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原文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余友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

壬午,至南都,止祥出阿宝示余,余谓:‘此西方迦陵鸟,何处得来?’

阿宝妖冶如蕊女,而娇痴无赖,故作涩勒,不肯着人。

如食橄榄,咽涩无味,而韵在回甘;如吃烟酒,鲠䭇无奈,而软同沾醉。

初如可厌,而过即思之。

止祥精音律,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

乙酉,南都失守,止祥奔归,遇土贼,刀剑加颈,性命可倾,阿宝是宝。

丙戌,以监军驻台州,乱民卤掠,止祥囊箧都尽,阿宝沿途唱曲,以膳主人。

及归,刚半月,又挟之远去。

止祥去妻子如脱屣耳,独以娈童崽子为性命,其癖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就不可以和他交往,因为他缺乏深情;一个人如果没有缺点,也不可以和他交往,因为他缺乏真正的气质。

我的朋友祁止祥有书画的癖好,有踢球的癖好,有敲鼓钹的癖好,有看鬼戏的癖好,还有梨园(指戏曲)的癖好。

在壬午年,他来到南都,拿出阿宝给我看,我说:‘这是西方的迦陵鸟,怎么会到这里来?’阿宝妖娆如同花中的女子,但是娇憨而顽皮,故意装作生疏,不肯让人亲近。就像吃橄榄,虽然吃起来涩涩的没有味道,但回味起来却很甜美;就像吸烟喝酒,虽然吞咽时感觉不舒服,但喝完之后却让人感到轻松。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讨厌,但过后就会开始想念。

止祥精通音律,咬文嚼字,每个字都要经过百般琢磨,亲自口授,阿宝这一类的人都能准确地传达他的意图。

乙酉年,南都失守,止祥逃回家,途中遇到土匪,刀剑架在脖子上,性命危在旦夕,阿宝就像是他的宝贝。

丙戌年,他作为监军驻扎在台州,乱民抢掠,止祥的财物都被抢光了,阿宝沿途唱歌,为他人提供食物。

等到回来后,才过了半个月,他又带着阿宝远走他乡。

止祥对待妻子和孩子就像脱鞋一样,只有把娈童阿宝当作自己的命,他的癖好就是这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注解

癖:指个人特别的爱好或习惯,有时带有一定的偏执或过分追求的意味。

深情:深厚的感情,通常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感情投入深厚。

真气:真实的气质或精神,指一个人内在的活力和真实性格。

书画癖:对书画的特别爱好,指对绘画和书法有深厚的兴趣。

蹴鞠: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即踢球。

鼓钹:打击乐器,钹是一种铜制的圆形打击乐器。

鬼戏:指戏曲中的鬼神角色或以鬼神故事为题材的戏曲。

梨园: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也指戏曲艺术。

壬午: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即指某年的干支为壬午。

南都:古代对南京的别称。

阿宝:文中提到的宠物鸟,可能是一种名贵的鸟。

迦陵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羽毛华丽,声音悦耳。

蕊女:花蕊中的女子,比喻美丽可爱的女子。

涩勒:形容口感涩而难以入口。

橄榄:一种果实,味道先涩后甜,比喻先苦后甜的体验。

烟酒:烟草和酒,常用来比喻使人陶醉的事物。

鲠䭇:形容喉咙有异物感,难以吞咽。

软同沾醉:形容喝醉了酒后的感觉,感觉身体变得柔软,有醉意。

乙酉: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即指某年的干支为乙酉。

南都失守:指南京被敌人攻占。

土贼:指地方上的盗贼。

性命可倾:指生命可能随时被夺走。

丙戌: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即指某年的干支为丙戌。

监军:古代官职,负责监督军队的将领。

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

卤掠:指抢劫掠夺。

囊箧:指口袋和箱子,此处指财物。

娈童崽子:指年轻的男性仆人或男宠,此处可能指阿宝。

脱屣:比喻轻易地舍弃,屣为鞋子,此处指轻易地抛弃妻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评注

首句‘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直接点明了作者对于交友之道的看法。‘癖’在此处并非指不良习惯,而是指个人的独特爱好和个性。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癖好,那么他可能缺乏深情;如果没有缺点,那么他可能缺乏真实的气质。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个性与真情的重视。

‘余友祁止祥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这一段列举了祁止祥的多种癖好,展示了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书画、蹴鞠、鼓钹、鬼戏、梨园,这些爱好涵盖了艺术、体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反映出祁止祥的多才多艺和广泛的兴趣。

‘壬午,至南都,止祥出阿宝示余,余谓:“此西方迦陵鸟,何处得来?”’此句中,作者用‘迦陵鸟’来形容阿宝,暗示了阿宝的美丽和独特。‘何处得来’则表达了对阿宝来历的好奇,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

‘阿宝妖冶如蕊女,而娇痴无赖,故作涩勒,不肯着人’这一段通过对比,描绘了阿宝的复杂性格。她既美丽又娇憨,既涩又依赖,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阿宝的形象更加立体。

‘如食橄榄,咽涩无味,而韵在回甘;如吃烟酒,鲠䭇无奈,而软同沾醉’通过比喻,将阿宝的特质与橄榄和烟酒相比较,突出了她的独特魅力。

‘初如可厌,而过即思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阿宝的第一印象,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她的感情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止祥精音律,咬钉嚼铁,一字百磨,口口亲授,阿宝辈皆能曲通主意’这一段描述了祁止祥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以及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

‘乙酉,南都失守,止祥奔归,遇土贼,刀剑加颈,性命可倾,阿宝是宝’这段描述了祁止祥在战乱中的遭遇,以及阿宝在危难时刻对他的保护,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

‘丙戌,以监军驻台州,乱民卤掠,止祥囊箧都尽,阿宝沿途唱曲,以膳主人’这一段描述了祁止祥在战乱中的贫困生活,以及阿宝对他的照顾,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

‘及归,刚半月,又挟之远去’这句话表达了祁止祥对阿宝的依赖,以及他们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

‘止祥去妻子如脱屣耳,独以娈童崽子为性命,其癖如此’这句话总结了祁止祥的性格特点,他对于阿宝的喜爱已经超越了常人的范畴,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祁止祥癖》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73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