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郭纯王燧-原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鸟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复讯,乃是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数如此,鸟闻哭声,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河东孝子王燧家猫、犬互乳,其子言之州县,遂蒙旌表。讯之,乃是猫、犬同时产子,取其子互置窠中,饮其乳惯,遂以为常。
〔评〕田单妙计,可惜小用。然撒饼亦资冥福,称孝可矣!即使非伪,与孝何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郭纯王燧-译文
东海的孝子郭纯在母亲去世后,每次哭泣时都会有一群鸟聚集。经过检查发现确有此事,于是他的家门被表彰。再次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他每次哭泣时都会撒饼在地上,群鸟争相来吃。之后这种情况多次发生,鸟听到他的哭声,都会争相聚集,这并不是因为有什么灵异。
河东的孝子王燧家的猫和狗互相哺乳,他的儿子将此事报告给州县,于是得到了表彰。经过调查,发现是猫和狗同时产子,将它们的幼崽互相放在对方的窝中,习惯性地喝对方的奶,于是形成了常态。
〔评论〕田单的妙计,可惜用在了小事上。然而撒饼也能积累阴德,称得上孝了!即使不是假的,与孝又有什么关系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郭纯王燧-注解
东海孝子郭纯:郭纯是古代中国东海地区的一位孝子,因丧母后表现出极度的悲痛和孝顺行为而闻名。
旌表门闾:旌表是古代对孝行、节义等美德进行表彰的一种方式,门闾指的是家族或家庭的门户,这里指对郭纯家族的表彰。
河东孝子王燧:王燧是古代中国河东地区的一位孝子,因其家中猫犬互乳的奇异现象而被认为是孝行的象征。
互乳:指不同种类的动物互相哺乳,这里特指猫和犬互相哺乳对方的孩子。
田单妙计:田单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以其智谋和策略闻名,这里比喻郭纯和王燧的行为虽小但巧妙。
冥福:指对死者的祝福和祭祀,希望他们在阴间得到安宁和幸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郭纯王燧-评注
本文通过两个古代孝子的故事,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推崇。郭纯和王燧的故事虽然细节不同,但都体现了孝子在丧亲后的极端悲痛和对亡亲的深切怀念。郭纯通过撒饼吸引群鸟,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哀悼,而王燧家中猫犬互乳的奇异现象,则被解读为孝行的象征,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两个故事都深刻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孝道的核心价值。孝不仅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敬仰和纪念。郭纯和王燧的行为,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即通过具体的行为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怀念。
艺术特色方面,本文采用了典型的古代叙事手法,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郭纯撒饼引鸟和王燧家中猫犬互乳的情节,既生动又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历史价值上,这两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也展示了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和利用。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具体的行为来表达抽象的道德观念。
总之,本文通过两个孝子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推崇,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态度。这些故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