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原文

安禄山将反前两三日,于宅集宴大将十余人,锡赍绝厚。

满厅施大图,图山川险易、攻取剽劫之势。

每人付一图,令曰:“有违者斩!”

直至洛阳,指挥皆毕。

诸将承命,不敢出声而去。

于是行至洛阳,悉如其画。

〔评〕此虏亦煞有过人处,用兵者可以为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译文

安禄山在反叛前的两三天,在家里宴请了十多位大将,赏赐非常丰厚。

整个大厅里挂满了大地图,地图上标注了山川的险峻和平易,以及攻取和劫掠的形势。

他给每个人分发了一张地图,并命令说:“有违抗命令的,斩!”

直到洛阳,所有的指挥都完成了。

将领们接受了命令,不敢出声就离开了。

于是他们行军到洛阳,一切都按照地图上的计划进行。

〔评论〕这个敌人确实有过人之处,用兵的人可以以此为榜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注解

安禄山:唐朝时期的著名叛将,原为唐朝边将,后发动安史之乱,企图推翻唐朝统治。

锡赍:赏赐,赠送。这里指安禄山给予将领们的丰厚赏赐。

洛阳:中国古代重要城市之一,唐朝时为东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山川险易:指地形的高低、险峻与平坦,是军事战略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攻取剽劫:军事行动中的攻击、占领和掠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评注

这段文字描述了安禄山在发动叛乱前的准备工作,通过集宴大将并赏赐丰厚,展示了他对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的周密计划。安禄山在宴会上布置了大图,详细描绘了山川地形和攻取策略,这不仅显示了他对军事地理的精通,也反映了他对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自信和决心。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描述体现了古代军事领袖在重大行动前的策略部署和心理战术。通过集宴和赏赐,安禄山不仅加强了与将领们的关系,也通过展示详细的作战计划,增强了将领们对胜利的信心。这种策略在古代军事中非常常见,旨在通过心理和物质的双重激励,确保军队的忠诚和战斗力。

艺术特色方面,原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有效地传达了紧张和严肃的氛围。使用“满厅施大图”这样的描述,不仅增强了场景的视觉冲击力,也突出了安禄山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重视和准备。

历史价值上,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安禄山叛乱前夕的具体情况,反映了当时军事领袖如何通过策略和心理战术来准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对于研究唐朝晚期的政治和军事历史,尤其是安史之乱的起因和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安禄山的军事才能和策略,也反映了古代军事行动中的一些普遍做法,对于我们理解古代军事文化和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胆智部-安禄山》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98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