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原文

初,叔向晋大夫羊舌肸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

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

其母曰:“子灵之妻夏姬也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厌,忿颣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今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汝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

叔向惧,不敢取。

平公强使取之。

生伯石。

伯石始生,叔向之母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

遂弗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译文

起初,晋国大夫羊舌肸(叔向)想要娶申公巫臣氏的女儿,但他的母亲希望他娶自己家族的女子。

叔向说:“我的母亲有很多亲戚,但庶出的很少,我已经从舅舅那里得到了教训。”

他的母亲说:“子灵的妻子夏姬曾经害死了三位丈夫、一位君主、一个儿子,还导致一个国家灭亡和两位卿大夫的死亡,难道不应该引以为戒吗?我听说:极美的东西必然伴随着极恶的东西。从前有仍氏生了一个女儿,头发乌黑美丽,光泽可以照人,名叫玄妻。乐正后夔娶了她,生了伯封,伯封却有一颗猪一样的心,贪婪无厌,愤怒无度,被称为封豕。后来有穷后羿灭了他,夔因此断了祭祀。如今三代的灭亡,共子的被废,都是因为这类事情,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些特别美丽的人,足以改变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德义,必然带来灾祸。”

叔向感到害怕,不敢娶申公巫臣氏的女儿。

但晋平公强迫他娶了她。

他们生下了伯石。

伯石刚出生时,叔向的母亲去看他,走到堂前,听到他的哭声就回去了,说:“这是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如果不是这样,羊舌氏就不会灭亡。”

于是她再也不去看伯石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注解

叔向:晋国大夫,名羊舌肸,叔向是其字。

申公巫臣氏:申公巫臣的后代,申公巫臣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夫。

夏姬:春秋时期的美女,因其美貌和复杂的婚姻史而闻名。

玄妻:传说中的美女,因其美貌而被称为玄妻。

乐正后夔: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家,后夔是其名。

伯封:乐正后夔与玄妻所生的儿子,因其贪婪和残暴而被称为封豕。

有穷后羿:传说中的神射手,后羿是其名。

三代之亡:指夏、商、周三代的灭亡。

共子之废:指共工氏的灭亡。

尤物:指特别美丽或特别有才能的人或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叔向与其母的对话,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婚姻和家族命运的深刻关注。叔向的母亲通过历史典故和传说,向叔向传达了‘甚美必有甚恶’的观念,强调了美貌背后可能隐藏的祸患。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美貌的复杂态度,既欣赏其美丽,又警惕其可能带来的灾难。

文中提到的夏姬、玄妻等历史人物,都是因其美貌而闻名,但她们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些故事不仅是对美貌的警示,也是对家族命运的深刻反思。叔向的母亲通过这些故事,试图让叔向明白,婚姻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家族命运的重要决定。

叔向的恐惧和最终的决定,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族命运的重视。尽管叔向被平公强迫娶妻,但他母亲的警告和预言最终应验,伯石的出生和其‘豺狼之声’的预言,预示了羊舌氏的衰落。这种预言和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命运和天命的深刻信仰。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古文通过对话和历史典故的结合,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叔向母亲的言辞充满了智慧和警示,而叔向的反应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族命运的深刻忧虑。整段文字简洁而有力,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古代婚姻观念的反映,也是对家族命运和天命信仰的深刻探讨。通过历史典故和传说的引用,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美貌和命运的复杂态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闺智部-叔向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0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