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原文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

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

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

夏月浴罢,露台杂坐。

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

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

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

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

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

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

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

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备极形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译文

秦淮河边的河房,既方便居住、交际,也方便纵情声色,房价非常昂贵,但居住在这里的人却没有一天是空闲的。

画舫上挂着箫鼓,来来往往地穿梭在河中。河房的外面,每家都有露台,红色的栏杆和精美的窗棂,以及竹帘和纱幔。

夏天的时候,洗完澡后,人们就会在露台上随意地坐着。

两岸的水楼中,茉莉花随风摇曳,女孩子们的香气非常浓郁。她们各自手持团扇,穿着轻便的衣物,梳理着柔软的发髻,给人一种柔媚的感觉。

每年端午节,京城的士女们都会涌来,争相观看灯船。

一些喜欢热闹的人会集合上百艘小篷船,船篷上挂着像联珠一样的羊角灯,船首尾相连,有的甚至连到十多艘。

这些船如同烛龙和火蜃,曲折蜿蜒,盘旋曲折,水火交织,光芒四射。

船中传来铃铛、钹和星铙的声音,宴会上歌声、弦乐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士女们靠在栏杆上大声欢笑,声音和光线混乱,让人无法自主。

午夜时分,音乐停歇,灯光熄灭,人们各自散去。

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详细描绘了当时的景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注解

秦淮河:秦淮河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南京的母亲河,历史悠久,两岸风光秀丽,是六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著名的风景胜地。

河房:河房指的是沿河而建的房屋,通常指临水而筑的住宅或客栈,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尤其常见于江南地区。

便寓:便寓,即方便居住,指河房因其便利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人们居住的首选。

便交际:便交际,指河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人们进行社交活动。

便淫冶:便淫冶,淫冶指的是繁华、热闹,这里可能是指河房周边的娱乐场所众多,生活风气开放。

画船:画船,指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游船或庆典活动。

萧鼓:萧鼓,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可能是指船上演奏的乐器。

周折:周折,指来回往返,这里形容画船在秦淮河上来回穿梭。

露台:露台,指建筑物的露天平台,常用于休憩或观赏风景。

朱栏绮疏:朱栏绮疏,朱栏指红色的栏杆,绮疏指精美的窗花或窗格。

竹帘纱幔:竹帘纱幔,竹帘指竹制的窗帘,纱幔指用纱制成的帷幕。

浴罢:浴罢,指沐浴完毕。

团扇:团扇,古代的一种圆形扇子,常用于扇风或作为装饰品。

轻绔:轻绔,指轻薄的衣料。

缓鬓倾髻:缓鬓倾髻,缓鬓指梳理得松散的发髻,倾髻指头发倾斜的发型。

软媚:软媚,指温柔而妩媚的样子。

端午: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

灯船:灯船,指装饰有彩灯的船只,常用于节日庆典。

羊角灯:羊角灯,指形状像羊角一样的灯笼。

烛龙火蜃:烛龙火蜃,烛龙指神话中的龙,火蜃指海市蜃楼,这里形容灯船光彩夺目,如同神话中的景象。

鏾钹星铙:鏾钹星铙,指各种打击乐器,这里指船上演奏的音乐。

宴歌弦管:宴歌弦管,指宴会上的歌唱和乐器演奏。

轰笑:轰笑,指大声笑。

钟伯敬:钟伯敬,指明代文学家钟惺,有《秦淮河灯船赋》传世。

形致:形致,指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评注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

此句描绘了秦淮河河房的特殊地位和用途。‘便寓’、‘便交际’、‘便淫冶’三词,生动地概括了河房的功能,即便于居住、交际和娱乐。‘房值甚贵’与‘寓之者无虚日’形成对比,突显了河房的热闹与繁华。

画船萧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

‘画船萧鼓’四字,将画船与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扬的氛围。‘去去来来’描绘了画船的频繁往返,‘周折其间’则暗示了画船在河房之间的穿梭,增添了动态感。

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

此句描绘了河房外的露台景观。‘朱栏绮疏’、‘竹帘纱幔’等词语,展现了露台的精致与雅致,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秘的氛围。

夏月浴罢,露台杂坐。

‘夏月浴罢’描绘了人们在夏日沐浴后的情景,‘露台杂坐’则表现了他们在露台上随意而坐的状态,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

此句描绘了茉莉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动儿女香’形象地表达了香气对人的影响,使得两岸水楼中的女子们香气四溢。

女各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着人。

此句描绘了女子的妆容和仪态。‘团扇轻绔’、‘缓鬓倾髻’等词语,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柔美,‘软媚着人’则表达了她们对人的吸引力。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

此句描绘了端午节期间,京城士女纷纷前来观看灯船的盛况。‘填溢’一词,形象地表达了人群的密集,‘竞看’则展现了人们对于灯船的热爱。

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

此句描绘了好事者聚集的小篷船景象。‘百什艇’、‘羊角灯如联珠’等词语,展现了船队的庞大与壮观,‘船首尾相衔’则描绘了船队连绵不断的景象。

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

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船队比作烛龙火蜃,形象地描绘了船队在河面上的动态,‘屈曲连蜷’、‘蟠委旋折’等词语,增添了船队的灵动与美感。

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

此句描绘了舟中的热闹场景。‘鏾钹星铙’、‘宴歌弦管’等词语,展现了舟中的音乐与欢声笑语,‘腾腾如沸’则表达了舟中的热烈气氛。

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

此句描绘了士女们在船上的欢乐场景。‘凭栏轰笑’、‘声光凌乱’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的欢愉与兴奋,‘耳目不能自主’则表达了他们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的情景。

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

此句描绘了夜幕降临,曲终人散的情景。‘午夜’、‘曲倦灯残’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星星自散’则暗示了人们各自散去的情景。

钟伯敬有《秦淮河灯船赋》,备极形致。

此句提到了钟伯敬的《秦淮河灯船赋》,表达了作者对这篇赋的赞赏。‘备极形致’一词,意味着这篇赋对秦淮河灯船的描绘极为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秦淮河房》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73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