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原文

冯子曰: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然而一息固百年之始也。

夫事变之会,如火如风。愚者犯焉,稍觉,则去而违之,贺不害斯已也。

今有道于此,能返风而灭火,则虽拔木燎原,适足以试其伎而不惊。

尝试譬之足力,一里之程,必有先至,所争逾刻耳。累之而十里百里,则其为刻弥多矣;又况乎智之迟疾,相去不啻千万里者乎!

军志有之:“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夫速而无巧者,必久而愈拙者也。

今有径尺之樽,置诸通衢,先至者得醉,继至者得尝,最后至则干唇而返矣。

叶叶而摘之,穷日不能髡一树;秋风下霜,一夕零落:此言造化之捷也。

人若是其捷也,其灵万变,而不穷于应卒,此唯敏悟者庶几焉。

呜呼!事变之不能停而俟我也审矣,天下亦乌有智而不捷,不捷而智者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译文

冯子说:成就大事业的人,争的是百年大计,而不是争一时的得失。然而,一时的得失往往是百年大计的开始。

事情的变化,就像火和风一样迅速。愚笨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稍微察觉后就会避开,认为不参与就不会受到伤害。

现在有一种方法,能够逆转风向并扑灭火焰,那么即使火势蔓延到拔树燎原的地步,也足以用来测试其技巧而不至于惊慌。

试着用脚力来比喻,一里的路程,必定有人先到,所争的不过是片刻的时间。如果累积到十里、百里,那么所争的时间就更多了;更何况智慧的迟疾,相差何止千万里呢!

兵法上有这样的话:“用兵讲究笨拙而迅速,没听说过巧妙而持久的。”那些只求迅速而不讲究巧妙的人,必定会越来越笨拙。

现在有一个直径一尺的酒樽,放在大路上,先到的人可以喝醉,接着到的人可以品尝,最后到的人只能干着嘴唇回去了。

一片一片地摘叶子,一整天也摘不完一棵树;秋风一吹,霜一下,一夜之间叶子就全部落光了:这是说自然变化的迅速。

人如果能够像这样迅速,其灵巧变化无穷,能够应对突发情况而不至于穷于应付,这只有那些敏捷聪慧的人才能做到。

唉!事情的变化不会停下来等我,这是很明显的,天下哪有智慧而不迅速,不迅速而有智慧的人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注解

冯子:指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其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短篇小说集闻名。

争百年,不争一息:意指在追求长远目标时,不应只关注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成功。

事变之会:指事物变化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返风而灭火:比喻能够逆转不利局面,化险为夷的能力。

军志:古代兵书,泛指军事著作。

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意指在战争中,迅速行动比精巧的计谋更为重要,精巧的计谋若拖延时间则可能失效。

径尺之樽:指直径一尺的酒樽,比喻机会或资源有限。

通衢:指四通八达的大道,比喻重要的场合或机会。

叶叶而摘之:比喻做事过于细致,效率低下。

造化之捷:指自然界的变化迅速,比喻事物发展的不可预测性和快速变化。

敏悟者:指反应敏捷、悟性高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评注

冯梦龙的这段文字,深刻阐述了在追求长远目标时,不应只关注眼前的短暂利益,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成功。他通过比喻和典故,强调了在关键时刻迅速行动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变化时的灵活应对能力。

首先,冯梦龙提出了“争百年,不争一息”的观点,强调了长远规划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对未来的深远影响。这一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思维。

其次,冯梦龙通过“返风而灭火”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逆转不利局面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气,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力。这一观点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尤为重要,提醒我们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再次,冯梦龙引用“兵闻拙速,未闻巧之久”的军事原则,强调了迅速行动的重要性。他认为,精巧的计谋若拖延时间则可能失效,而迅速行动则能够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这一观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同样适用,提醒我们要在关键时刻迅速决策,抓住机遇。

最后,冯梦龙通过“径尺之樽”和“叶叶而摘之”的比喻,说明了机会的有限性和效率的重要性。他认为,机会稍纵即逝,只有迅速行动才能抓住机会;而过于细致的做事方式则可能导致效率低下,错失良机。这一观点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尤为重要,提醒我们要提高效率,抓住每一个机会。

综上所述,冯梦龙的这段文字,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他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阐述了在追求长远目标时的重要原则,提醒我们要具备长远的眼光、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和高效的执行力。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总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80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