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原文

高峻久不下,光武遣寇恂奉玺书往降之。

恂至,峻第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请诛之。

诸将皆谏,恂不听,遂斩之。

遣其副归,告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即降。不则固守!”

峻恐。即日开城门降。

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

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边批:千金不可购,今自送死,奈何失之?)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

〔评〕唐僖宗幸蜀,惧南蛮为梗,许以婚姻。

蛮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来朝行在,且迎公主。

高太尉骈自淮南飞章云:“南蛮心膂,唯此数人,请止而鸩之。”

迄僖宗还京,南方无虞,此亦寇恂之余智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译文

高峻长期不肯投降,光武帝派遣寇恂带着皇帝的诏书前往劝降。

寇恂到达后,高峻派遣他的军师皇甫文出来迎接,皇甫文言辞和礼节都不屈服,寇恂愤怒,请求处死他。

众将领都劝谏,寇恂不听,最终斩杀了皇甫文。

寇恂派遣皇甫文的副手回去,告诉高峻:“军师无礼,已经被处死了。如果想投降就立即投降,否则就固守城池!”

高峻感到恐惧,当天就打开城门投降。

众将领都来祝贺,并问道:“请问杀了对方的使者却使对方投降,这是为什么呢?”

寇恂回答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他出谋划策的人。(边批:即使千金也买不到,现在他自己送死,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他这次来言辞不屈服,肯定没有投降的意思。如果放他回去,他会继续为高峻出谋划策;如果杀了他,高峻就会失去胆量,因此才会投降。”

〔评论〕唐僖宗逃到蜀地,担心南蛮作乱,答应与他们联姻。

南蛮王命令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前来朝见,并迎接公主。

高太尉骈从淮南紧急上书说:“南蛮的核心人物就是这几个人,请阻止他们并用毒酒毒死他们。”

直到唐僖宗返回京城,南方都没有发生变故,这也是寇恂的智慧延续下来的结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注解

光武:指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谥号光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以其恢复汉室和统一中国而闻名。

寇恂:东汉初年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曾协助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以智勇双全著称。

玺书:古代皇帝颁发的正式文书,通常用于传达重要的命令或诏令。

皇甫文:高峻的军师,是高峻的重要谋士和心腹。

高峻:东汉初年的割据势力首领,曾占据一方,后被光武帝刘秀的将领寇恂所降服。

唐僖宗:唐朝的皇帝,名李儇,因黄巢之乱而被迫逃往蜀地,史称“僖宗幸蜀”。

南蛮:古代中国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通常指居住在长江以南的非汉族群体。

高太尉骈:即高骈,唐朝末年的著名将领,曾任淮南节度使,以镇压黄巢起义和抵御南蛮而闻名。

鸩之:鸩是一种传说中的毒鸟,其羽毛有剧毒,古代常用鸩毒来暗杀政敌。此处指用毒药杀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评注

这段古文讲述了东汉初年寇恂如何通过智谋降服高峻的故事,以及唐朝末年高骈如何通过类似的手段确保南方边境的安全。两段故事都体现了古代将领在面对强敌时的智慧和策略。

在寇恂的故事中,高峻的军师皇甫文是关键的谋士,寇恂通过斩杀皇甫文,不仅削弱了高峻的智囊团,还震慑了高峻,使其心生恐惧,最终选择投降。这一策略展示了寇恂对敌我双方心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战争局势的精准把握。寇恂的行为虽然看似残忍,但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战术,能够迅速瓦解敌方的抵抗意志。

在唐朝的故事中,高骈通过毒杀南蛮的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成功地消除了南蛮对唐朝的威胁。这一策略与寇恂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斩首行动来削弱敌方的核心力量,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高骈的行为虽然同样残酷,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是一种必要的权谋手段,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这两段故事都反映了古代中国将领在面对强敌时的智慧和策略。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将领如何在复杂的战争和政治环境中,运用智慧和策略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此外,这两段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态度。南蛮作为古代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常常被视为威胁中原王朝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因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控制和安抚南蛮,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种态度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和歧视,但也体现了古代中国统治者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方面的智慧和策略。

总的来说,这两段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将领的智慧和策略,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态度和做法。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古代中国统治者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方面的智慧和策略。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寇恂》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99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