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原文

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东方朔。

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之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乳哺活耶?”

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译文

汉武帝的乳母曾经在外面犯了事,武帝想要依法处置她,乳母便去求助于东方朔。

东方朔说:“这不是靠言辞能够争辩的事情,你如果希望得到救助,离开的时候,只要多次回头看武帝,但千万不要说话。这样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乳母到了武帝面前,东方朔也在一旁侍候,于是对乳母说:“你真傻啊。皇帝现在已经长大了,难道还依赖你的乳汁生活吗?”

武帝虽然才智出众、心志坚定,但也对乳母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感到悲伤并怜悯她,随即下令赦免了她的罪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注解

武帝:指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和扩张政策著称。

乳母:古代指皇帝的奶妈,负责哺育皇帝幼年,地位特殊,常与皇帝有深厚情感。

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机智幽默著称,常在汉武帝面前以诙谐方式进谏。

申宪:指依法惩处,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凄然愍之:形容皇帝内心感到悲伤和怜悯,表现出对乳母的深厚情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讲述了汉武帝的乳母因在外犯事,面临法律制裁,乳母求助于东方朔的故事。东方朔以机智的方式,通过言语暗示汉武帝,最终使乳母免于刑罚。

首先,这段文字展现了东方朔的智慧和机智。东方朔深知汉武帝的性格和情感,他没有直接为乳母求情,而是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让汉武帝自己产生怜悯之情。东方朔的言语表面上是在责备乳母,实际上是在提醒汉武帝乳母对他的养育之恩,从而触动汉武帝的情感。

其次,这段文字反映了汉武帝的复杂性格。汉武帝虽然以雄才大略和果断著称,但他内心深处对乳母有着深厚的情感。东方朔的言语触动了汉武帝的情感,使他最终决定赦免乳母的罪行。这显示了汉武帝在威严之外,也有温情和人性的一面。

再次,这段文字揭示了古代宫廷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乳母作为皇帝的奶妈,虽然地位特殊,但一旦犯事,仍然要面临法律的制裁。然而,由于她与皇帝之间的特殊情感,使得她在关键时刻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这反映了古代宫廷中情感与法律的微妙平衡。

最后,这段文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东方朔的机智和汉武帝的情感变化,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对话,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手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常见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现了东方朔的智慧和汉武帝的复杂性格,还揭示了古代宫廷中情感与法律的微妙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语智部-东方朔》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300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