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种世衡杨掞-原文
种世衡所置青涧城,逼近虏境,守备单弱,刍粮俱乏。
世衡以官钱贷商旅,使致之,不问所出入。
未几,仓廪皆实。
又教吏民习射,虽僧道、妇人亦习之,以银为的,中的者辄与之。
既而中者益多,其银重轻如故,而的渐厚且小矣。
或争徭役轻重,亦令射,射中者得优处。
或有过失,亦令射,射中则免之。
由是人人皆射,富强甲于延州。
杨掞本书生,初从戎习骑射,每夜用青布藉地,乘生马跃,初不过三尺,次五尺,次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孟珙尝用其法,称为“小子房”。
〔评〕按《宋史》,掞尝贷人万缗,游襄、汉间,人娼楼,箧垂尽。
夜忽自呼曰:“来此何为?”辄弃去。
已在军中,费官钱数万,贾似道核其数,孟珙以白金六百与偿,掞又费之,终日而饮。
似道欲杀之,掞曰:“汉祖以黄金四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如公琐琐,何以用豪杰?”
似道姑置之。
盖奇士也!
其参杜杲军幕,能出奇计,解安丰之围,惜乎不尽其用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种世衡杨掞-译文
种世衡所建的青涧城,靠近敌境,守备薄弱,粮草匮乏。
种世衡用官钱借给商人,让他们去购买粮草,不问他们如何使用这些钱。
不久,仓库都充实了。
他还教导官吏和百姓练习射箭,即使是僧侣、道士和妇女也参与练习,用银子作为靶子,射中的人就得到银子。
后来射中的人越来越多,银子的重量和大小不变,但靶子逐渐变厚变小了。
如果有人争辩徭役的轻重,也让他们射箭,射中的人可以得到优待。
如果有人犯了错误,也让他们射箭,射中的人可以免于惩罚。
因此,人人都练习射箭,青涧城因此富强,成为延州最强大的地方。
杨掞原本是个书生,刚开始从军时学习骑射,每天晚上用青布铺在地上,骑着未经训练的马跳跃,最初只能跳三尺,后来能跳五尺,最后能跳一丈,多次摔倒也不在乎。
孟珙曾经采用他的方法,称他为“小子房”。
〔评〕根据《宋史》记载,杨掞曾经借了一万缗钱,游历襄、汉一带,进入妓院,钱袋几乎空了。
一天晚上,他突然自言自语道:“我来这里干什么?”于是立刻离开了。
后来他在军中,花费了数万官钱,贾似道核查他的账目,孟珙用六百两白金替他偿还,杨掞又把这些钱花光了,整天喝酒。
贾似道想杀他,杨掞说:“汉高祖曾把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不问用途,像你这样斤斤计较,怎么能用豪杰?”
贾似道只好作罢。
杨掞真是个奇士!
他在杜杲的军幕中任职,能够出奇计,解除了安丰的围困,可惜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种世衡杨掞-注解
种世衡:北宋时期的名将,以智勇双全著称,曾多次成功抵御外敌入侵。
青涧城:位于今陕西省延安市,是北宋时期的重要边防城市。
虏境:指当时北宋的敌对政权,如辽、西夏等。
刍粮:指草料和粮食,是古代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钱:指政府发放的货币,用于各种官方开支。
仓廪:指储存粮食的仓库。
银为的:用银子作为射箭的靶子。
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北宋时期的重要边防地区。
杨掞:北宋时期的书生,后从军,以骑射技艺高超著称。
孟珙: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以智勇双全著称。
贾似道:南宋末期的权臣,以腐败无能著称。
陈平:西汉初年的著名谋士,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杜杲:南宋时期的将领,以智勇双全著称。
安丰:今安徽省寿县,南宋时期的重要军事据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种世衡杨掞-评注
本文通过两个故事,展现了北宋时期两位杰出人物的智慧和勇气。第一个故事讲述了种世衡在青涧城的治理策略。面对逼近的敌境和薄弱的守备,种世衡巧妙地利用官钱借贷给商旅,迅速充实了仓廪,解决了物资匮乏的问题。他还通过教吏民习射,不仅提高了民众的战斗力,还通过射箭比赛解决了徭役分配和过失惩罚的问题,最终使青涧城富强甲于延州。这一故事体现了种世衡的智慧和领导才能,以及他对民众的关怀和激励。
第二个故事讲述了杨掞从书生到军人的转变。杨掞初从戎时,通过刻苦练习骑射,最终技艺高超,被孟珙称为“小子房”。杨掞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毅力和勇气,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武全才的推崇。然而,杨掞在军中的行为也暴露了他的放荡不羁,他借贷万缗游荡于娼楼,花费官钱数万,最终被贾似道追究。杨掞以陈平为例,反驳贾似道的琐碎计较,展现了他的豪杰气概。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最终未能尽展其用。这一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奇才的包容与限制,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复杂关系。
从文化内涵来看,本文通过两位人物的故事,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种世衡的故事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强调领导者应以民为本,通过智慧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杨掞的故事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自由与放达,强调个人才华和豪杰气概的重要性。两位人物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北宋时期社会文化的多元面貌。
从艺术特色来看,本文通过简洁明快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两位人物的形象。种世衡的智慧和领导才能通过具体的治理措施得以展现,而杨掞的毅力和豪杰气概则通过他的行为和言辞得以体现。作者通过对比两位人物的命运,揭示了个人才华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张力。
从历史价值来看,本文不仅记录了北宋时期两位杰出人物的事迹,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种世衡的治理策略和杨掞的从军经历,为我们了解北宋时期的边防政策和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同时,本文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奇才的包容与限制,为我们理解北宋时期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