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原文

窦固出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

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侍胡惶恐,具服其状。

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西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

官属皆曰:“今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

超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众不应有宜曰:“当与从事议之。”

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

众曰:“善。”

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边批:古今第一大胆。)

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后鸣鼓大呼。”

余人悉持弩,夹门而伏。(边批:三十六人用之有千万人之势。)

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

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色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

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一国震怖,超晓告抚慰,遂纳子为质,还奏于窦固。

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

帝壮超节,诏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超复受使,(边批:明主。)

因欲益其兵,超曰:“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为累。”

是时于阗王广德新攻破莎车,遂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

超既西,先至于阗,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马呙马,急求取以祠我。”

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

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以送广德。

因辞让之。

广德素闻超在鄯善诛灭虏使,大惶恐,即攻杀匈奴使而降超。

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

〔评〕必如班定远,方是满腹皆兵,浑身是胆。赵子龙、姜伯约不足道也。

辽东管家庄,长男子不在舍,建州虏至,驱其妻子去。

三数日,壮者归,室皆空矣,无以为生。

欲佣工于人,弗售。

乃谋入虏地伺之,见其妻出汲,密约夜以薪积舍户外焚之,并积薪以焚其屋角。

火发,贼惊觉。

裸体起出户,壮者射之,贼皆死。

挈其妻子,取贼所有归。

是后他贼惮之,不敢过其庄云。

此壮者胆勇,一时何减班定远,使室家无恙;或佣工而售,亦且安然不图矣。

人急计生,信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译文

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带领军队另外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作战,斩杀了许多敌人后返回。

窦固认为班超很有才能,派遣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到达鄯善,鄯善王广对班超非常恭敬,礼节非常周到,但后来突然变得疏远懈怠。

班超对他的部下说:“你们是否觉得广的礼节变得冷淡了?这一定是因为北方的匈奴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跟随谁。聪明的人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察觉,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班超召见侍奉的胡人,假装问他们:“匈奴使者来了几天了,现在在哪里?”侍奉的胡人非常害怕,如实交代了情况。

班超于是将侍奉的胡人关起来,召集他的三十六名部下,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之际,班超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一起在西域,想要立下大功以求富贵,现在匈奴使者来了几天,鄯善王的礼节就变得冷淡了,如果鄯善王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的尸骨就会被豺狼吃掉,该怎么办?”

部下们都说:“现在处于危亡之地,生死都跟随司马。”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计策,只有趁夜用火攻匈奴,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会非常害怕,我们可以将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匈奴人,鄯善王就会胆寒,我们的功业就成功了!”

众人没有回应,有人说:“应该和从事郭恂商量一下。”

班超愤怒地说:“吉凶就在今天决定,郭恂是个文官,听到这个计划一定会害怕而泄露出去,我们死了也不会有名声,这不是壮士的行为。”

众人说:“好。”

初夜时分,班超带领部下奔向匈奴的营地。(边批:古今第一大胆。)

正好遇到大风,班超命令十个人拿着鼓,藏在匈奴营地的后面,约定说:“看到火起就敲鼓大喊。”

其余的人都拿着弩,埋伏在门的两边。(边批:三十六人用出了千万人的气势。)

班超顺风放火,前后鼓噪。

匈奴人惊慌失措,班超亲手杀了三人,部下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随从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部被烧死。

第二天,班超回去告诉郭恂,郭恂非常吃惊,随后脸色变了,班超知道他的心思,举手说:“虽然你没有参与行动,但班超怎么会独自占有功劳呢?”

