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乘驴妇-原文
有三妇人雇驴骑行,一男子执鞭随之。
忽少妇欲下驴择便地,呼二妇曰:“缓行俟我。”
因倩男子佐之下,即与调谑,若相悦者。
已乘驴,曰:“我心痛,不能急行。”
男子既不欲强少妇。
追二妇又不可得,乃憩道旁。
而不知少妇反走久矣,是日三驴皆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乘驴妇-译文
有三个妇人雇了驴子骑行,一个男子拿着鞭子跟随她们。
突然,年轻的妇人想要下驴子找个方便的地方,她叫住另外两个妇人说:“你们慢慢走,等我一下。”
于是她请男子帮助她下驴,随即与男子调笑,好像彼此喜欢对方。
她再次骑上驴子后,说:“我心脏痛,不能走得太快。”
男子不想强迫年轻的妇人。
他想追上另外两个妇人,但又追不上,于是就在路边休息。
他不知道年轻的妇人已经反方向走了很久了,结果那天三头驴子都丢失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乘驴妇-注解
雇驴骑行:指古代人们出行时,雇佣驴子作为交通工具。驴子因其耐力强、适应性强,常被用于长途旅行或货物运输。
执鞭:指手持鞭子,用于驱赶驴子或其他牲畜。在古代,执鞭是驾驭牲畜的常见方式。
择便地:指选择方便的地方,通常指适合休息或解决生理需求的地点。
调谑:指开玩笑、戏谑,带有轻松愉快的意味。在古代文学中,调谑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轻松互动。
憩道旁:指在道路旁边休息。憩,意为休息;道旁,指道路的旁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杂智部-乘驴妇-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个有趣的场景,通过三个妇人和一个男子的互动,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风俗和人情。故事中,少妇以‘心痛’为由,故意拖延时间,最终导致三头驴子丢失。这一情节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在出行时的某些不便,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和尊重。少妇在需要帮助时,能够自由地请求男子的协助,并且男子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绅士风度,不强求少妇加快速度。这种互动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女性的尊重和关怀。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对话,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少妇的机智和男子的宽容,都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种叙事手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在出行时的习惯和风俗,以及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式。这种细节的描写,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它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通过生动的叙事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这段文字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