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木兰韩保宁黄善聪-原文
秦发卒戍边,女子木兰悯父年老,代之行。在边十二年始归,人无知者。
韩氏保宁,民家女也。明玉珍乱蜀,女恐为所掠,乃易男子饰,托名从军,调征云南。往返七年,人无知者。虽同伍亦莫觉也,后遇其叔,一见惊异,乃明是女,携归四川,当时皆呼为“贞女”。
黄善聪,应天淮清桥民家女,年十二,失母。其姊已适人,独父业贩线香。怜善聪孤幼,无所寄养,乃令为男子装饰,携之旅游庐、凤间者数年,父亦死。善聪即诡姓名曰张胜,(边批:大智术。)仍习其业自活。同辈有李英者,亦贩香,自金陵来,不知其女也,约为火伴。同寝食者逾年,恒称有疾,不解衣袜,夜乃溲溺。弘治辛亥正月,与英皆返南京,已年二十矣,巾帽往见其姊,乃以姊称之。姊言:“我初无弟,安得来此?”善聪乃笑曰:“弟即善聪也。”泣语其故,姊大怒,(边批:亦奇人。)且詈之曰:“男女乱群,玷辱我家甚矣!汝虽自明,谁则信之?”因逐不纳,善聪不胜愤懑,泣且誓曰:“妹此身苟污。有死而已。须令明白,以表寸心。”其邻即稳婆居,姊聊呼验之,乃果处子,始相持恸哭,手为易去男装。越日,英来候,再约同往,则善聪出见,忽为女子矣,英大惊,骇问,知其故,怏怏而归,如有所失,盖恨其往事之愚也,乃告其母,母亦嗟叹不已。时英犹未室,母贤之,即为求婚,善聪不从,曰:“妾竟归英,保人无疑乎?”边批,大是。交亲邻里来劝,则涕泗横流,所执益坚。众口喧传,以为奇事,厂卫闻之,(边批:好媒人。)乃助其聘礼,判为夫妇。
〔评〕木兰十二年,最久;韩贞女七年,善聪逾年耳。至于善藏其用,以权济变,其智一也。
若南齐之东阳娄逞、五代之临邛黄崇嘏,无故而诈为丈夫,窜入仕宦,是岂女子之分乎?至如唐贞元之孟妪,年二十六而从夫,夫死而伪为夫之弟,以事郭汾阳;郭死,寡居一十五年,军中累奏兼御史大夫。忽思茕独,复嫁人,时年已七十二。又生二子,寿百余岁而卒。斯殆人妖与?又不可以常理论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木兰韩保宁黄善聪-译文
秦国征发士兵去戍守边疆,女子木兰怜悯父亲年老,代替父亲去服役。在边疆服役了十二年才回家,没有人知道她是女子。
韩氏保宁,是民家的女儿。明玉珍在蜀地作乱,韩氏担心被掠走,于是换上男子的装束,假托名字从军,被调去征讨云南。往返七年,没有人知道她是女子。即使是同伍的士兵也没有察觉,后来遇到她的叔叔,叔叔一见她感到惊异,才知道她是女子,带她回到四川,当时人们都称她为“贞女”。
黄善聪,是应天淮清桥民家的女儿,十二岁时失去了母亲。她的姐姐已经嫁人,只有父亲以贩卖线香为业。父亲怜惜善聪孤幼,没有地方寄养,于是让她装扮成男子,带着她在庐州、凤阳之间游历了几年,后来父亲也去世了。善聪于是改名为张胜,(边批:大智慧。)继续以贩卖线香为生。同辈中有个叫李英的人,也是贩卖线香的,从金陵来,不知道善聪是女子,于是与她结为伙伴。两人同吃同住了一年多,善聪总是称自己有病,不脱衣服和袜子,晚上才去小便。弘治辛亥正月,善聪和李英一起回到南京,善聪已经二十岁了,戴着男子的头巾去见她的姐姐,姐姐称她为弟弟。姐姐说:“我本来没有弟弟,你怎么会来这里?”善聪笑着说:“弟弟就是善聪啊。”她哭着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姐姐大怒,(边批:也是个奇人。)并且骂她说:“男女混杂,玷辱我家门风!你虽然自己说明白了,但谁会相信呢?”于是将她赶走,善聪非常愤懑,哭着发誓说:“我如果身体被玷污了,只有一死而已。一定要让大家明白,以表明我的心意。”她的邻居是个稳婆,姐姐叫来稳婆验身,果然发现善聪还是处女,姐妹俩这才抱头痛哭,姐姐亲手为她换下男装。第二天,李英来拜访,再次约她一起去贩卖线香,善聪出来见他,忽然变成了女子,李英大吃一惊,惊讶地问她原因,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李英怏怏而归,好像失去了什么,大概是后悔自己过去的愚蠢,于是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也感叹不已。当时李英还没有娶妻,母亲觉得善聪贤惠,于是为她求婚,善聪不同意,说:“我如果嫁给李英,谁能保证没有人怀疑呢?”边批,很有道理。亲戚邻居都来劝她,善聪却泪流满面,态度更加坚决。这件事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觉得是奇事,厂卫听说了这件事,(边批:好媒人。)于是帮助李英下聘礼,判他们为夫妇。
