以止住呕吐,大小便时需要有人扶持。
高声叫唤可能会引起私欲,惊动眼睛会看到雪花飞舞。
三七天内不需要用热水洗脸,针痕湿润时会感到微微的疼痛。
一年内要谨慎食用五辛和酒面,出门和上堂时要慢慢行走。
当双眼恢复健康明亮的日子,狂傲的客人会责怪我泄露了圣人的机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针内障要歌-注解
内障金针:古代治疗眼疾的一种手术方法,用金针穿刺眼球以治疗白内障等内障疾病。
绵包黑豆:用绵布包裹黑豆,用于热敷眼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疼痛。
脑风摔动:指头部受到风寒侵袭或剧烈震动,可能导致头痛或其他不适。
盐白梅:一种中药,用于止吐和缓解咽喉不适。
睛轮:指眼球,古代医学中常用此词描述眼睛的结构。
五辛:指五种辛辣食物,如葱、蒜、韭菜等,古代认为这些食物可能影响伤口愈合。
狂客嗔余泄圣机:狂客指不羁之人,嗔余指责备我,泄圣机指泄露了神圣的治疗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针内障要歌-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种古代治疗眼疾的方法,具体涉及内障金针手术和术后的护理。首先,文中提到的‘内障金针’是古代医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术技术,用于治疗白内障等内障疾病。这种手术需要医师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精细的操作手法,体现了古代医学在眼科领域的先进水平。
其次,文中详细描述了术后的护理方法,如用绵包黑豆热敷眼部、保持头部平稳、仰卧休息等。这些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术后疼痛,还能促进伤口愈合,显示了古代医学对术后护理的重视和细致入微的关怀。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术后的注意事项,如避免高声叫唤、谨慎饮食等。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全面指导。
最后,文中提到的‘狂客嗔余泄圣机’一句,暗示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神秘性和重要性。古代医学往往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知识,泄露治疗方法可能会受到责备,这也反映了古代医学知识的传承和保护。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在眼科手术和术后护理方面的精湛技艺,还体现了古代医学对患者全面关怀的理念。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医学的深厚底蕴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