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术智部-王导-原文
王导王丞相善于国事。
初渡江,帑藏空竭,唯有练数千端。
丞相与朝贤共制练布单衣。
一时士人翕然竞服,练遂踊贵。
乃令主者卖之,每端至一金。
〔评〕此事正与“恶紫”对照。
谢安之乡人有罢官者,还,诣安。
安问其归资,答曰:“唯有蒲葵扇五万。”
安乃取一中者捉之。
士庶竞市,价遂数倍。
此即王丞相之故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术智部-王导-译文
王导丞相擅长处理国家事务。
最初渡过长江时,国库空虚,只有几千匹练布。
丞相与朝廷的贤臣们一起制作了练布单衣。
一时间,士人们纷纷争相穿着,练布因此价格飞涨。
于是命令主管官员出售练布,每匹卖到一金。
〔评〕这件事正好与“恶紫”形成对比。
谢安的同乡中有人被罢官,回来后去拜访谢安。
谢安问他回家的路费,他回答说:“只有五万把蒲葵扇。”
谢安于是拿了一把中等的扇子握在手中。
士人和百姓争相购买,扇子的价格因此翻了几倍。
这就是王丞相的旧智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术智部-王导-注解
王导: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任丞相,对东晋的建立和稳定有重要贡献。
帑藏:国库,指国家的财政储备。
练:一种精细的丝织品,常用于制作高档衣物。
端:古代长度单位,用于计量布匹的长度。
翕然:形容人们一致行动的样子。
踊贵:价格迅速上涨。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清廉和智慧著称。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作的扇子,是古代常见的日用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术智部-王导-评注
这段文字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行为,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领导者的智慧和影响力。王导和谢安都是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市场,也反映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和社会影响力。
首先,王导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利用自己与朝贤共同制作的练布单衣,引发了士人的竞相效仿,从而使得练布价格飙升。这一行为不仅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也展示了王导对市场心理的深刻理解和利用。这种通过影响社会风尚来达到政治目的的策略,显示了王导高超的政治手腕。
其次,谢安的行为也体现了类似的政治智慧。当他的乡人因罢官而贫困时,谢安通过使用蒲葵扇这一简单的日用品,引发了市场的追捧,使得蒲葵扇的价格迅速上涨。这一行为不仅帮助了乡人,也展示了谢安对社会影响力的巧妙运用。
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领导者如何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和市场行为来达到政治和经济目的。这种策略不仅需要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还需要高超的政治技巧。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中领导者的智慧和影响力,以及他们如何利用这些智慧和影响力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这两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领导者的期望。领导者不仅要有智慧和能力,还要有对社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政治决策上,也体现在对社会风尚和市场行为的引导上。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社会对领导者的全面要求,以及领导者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满足这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