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原文

唐滕王极淫。

诸官美妻,无得白者,诈言妃唤,即行无礼。

时典签崔简妻郑氏初到,王遣唤。

欲不去,则惧王之威;去则被王之辱。

郑曰:“无害。”遂入王中门外小阁。

王在其中,郑入,欲逼之,郑大叫左右曰:“大王岂作如是,必家奴耳。”

取只履击王头破,抓面流血,妃闻而出。

郑乃得还。

王惭,旬日不视事。

简每日参候,不敢离门。

后王坐,简向前谢,王惭,乃出。

诸官之妻曾被唤入者,莫不羞之。

〔评〕不唯自全,又能全人,此妇有胆有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译文

唐朝的滕王非常淫乱。

他经常以王妃召唤为借口,将官员们的美丽妻子骗来,然后对她们无礼。

当时,典签崔简的妻子郑氏刚到,滕王派人去召唤她。

郑氏如果不去,害怕滕王的威势;如果去,又会被滕王侮辱。

郑氏说:“没关系。”于是她进入了滕王中门外的小阁楼。

滕王在里面,郑氏进去后,滕王想要逼迫她,郑氏大声对左右的人喊道:“大王怎么会做这种事,一定是家奴冒充的。”

她拿起一只鞋子打滕王的头,抓破了他的脸,血流不止,王妃听到声音出来查看。

郑氏得以安全返回。

滕王感到羞愧,十几天没有处理政务。

崔简每天去参拜问候,不敢离开家门。

后来滕王坐下,崔简上前道歉,滕王感到羞愧,才出来。

那些曾经被召唤过的官员妻子们,无不感到羞耻。

〔评论〕郑氏不仅保全了自己,还保全了其他人,这位妇女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注解

滕王:唐朝宗室成员,此处指唐高祖李渊的孙子李元婴,封为滕王。

典签:古代官名,负责文书、档案等事务。

郑氏:崔简的妻子,以其机智勇敢而闻名。

只履:单只鞋子,此处指郑氏用鞋子击打滕王。

参候:古代官员每日向皇帝或上级官员请安、汇报工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太平广记》,讲述了唐朝滕王李元婴的荒淫无道以及崔简妻子郑氏的机智勇敢。滕王作为皇室成员,本应以身作则,维护皇室尊严,然而他却滥用职权,对官员们的妻子进行侮辱,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也严重损害了皇室的形象。

郑氏在面对滕王的威逼时,表现出了非凡的胆识和智慧。她没有被滕王的权势所吓倒,而是巧妙地利用滕王的身份,大声呼喊‘大王岂作如是,必家奴耳’,以此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随后,她果断地用鞋子击打滕王,使其受伤流血,成功逃脱了滕王的侮辱。郑氏的行为不仅保护了自己,也揭露了滕王的恶行,使得滕王感到羞愧,最终停止了这种不道德的行为。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面对强权时的无奈与抗争。郑氏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人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挑战。她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后世女性反抗压迫的典范。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了郑氏这一形象。她的机智、勇敢和果断,使得这一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滕王的荒淫无道和最终的羞愧,也通过对比手法得到了突出。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故事不仅揭示了唐朝皇室内部的腐败现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知。郑氏的行为虽然是个案,但却具有普遍意义,它提醒人们,无论在任何时代,女性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这段故事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崔简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0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