郭恂这才高兴起来,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首级给他看。

整个国家都非常害怕,班超安抚他们,并让鄯善王送儿子作为人质,回去向窦固报告。

窦固非常高兴,详细上报了班超的功绩,并请求再选派使者出使西域。

皇帝赞赏班超的节操,下诏给窦固说:“像班超这样的官员,为什么不再派遣而要另选他人呢?现在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之前的功业。”

班超再次接受出使任务,(边批:明主。)

窦固想给他增加兵力,班超说:“我希望只带原来的三十多人就够了。如果有什么意外,人多了反而是累赘。”

当时于阗王广德刚刚攻破莎车,势力在南道非常强大,而匈奴派遣使者监护他的国家。

班超西行,先到了于阗,广德对班超的礼节非常冷淡,而且他们国家有信巫的习俗,巫师说神发怒了:“为什么要向汉朝靠拢?汉朝的使者有马呙马,赶快拿来祭祀我。”

广德于是派使者向班超要马,班超暗中知道了情况,答应给他们马,但要求巫师亲自来取马。

不久,巫师来了,班超立刻斩下他的头送给广德。

并责备广德。

广德早就听说班超在鄯善诛杀了匈奴使者,非常害怕,立刻攻杀了匈奴使者并投降了班超。

班超重赏了于阗王和他的部下,并安抚了他们。

〔评〕一定要像班超这样,才能说是满腹都是兵法,浑身是胆。赵子龙、姜伯约都不值得一提。

辽东管家庄,家里的长子不在家,建州的敌人来了,把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抓走了。

几天后,壮年男子回到家,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无法生活。

他想去给别人打工,但没有人雇佣他。

于是他计划潜入敌人的地盘,看到他的妻子出来打水,暗中约定晚上在屋外堆积柴火焚烧,并在屋角也堆积柴火。

火起后,敌人惊醒。

他们赤身裸体跑出来,壮年男子用箭射死了他们。

他带着妻子和孩子,拿走了敌人的财物回家。

从此以后,其他敌人都不敢经过他的村庄。

这个壮年男子的胆量和勇气,一时之间不亚于班超,使得他的家人安然无恙;如果他只是去打工,或许也能安然无事。

人在危急时刻会想出办法,确实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注解

窦固:东汉时期著名将领,曾多次出征匈奴,功勋卓著。

班超:东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和军事家,以出使西域、平定西域诸国闻名,被封为定远侯。

假司马:汉代官职名,临时授予的司马职位,负责军事指挥。

伊吾:古代西域地名,位于今新疆哈密一带。

蒲类海:古代西域湖泊名,位于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

鄯善: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若羌一带。

北虏: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的蔑称。

掾:汉代官职名,指从事、属官。

于阗: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和田一带。

莎车:古代西域国名,位于今新疆莎车一带。

建州虏:指建州女真,明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评注

本文通过两个故事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胆识与智慧,尤其是班超的事迹,堪称中国古代外交与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

班超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冲突不断,西域诸国在汉与匈奴之间摇摆不定。班超作为窦固的部下,被派往西域执行外交与军事任务。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成功化解了鄯善国的危机。班超通过诈问侍胡,识破了匈奴使者的到来,并果断采取行动,率领三十六名吏士夜袭匈奴营地,一举歼灭敌人,震慑了鄯善王,使其归附汉朝。这一行动不仅展现了班超的胆识,也体现了他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对人心的深刻理解。

班超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体现在外交策略中。他在处理于阗国问题时,巧妙地利用当地巫师的迷信心理,斩杀了巫师,震慑了于阗王广德,使其归顺汉朝。这一系列行动不仅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势力,也为后世外交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个故事则讲述了一位普通壮者的胆勇。面对建州女真的侵扰,他机智地利用火攻,成功救回妻子并击退敌人。这一故事虽然规模较小,但其胆识与智慧与班超的事迹相呼应,展现了普通人在危急时刻的勇敢与机智。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班超的事迹被后人誉为‘满腹皆兵,浑身是胆’,成为中国古代军事与外交的典范。而壮者的故事则展现了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勇敢与机智的推崇。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文叙事简洁明快,情节紧凑,通过对话和行动刻画人物性格,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智慧与胆识。尤其是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语,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名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特点。

从历史价值来看,班超的事迹不仅为汉朝巩固了西域的统治,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外交与军事经验。他的成功不仅依赖于个人的胆识与智慧,还得益于他对西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这一历史事件对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军事史以及汉朝与西域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之,本文通过两个故事展现了古代英雄人物的胆识与智慧,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班超的事迹成为中国古代外交与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而壮者的故事则展现了普通人在逆境中的勇敢与机智,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英雄文化的丰富内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班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99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