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原文

曹冲,自幼聪慧。

孙权尝致巨象于曹公。

公欲知其斤重,以访群下,莫能得策。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一较可知矣。”

冲时仅五六岁,公大奇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译文

曹冲从小就非常聪明。

孙权曾经送给曹操一头巨大的象。

曹操想要知道这头象的重量,于是询问了手下的官员,但没有人能想出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然后在水痕到达的地方做标记,再用其他物品来称重,比较一下就能知道了。”

曹冲当时只有五六岁,曹操对此感到非常惊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注解

曹冲:三国时期曹操之子,以聪明才智著称,尤其以‘曹冲称象’的故事闻名。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与曹操、刘备并称三国鼎立的主要人物之一。

巨象:指体型庞大的象,此处特指孙权送给曹操的象,作为礼物或象征性的交流。

斤重:古代重量单位,此处指象的重量。

刻其水痕所至:在船上刻下象放置后水位上升的标记,用以测量象的重量。

称物以载之:通过称量已知重量的物品来推算象的重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曹冲称象的著名故事,展示了曹冲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故事中,曹冲仅五六岁便能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对智慧的崇尚。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个故事强调了智慧和创新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曹冲的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富有创意,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这种智慧的表现,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智’的推崇,即认为智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艺术特色方面,这段文字简洁明了,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作者通过对比群臣的无策和曹冲的妙计,突出了曹冲的非凡能力。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教育意义,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历史价值方面,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也是三国时期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孙权送象给曹操,可能是为了展示东吴的国力或作为外交手段。而曹冲的智慧则展示了曹魏的文化和教育水平。这个故事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研究三国时期文化交流和教育理念的重要资料。

总的来说,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智慧和创新的象征,它不仅展示了曹冲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智慧和教育的重视。这个故事在艺术表现和历史价值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曹冲》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8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