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原文

嘉靖初年,北虏尝寇陕西,犯花马池,镇巡惶遽,请兵策应。

事下九卿会议,本兵王宪以为必当发,否恐失事。众不敢异。

王琼时为冢宰,独不肯,曰:“我自有疏。”

即奏云:“花马池是臣在边时所区画,防守颇严,虏必不能入;纵入,亦不过掳掠;彼处自足防御,不久自退。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臣以为不发兵便。”

然兵议实本兵主之,竟发六千人,命二游击将之以往。(边批:只是不深知晋溪故。)

至彰德,未渡河,已报虏出境矣。

〔评〕按晋溪在西北,修筑花马池一带边墙,命二指挥董其役。

二指挥甚效力,边墙极坚,且功役亦不甚费,有羡银二千余,持以白晋溪。

晋溪曰:“此一带城墙,实西北要害去处,汝能尽心了此一事,此琐琐之物何足问,即以赏汝。”

后北虏犯边,即遣二指挥提兵御之,二人争先陷阵,其一竟死于敌。

晋溪筹边智略类如此。

又晋溪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干,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凡物称是。

晋溪不数脔,尽撤去,散于从官,虽下吏亦沾及。

故西北一有警,则人人效命。

当时法网疏阔,故豪杰得行其意;使在今日,则台谏即时论罢矣。

梅衡湘任播州监军,行时请帑金三千备犒赏之需,及事定,所费仅四百金,登籍报部,无分毫妄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译文

嘉靖初年,北方的敌人曾经侵犯陕西,攻击花马池,当地的镇守和巡防官员非常惊慌,请求派兵支援。

这件事被提交给九卿会议讨论,兵部尚书王宪认为必须派兵,否则可能会出大事。大家都不敢反对。

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王琼却不同意,他说:“我自己有奏疏。”

他随即上奏说:“花马池是我在边境时规划的,防守非常严密,敌人肯定进不来;即使进来了,也不过是抢掠一番;那里自有足够的防御力量,敌人不久就会撤退。如果派京城的军队长途跋涉到边境,路途劳累,未必能派上用场,而且沿途还会骚扰百姓,害处也不小。如果到了那里敌人已经撤退,那就白跑一趟了。我认为不派兵更好。”

然而兵部的意见实际上是由兵部尚书主导的,最终派出了六千人,命令两名游击将军带领前往。(边批:只是不了解晋溪的缘故。)

到了彰德,还没渡过黄河,就接到报告说敌人已经撤退了。

〔评〕晋溪在西北时,修筑了花马池一带的边墙,命令两名指挥负责这项工程。

两名指挥非常卖力,边墙修得非常坚固,而且工程费用也不高,还剩下两千多两银子,他们拿着这些银子去向晋溪汇报。

晋溪说:“这一带的城墙,确实是西北的要害之地,你们能尽心完成这件事,这些琐碎的东西不必过问,就赏给你们吧。”

后来北方的敌人侵犯边境,晋溪立刻派这两名指挥带兵抵御,两人争先恐后地冲锋陷阵,其中一人最终战死。

晋溪在边防上的智慧和谋略大致如此。

另外,晋溪在担任三边总制时,每次巡视边境,即使是一顿午饭也要花费上百两银子,从不克扣,到处都要准备丰盛的招待,烧羊也要好几头,其他物品也是如此。

晋溪自己不吃几口,全都分给随行的官员,即使是下级官吏也能分到。

所以西北一旦有警报,人人都愿意拼命。

当时法律比较宽松,所以豪杰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果放在今天,御史们立刻就会弹劾罢免他了。

梅衡湘担任播州监军时,出发时申请了三千两银子作为犒赏的费用,等到事情结束后,实际花费只有四百两,剩下的钱都登记上报,没有一分一毫的浪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注解

嘉靖初年:明朝嘉靖皇帝在位初期,即1522年左右。

北虏:指明朝时期北方的蒙古部落,常对明朝边境进行侵扰。

花马池:位于今陕西省境内,是明朝西北边防的重要据点。

九卿:明朝中央政府的九个重要部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

本兵:指兵部尚书,明朝中央政府中负责军事的最高官员。

王宪:明朝官员,曾任兵部尚书。

王琼:明朝官员,曾任吏部尚书(冢宰)。

游击:明朝军队中的一种官职,负责指挥小规模部队。

晋溪:即王琼,字晋溪,明朝官员,曾任吏部尚书。

梅衡湘:明朝官员,曾任播州监军。

帑金:国库中的金银,用于国家开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评注

本文通过描述明朝嘉靖初年北虏侵犯陕西花马池的事件,展现了明朝官员在处理边防事务时的不同态度和策略。王宪主张立即发兵,而王琼则主张不派兵,认为花马池的防御足以应对北虏的侵扰。最终,朝廷还是派出了六千人的军队,但北虏已经撤退,军队无功而返。这一事件反映了明朝官员在处理边防事务时的分歧和决策的复杂性。

文中还提到王琼在西北修筑花马池一带边墙的事迹,展现了他在边防建设中的智慧和远见。他不仅修筑了坚固的边墙,还通过赏赐激励下属,使得边防将士在关键时刻能够奋勇杀敌。这种领导智慧和激励手段,体现了王琼在边防事务中的卓越才能。

此外,文中还提到王琼在巡边时的慷慨大方,他将巡边时的花费尽数散给随从官员,甚至下吏也能得到赏赐。这种慷慨行为不仅赢得了下属的忠诚,也使得西北边防在危急时刻人人效命。这种领导风格和人格魅力,使得王琼在明朝官员中独树一帜。

最后,文中提到梅衡湘在任播州监军时的廉洁自律,他在请帑金三千备犒赏之需后,实际仅花费四百金,并将剩余款项如实上报。这种廉洁奉公的行为,体现了明朝官员中的清廉之风,也为后世官员树立了榜样。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展现了明朝官员在处理边防事务中的智慧、勇气和廉洁,同时也反映了明朝边防事务的复杂性和官员之间的分歧。这些历史细节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王琼》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8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