〔评〕木兰在边疆服役了十二年,时间最长;韩贞女服役了七年,善聪则只有一年多。至于她们善于隐藏自己的身份,以权宜之计应对变故,她们的智慧是一样的。
像南齐的东阳娄逞、五代的临邛黄崇嘏,无缘无故地假扮成男子,混入官场,这难道是女子该做的事吗?至于像唐贞元年间的孟妪,二十六岁才嫁人,丈夫死后又假扮成丈夫的弟弟,去侍奉郭汾阳;郭汾阳死后,她寡居了十五年,军中多次上奏让她兼任御史大夫。后来她忽然感到孤独,又嫁了人,当时她已经七十二岁了。她还生了两个儿子,活到一百多岁才去世。这大概是人妖吧?这又不能用常理来解释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木兰韩保宁黄善聪-注解
木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女英雄,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体现了孝道和勇敢。
韩氏保宁:明代民家女,因战乱女扮男装从军,体现了女性的机智和勇敢。
黄善聪:明代民家女,因家庭原因女扮男装,后与李英结为夫妇,故事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和坚韧。
弘治辛亥:明朝弘治四年,即1491年。
稳婆:古代对助产士或妇科医生的称呼。
厂卫:明朝的特务机构,东厂和锦衣卫的合称。
南齐之东阳娄逞:南齐时期的女扮男装从政的女性,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政治智慧。
五代之临邛黄崇嘏:五代时期的女扮男装从政的女性,同样展现了女性的政治才能。
唐贞元之孟妪:唐代女性,以男装从军并担任官职,后改嫁生子,寿命长达百余岁,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木兰韩保宁黄善聪-评注
本文通过讲述木兰、韩氏保宁、黄善聪等女性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智慧、勇敢和坚韧。这些女性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选择了女扮男装,以男性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不仅保护了自己和家人,还展现了女性的能力和价值。
木兰的故事最为人熟知,她代父从军,体现了孝道和勇敢。韩氏保宁和黄善聪的故事则更多地展现了女性的机智和坚韧。她们在战乱和家庭困境中,通过女扮男装的方式,保护了自己和家人,最终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女性的生存智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女性通过女扮男装,突破了性别角色的限制,参与了男性的社会活动,展现了女性的能力和价值。这些故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此外,本文还提到了南齐之东阳娄逞、五代之临邛黄崇嘏和唐贞元之孟妪等女性,她们通过女扮男装从政或从军,展现了女性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古代女性的形象,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启示。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讲述古代女性的故事,展现了她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智慧、勇敢和坚韧,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