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筮疾-原文
有人父官刺史,得书云:“有疾。”
是人诣赵辅和馆,别托相知者筮,遇“泰”。
筮者云:“甚吉。”
是人出后,辅和语筮者云:“‘泰’,乾下坤上,则父已入土矣,岂得言吉?”
果凶问至。
顾士群母病,筮得“归妹”之“随”,
或以为“男女有家”之卦,必无患。
郭璞曰:“‘归妹’,女之终也,兑主秋,至立秋日终矣。”
果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筮疾-译文
有人的父亲担任刺史,收到信说:“有病。”
这个人到赵辅和的馆舍,另外托付相识的人占卜,得到“泰”卦。
占卜的人说:“非常吉利。”
这个人离开后,赵辅和对占卜的人说:“‘泰’卦,乾在下坤在上,意味着父亲已经入土了,怎么能说是吉利呢?”
果然传来了凶讯。
顾士群的母亲生病,占卜得到“归妹”卦变为“随”卦,
有人认为这是“男女有家”的卦象,必定没有忧患。
郭璞说:“‘归妹’卦,象征女子的终结,兑卦代表秋天,到立秋那天就会结束。”
果然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筮疾-注解
刺史:古代中国的一种地方行政官职,主要负责一州的行政、军事和司法事务。
筮: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通过投掷蓍草或使用其他工具来预测吉凶。
泰:《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征天地交泰,万物亨通。卦象为乾下坤上,表示天在下,地在上,象征天地交合,万物生长。
归妹:《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征女子出嫁,卦象为兑下震上,表示少女出嫁,象征新的开始和变化。
随:《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征随从、顺应,卦象为震下兑上,表示雷在下,泽在上,象征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郭璞:东晋时期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占卜家,精通《易经》和占卜术,著有《周易注》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筮疾-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两个占卜的实例,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占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第一个例子中,一个人因为父亲生病而求助于占卜,占卜者根据《易经》中的‘泰’卦给出了吉利的预测。然而,赵辅和却根据卦象的深层含义,即乾下坤上,推断出父亲已经去世,结果确实如此。这个例子不仅展示了占卜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易经》卦象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第二个例子中,顾士群的母亲生病,占卜得到‘归妹’之‘随’卦。有人认为这是‘男女有家’的吉卦,预示无患。然而,郭璞却根据‘归妹’卦的象征意义,即女子出嫁,以及兑主秋的五行属性,推断出母亲将在立秋日去世,结果果然如此。这个例子进一步展示了占卜的深奥和占卜者对《易经》卦象的深刻理解。
这两个例子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占卜的广泛应用,也反映了《易经》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占卜,人们试图预测未来,寻求吉凶的指引,而《易经》则提供了丰富的象征和解释,帮助人们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同时,这些例子也展示了古代中国学者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他们不仅能够解读卦象的表面意义,还能够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内涵。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具体的占卜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占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易经》在古代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是对古代占卜术的生动记录,也是对《易经》深刻内涵的精彩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