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唐肃宗公主-原文
肃宗宴于宫中,女优弄假戏,有绿衣秉简为参军者。
天宝末,番将阿布思伏法,其妻配掖庭,善为优,因隶乐工,遂令为参军之戏。
公主谏曰:“禁中妓女不少,何须此人?使阿布思真逆人耶,其妻亦同刑人,不合近至尊之座;若果冤横,又岂忍使其妻与群优杂处,为笑谑之具哉?妾虽至愚,深以为不可。”
上亦悯恻,遂罢戏而免阿布思之妻,由是咸重公主。
公主,即柳晟母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唐肃宗公主-译文
唐肃宗在宫中举行宴会,女演员们表演假戏,其中有一位穿着绿衣、手持简册扮演参军的角色。
天宝末年,番将阿布思被处决,他的妻子被发配到掖庭,因为她擅长表演,所以被编入乐工,于是让她扮演参军这个角色。
公主进谏说:“宫中的妓女已经不少了,为什么还需要这个人?如果阿布思真的是叛逆之人,他的妻子也是同罪之人,不应该靠近皇帝的座位;如果他是冤枉的,又怎么忍心让他的妻子与一群演员混杂在一起,成为取笑戏谑的工具呢?我虽然很愚笨,但深深认为这是不合适的。”
皇帝也感到怜悯和同情,于是停止了这场戏,并赦免了阿布思的妻子,从此大家都非常敬重公主。
这位公主,就是柳晟的母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唐肃宗公主-注解
肃宗:唐朝皇帝,名李亨,唐玄宗之子,安史之乱后即位。
女优:古代宫廷中的女性艺人,擅长歌舞表演。
绿衣秉简:绿衣指穿着绿色衣服,秉简指手持简册,这里指扮演参军的角色。
参军:古代戏剧中的角色,通常扮演官员或将领。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公元742年至756年。
番将阿布思:番将指外族将领,阿布思是具体人名,因叛乱被处死。
掖庭:古代宫廷中安置宫女的地方。
乐工:宫廷中的音乐艺人。
公主:这里指肃宗的女儿,柳晟的母亲。
柳晟:唐朝官员,公主之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唐肃宗公主-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唐肃宗时期宫廷中的一次宴会,以及公主对阿布思妻子被安排参与戏剧表演的谏言。故事反映了唐代宫廷文化、戏剧表演以及女性在宫廷中的地位。
首先,文中提到的女优和参军角色,展示了唐代宫廷戏剧的繁荣。唐代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时期,宫廷中的戏剧表演不仅是娱乐,也是政治和文化交流的场所。绿衣秉简的参军角色,可能是当时戏剧中常见的官员形象,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官员角色的重视。
其次,阿布思妻子的故事揭示了唐代宫廷中的女性命运。阿布思因叛乱被处死,其妻被配入掖庭,成为乐工,被迫参与戏剧表演。这一情节反映了唐代宫廷中女性的被动地位,她们往往因丈夫或家族的政治命运而受到影响。
公主的谏言则体现了唐代女性的智慧和勇气。她不仅指出了阿布思妻子参与戏剧表演的不妥之处,还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提出了质疑。公主的谏言最终打动了肃宗,阿布思妻子得以免于戏剧表演,这一情节展示了唐代女性在宫廷中的影响力。
最后,这段古文还反映了唐代宫廷中的道德观念。公主的谏言强调了道德和人性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是罪犯的妻子,也不应被当作娱乐的工具。这种观念在唐代宫廷文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和人性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宫廷戏剧和女性命运的故事,展示了唐代宫廷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不仅反映了唐代戏剧的繁荣,还揭示了宫廷中女性的地位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