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原文

宸濠甚爱唐六如,尝遣人持百金,至苏聘之。

既至,处以别馆,待之甚厚。

六如住半年,见其所为不法,知其后必反,遂佯狂以处。

宸濠遣人馈物,则倮形箕踞,以手弄其人道,讥呵使者;

使者反命,宸濠曰:“孰谓唐生贤,一狂士耳。”

遂放归。

不久而告变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译文

宸濠非常喜欢唐六如,曾经派人带着一百两银子,到苏州去聘请他。

唐六如到了之后,宸濠安排他住在别馆,对他非常优待。

唐六如在别馆住了半年,看到宸濠的行为不合法度,知道他以后一定会造反,于是假装疯癫来应对。

宸濠派人送礼物给他时,唐六如就赤身裸体,盘腿而坐,用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嘲笑和呵斥使者;

使者回去报告宸濠,宸濠说:“谁说唐生贤明,不过是个疯子罢了。”

于是放他回去了。

不久之后,宸濠果然造反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注解

宸濠:指明朝宁王朱宸濠,因谋反被诛。

唐六如:即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苏:指苏州,唐寅的故乡。

别馆:指专门为客人准备的住所,通常较为豪华。

佯狂:假装疯癫,以避祸或表达不满。

倮形箕踞:赤身裸体,两腿张开而坐,形容放荡不羁。

人道:此处指男性生殖器。

讥呵:嘲笑和责骂。

反命:回去复命。

告变:指朱宸濠的谋反行为被揭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唐寅(唐六如)与宁王朱宸濠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唐寅的机智与宁王的野心。唐寅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其才华横溢,深受当时权贵的赏识。宁王朱宸濠为了拉拢唐寅,不惜重金聘请,并给予极高的礼遇。然而,唐寅在宁王府中居住半年后,逐渐察觉到宁王的不法行为,预感到其日后必反。

为了自保,唐寅选择了佯狂的策略。他通过极端的行为,如赤身裸体、箕踞而坐,甚至玩弄自己的生殖器,来嘲笑和责骂宁王的使者。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宁王的不敬,更是对宁王野心的无声抗议。宁王得知后,误以为唐寅不过是个狂士,遂将其放归。然而,不久之后,宁王的谋反行为被揭露,唐寅的预见得到了验证。

这段文字不仅展示了唐寅的机智与远见,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复杂政治环境。宁王朱宸濠的野心与唐寅的清醒形成了鲜明对比,揭示了权力与智慧之间的较量。唐寅通过佯狂的方式,既保全了自己,又表达了对宁王的不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面对强权时的智慧与勇气。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唐寅的形象。如‘倮形箕踞,以手弄其人道’这一细节,不仅形象地表现了唐寅的佯狂,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此外,文中对宁王的描写虽简略,但通过唐寅的视角,巧妙地揭示了宁王的野心与不轨。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明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它通过一个小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与文人的生存智慧,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明智部-唐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83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