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原文

班超久于西域,上疏愿生入玉门关。

乃召超还。

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之。

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域三十余年,而小人猥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

超曰:班超“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

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

今君性严急,水清无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超去后,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尚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尚留数年而西域反叛,如超所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译文

班超长期在西域任职,上书请求活着回到玉门关内。

于是朝廷召班超回来。

任命戊己校尉任尚接替他的职位。

任尚对班超说:“您在西域任职三十多年,而我这个小人却接替了您的职位,责任重大而考虑浅薄,希望您能给我一些教诲。”

班超说:“塞外的官吏和士兵,本来就不是孝顺的子孙,都是因为犯了罪被发配到边疆戍守。

而蛮夷之人怀有像鸟兽一样的心思,难以驯服,容易叛乱。

现在您的性格严厉急躁,水太清就没有鱼,过于苛察政务就无法使下属和谐,应该采取宽松简单的政策,宽容小的过错,把握大方向就可以了。”

班超离开后,任尚私下对亲近的人说:“我以为班超还有奇妙的策略,现在他说的都是些平常的话。”

任尚在西域任职几年后,西域果然发生了叛乱,正如班超所警告的那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注解

班超: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外交家,曾长期在西域活动,为汉朝开拓和巩固西域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玉门关:古代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戊己校尉:汉代官职,负责边疆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西域:古代中国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统称,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

蛮夷: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称呼,带有一定的贬义。

水清无鱼:比喻过于严苛的环境或政策会导致人才的流失或无法生存。

察政不得下和:指过于严厉的治理方式会导致下属的不满和反抗。

荡佚简易:指治理方式应宽松、简单,不拘泥于细节。

宽小过,总大纲:指在处理事务时应宽容小错误,抓住主要问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记载了班超在西域的活动及其对继任者任尚的忠告。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在西域的活动不仅巩固了汉朝对西域的控制,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班超在西域三十余年,深知西域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他在上疏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对西域事务的深刻理解。班超的继任者任尚在接任时,向班超请教治理西域的策略,班超的回应体现了他对西域治理的深刻见解。

班超指出,西域的吏士大多是因为罪过被发配到边疆的,而西域的少数民族则具有‘鸟兽之心’,难以驯服。他告诫任尚,治理西域应采取宽松、简单的政策,宽容小错误,抓住主要问题。这种治理方式不仅符合西域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班超的智慧和远见。

然而,任尚并未完全理解班超的忠告,认为班超的策略平平无奇。结果,任尚在任期间,西域发生了反叛,验证了班超的预见。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班超的智慧和远见,也反映了治理边疆地区的复杂性和挑战。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边疆治理的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复杂态度。班超的治理策略不仅是对西域实际情况的深刻理解,也是对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的深刻认识。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班超和任尚的性格和思想。班超的智慧和远见通过他的言辞得以体现,而任尚的轻率和短视则通过他的行为和结果得以揭示。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也深化了人物形象的刻画。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班超在西域的活动和贡献,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对西域的治理策略和边疆政策的演变。班超的治理经验和智慧对后世治理边疆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班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8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