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

作者: 杨继洲(1522年—1620年),明代著名医学家,精通针灸,曾任太医院医官。他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撰了《针灸大成》。

年代: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内容简要:《针灸大成》是针灸学的集大成之作,共10卷,系统总结了针灸理论、穴位定位、针刺手法及临床治疗经验。书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学说、针灸禁忌及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原文

行针补泻分寒热,泻寒补热须分别。

拈指向外泻之方,拈指向内补之诀。

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曳。

补左次指向前搓,补右大指往上曳。

如何补泻有两般,盖是经从两边发。

补泻又要识迎随,随则为补迎为泻。

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

男女经脉一般生,昼夜循环无暂歇。

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辍。

两足阳经头走足,阴经上走腹中结。

随则针头随经行,迎则针头迎经夺。

更为补泻定吸呼,吸泻呼补真奇绝。

补则呼出却入针,要知针用三飞法。

气至出针吸气入,疾而一退急扪穴。

泻则吸气方入针,要知阻气通身达。

气至出针呼气出,徐而三退穴开禁。

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

正是补泻玄中玄,莫向人前轻易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译文

行针时补泻要区分寒热,泻寒补热需要分别对待。

用手指向外捻转是泻的方法,向内侧捻转是补的诀窍。

泻左边时大拇指要向前,泻右边时大拇指要向后拉。

补左边时食指要向前搓,补右边时大拇指要向上拉。

为什么补泻有两种方法,因为经络是从两边发出的。

补泻还要懂得迎随,随就是补,迎就是泻。

古人补泻是分左右的,现在的人却分男女。

男女的经脉是一样的,昼夜循环不停歇。

两手的阳经向上走到头部,阴经从胸部走到手指末端。

两足的阳经从头部走到足部,阴经向上走到腹部。

随就是针头顺着经络走,迎就是针头逆着经络走。

还要根据呼吸来定补泻,吸气时泻,呼气时补,真是奇妙。

补的时候呼气后进针,要知道针法有三飞法。

气到了就出针,吸气时快速退针,迅速按住穴位。

泻的时候吸气时进针,要知道阻碍气流通全身。

气到了就出针,呼气时慢慢退针,穴位开放。

这个诀窍出自梓桑君,我现在传授给你,心里已经明白。

这正是补泻中的玄妙之处,不要轻易在人前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注解

行针:指针灸治疗中的针刺操作,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步骤。

补泻:中医针灸术语,补指补充正气,泻指祛除邪气。补泻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寒热:中医术语,指疾病的寒热性质。寒证表现为畏寒、肢冷等,热证表现为发热、口渴等。

拈指:针灸操作手法之一,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柄进行捻转。

经:指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迎随:针灸术语,迎指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随指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

吸呼:指呼吸,在针灸操作中常与补泻手法配合使用。

梓桑君:传说中的古代针灸大师,具体身份不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古代针灸典籍,详细阐述了针灸治疗中的补泻手法及其操作要领。从文化内涵来看,它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文中强调要根据疾病的寒热性质、经脉走向、患者性别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补泻手法,这反映了中医注重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采用了七言诗的形式,语言简练押韵,便于记忆和传播。作者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泻左须当大指前,泻右大指当后曳’,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文中还包含了一些口诀式的表述,如’吸泻呼补真奇绝’,这种朗朗上口的表达方式有助于针灸技法的传承。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记载了古代针灸补泻手法的具体操作,为研究古代针灸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文中提到的’古人补泻左右分,今人乃为男女别’,反映了针灸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此外,作者强调’此诀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体现了古代医学知识传承的师徒制度。

这段文字还体现了中医阴阳学说在针灸中的应用。文中提到’两手阳经上走头,阴经胸走手指辍’,说明了阴阳经脉的不同走向。同时,作者将补泻手法与呼吸配合,如’补则呼出却入针’,’泻则吸气方入针’,这体现了中医注重气血运行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特点。它强调了针灸治疗的精妙之处,即’补泻玄中玄’,同时也告诫医者要谨慎对待这些知识,’莫向人前轻易说’,体现了古代医家对医学知识的珍视和传承的慎重态度。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针灸大成-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2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