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原文

戊寅冬,余在留都,

同族人隆平侯与其弟勋卫、甥赵忻城,贵州杨爱生,扬州顾不盈,

余友吕吉士、姚简叔,姬侍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

取戎衣衣客,并衣姬侍。

姬侍服大红锦狐嵌箭衣、昭君套,乘款段马,鞲青骹,绁韩卢,

统箭手百余人,旗帜棍棒称是,出南门,校猎于牛首山前后,

极驰骤纵送之乐。

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猫狸七。

看剧于献花岩,宿于祖茔。

次日午后猎归,出鹿麂以飨士,

复纵饮于隆平家。

江南不晓猎较为何事,

余见之图画戏剧,今身亲为之,

果称雄快。

然自须勋戚豪右为之,

寒酸不办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译文

戊寅年冬天,我留在京城,和同族人隆平侯以及他的弟弟勋卫、外甥赵忻城,还有贵州的杨爱生,扬州的顾不盈,我的朋友吕吉士、姚简叔,姬侍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我们一起穿上军装,连姬侍女眷也都换上了。

姬侍女眷们穿着大红锦狐嵌箭衣、昭君套,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青色的马缰,牵着韩卢犬,带领着一百多人的箭手,旗帜、棍棒一应俱全,我们从南门出发,在牛首山前后进行打猎,尽情享受骑马射箭的乐趣。

我们猎到了一只鹿、三只麂、四只兔子、三只野鸡、七只猫狸。在献花岩看戏,然后在祖坟那里过夜。

第二天下午打猎回来,我们把猎到的鹿和麂拿出来宴请随从,又在隆平侯家畅饮。

江南地区的人不知道打猎是件什么样的事情,我以前只从图画和戏剧中看到过,现在亲自参与其中,果然非常过瘾。

但是,这种活动必须由有地位、有财富的人来做,像我这样寒酸的人是办不起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注解

戊寅冬:戊寅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戊寅年指的是中国农历的某一年。冬,指冬季,即农历十一月到次年正月。

留都:古代中国的一些朝代在首都之外设有陪都,留都即指这些陪都之一,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朝代的陪都。

族人:指同一宗族的人。

隆平侯:隆平侯是古代的一个封号,指的是被封为隆平侯的人。

勋卫:勋卫是指古代官职,负责保卫皇帝或贵族。

甥:甥是指女儿的丈夫或妻子的兄弟的儿子。

赵忻城:人名,此处指与文中人物一同参与活动的人。

贵州杨爱生:贵州杨爱生,指来自贵州的杨姓人物。

扬州顾不盈:扬州顾不盈,指来自扬州的顾姓人物。

余友吕吉士、姚简叔:余友吕吉士、姚简叔,指作者的朋友吕吉士和姚简叔。

姬侍:姬侍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女官或女仆。

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这些都是人名,指文中提到的姬侍的名字。

戎衣:戎衣是指军装,这里指猎装。

衣客:衣客指穿着猎装的朋友。

大红锦狐嵌箭衣:大红锦狐嵌箭衣是一种华丽的猎装,以红色锦缎为面料,装饰有狐狸皮。

昭君套:昭君套可能是指古代女性的一种服饰,此处指姬侍所穿。

款段马:款段马是指马匹的品种或品质。

鞲青骹:鞲是指马嚼子,青骹是指马的颜色。

绁韩卢:绁是指束缚,韩卢是指猎犬。

统箭手:统箭手是指负责射箭的士兵。

旗帜棍棒:旗帜棍棒是指军中的旗帜和棍棒,这里指猎队所使用的装备。

南门:南门是指城池的南门。

牛首山:牛首山是南京的一座山,此处指在牛首山附近进行狩猎。

校猎:校猎是指古代帝王或贵族组织的狩猎活动。

献花岩:献花岩可能是指某个地点的名称,此处指观看戏剧的地方。

祖茔:祖茔是指祖先的墓地。

鹿:鹿是一种野生动物,此处指狩猎所得。

麂:麂是一种小型野生动物,类似于鹿。

兔:兔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此处指狩猎所得。

雉:雉是指野鸡,此处指狩猎所得。

猫狸:猫狸是指一种类似猫的野生动物,此处指狩猎所得。

飨士:飨士是指以酒食款待士兵。

寒酸:寒酸是指贫穷、简陋的样子,此处指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进行狩猎活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评注

戊寅冬,余在留都,同族人隆平侯与其弟勋卫、甥赵忻城,贵州杨爱生,扬州顾不盈,余友吕吉士、姚简叔,姬侍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取戎衣衣客,并衣姬侍。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戊寅冬即指农历的某一年冬季,留都则是指当时的都城。作者与族人、朋友以及姬侍一同出行,穿着戎衣,姬侍也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奢华与气派。

姬侍服大红锦狐嵌箭衣、昭君套,乘款段马,鞲青骹,绁韩卢,统箭手百余人,旗帜棍棒称是,出南门,校猎于牛首山前后,极驰骤纵送之乐。

此句详细描绘了狩猎的场景。姬侍们身着锦狐嵌箭衣,昭君套,骑乘骏马,装备齐全,旗帜和棍棒林立,展示了狩猎的壮观场面。牛首山作为狩猎地点,带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狩猎活动在这里达到了极致的乐趣。

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猫狸七。

此句列举了狩猎所获的猎物,从鹿、麂、兔、雉到猫狸,种类丰富,反映了当时狩猎活动的多样性和狩猎者的技艺。

看剧于献花岩,宿于祖茔。

此句描绘了狩猎后的活动。看剧于献花岩,可能是指观看戏曲表演,而宿于祖茔则是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展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

次日午后猎归,出鹿麂以飨士,复纵饮于隆平家。

此句叙述了狩猎归来的庆祝活动。以猎物款待士人,表现了当时贵族的慷慨和豪爽,而再次纵饮则是对狩猎乐趣的延续。

江南不晓猎较为何事,余见之图画戏剧,今身亲为之,果称雄快。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狩猎活动的态度。江南地区可能不甚了解狩猎的意义,但作者通过图画和戏剧了解到狩猎的乐趣,亲自参与后,深感其雄壮和快意。

然自须勋戚豪右为之,寒酸不办也。

此句总结了全文,指出狩猎活动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才能进行,普通百姓难以承受。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和贵族生活的奢华。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牛首山打猎》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73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