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原文

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

北京则苹婆果、黄巤、马牙松;

山东则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

福建则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

江西则青根、丰城脯;

山西则天花菜;

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

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雀;

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查糖;

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笋、塘栖蜜桔;

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

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

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

临海则枕头瓜;

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

浦江则火肉;

东阳则南枣;

山阴则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坚、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鰏。

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

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罪孽固重。

但由今思之,四方兵燹,寸寸割裂,钱塘衣带水,犹不敢轻渡,

则向之传食四方,不可不谓之福德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译文

越地和中地的人们喜欢吃各种美食,没有比余者更贪吃的了。他们喜欢品尝各种不同的食物。

北京有苹婆果、黄梨、马牙松;山东有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福建有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有青根、丰城脯;山西有天花菜;苏州有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嘉兴有马交鱼脯、陶庄黄雀;南京有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查糖;杭州有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笋、塘栖蜜桔;萧山有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诸暨有香狸、樱桃、虎栗;嵊有蕨粉、细榧、龙游糖;临海有枕头瓜;台州有瓦楞蚶、江瑶柱;浦江有火肉;东阳有南枣;山阴有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坚、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鰏。

这些美食有的每年送来,有的每月送来,有的每日送来。人们追逐着美食,每天为了口腹之欲而忙碌,这种罪孽确实很重。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各地都在战火中,土地被割裂,钱塘江虽然只是一条带水的河流,都不敢轻易渡过,那么以前那些四处奔波,四处求食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福分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注解

越中:越中指的是今天的浙江省一带,古时候称为越国。

清馋:清馋是指口味清淡而食欲旺盛。

方物:方物指的是各地的特产。

苹婆果:苹婆果是一种果实,学名为苹婆,又称凤眼果。

黄巤:黄巤是一种食物,具体指什么现在不明确,可能是一种古代的食品。

马牙松:马牙松是一种松子,因其形状像马牙而得名。

羊肚菜:羊肚菜是一种菌类,因其形状像羊肚而得名。

秋白梨:秋白梨是一种梨的品种,因秋季成熟且皮白而得名。

文官果:文官果是一种水果,具体指什么现在不明确。

甜子:甜子可能指的是一种甜味的果实。

福桔:福桔是一种柑橘类水果,因产于福建而得名。

福桔饼:福桔饼是用福桔制成的蜜饯。

牛皮糖:牛皮糖是一种传统的糖果,由糖和米制成。

红腐乳:红腐乳是一种发酵的豆制品,有独特的香味。

青根:青根是一种蔬菜,可能是指青菜。

丰城脯:丰城脯是一种来自江西丰城的特色食品。

天花菜:天花菜是一种蔬菜,可能是指花菜。

带骨鲍螺:带骨鲍螺是一种海螺,鲍螺壳坚硬,肉质鲜美。

山查丁:山查丁是一种水果,可能是指山楂。

山查糕:山查糕是一种用山楂制成的糕点。

松子糖:松子糖是一种以松子为主要原料的糖果。

白圆:白圆可能是指一种白色的圆形食品。

橄榄脯:橄榄脯是用橄榄制成的干果。

马交鱼脯:马交鱼脯是一种用马交鱼制成的干制品。

陶庄黄雀:陶庄黄雀可能是指产于陶庄的一种鸟类食品。

套樱桃:套樱桃是一种樱桃的品种,可能因果实形状而得名。

桃门枣:桃门枣是一种枣的品种,可能因产地得名。

地栗团:地栗团是一种用地栗(一种根茎类植物)制成的食品。

窝笋团:窝笋团是一种用笋制成的食品。

山查糖:山查糖是一种用山楂制成的糖果。

西瓜:西瓜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水果,原产于非洲。

鸡豆子:鸡豆子是一种豆类,可能是指绿豆。

花下藕:花下藕是一种蔬菜,可能是指莲藕。

韭芽:韭芽是韭菜的嫩芽,可食用。

玄笋:玄笋是一种蔬菜,可能是指竹笋。

塘栖蜜桔:塘栖蜜桔是一种柑橘类水果,产于浙江塘栖。

杨梅:杨梅是一种夏季常见的水果,原产于中国南方。

莼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

鸠鸟:鸠鸟是一种鸟类,可能是指斑鸠。

青鲫:青鲫是一种鱼类,可能是指鲫鱼。

方柿:方柿是一种柿子品种,因果实形状而得名。

香狸:香狸是一种野生动物,可能是指某种有香味的动物。

虎栗:虎栗是一种坚果,可能是指栗子。

蕨粉:蕨粉是用蕨类植物的根茎制成的粉状食品。

细榧:细榧是一种坚果,可能是指榧子。

龙游糖:龙游糖是一种产自龙游的糖果。

枕头瓜:枕头瓜是一种瓜类,因其形状像枕头而得名。

瓦楞蚶:瓦楞蚶是一种贝类,因其贝壳形状像瓦楞而得名。

江瑶柱:江瑶柱是一种海产品,可能是指江瑶鱼。

火肉:火肉是一种经过烟熏或烧烤的猪肉。

南枣:南枣是一种干果,可能是指南方的枣类。

破塘笋:破塘笋是一种蔬菜,可能是指破塘地区的笋类。

谢桔:谢桔是一种柑橘类水果,产于谢家。

独山菱:独山菱是一种菱角,产于独山。

河蟹:河蟹是一种淡水蟹,常见于中国各地。

三江屯坚:三江屯坚可能是指产于三江屯的一种食品。

白蛤:白蛤是一种贝类,常见于中国沿海地区。

江鱼:江鱼是指江中的鱼类,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鱼类。

鲥鱼:鲥鱼是一种鱼类,因其肉质鲜美而闻名。

里河鰏:里河鰏可能是指里河地区的一种鱼类。

岁致之:岁致之指的是每年都有的供应。

月致之:月致之指的是每月都有的供应。

日致之:日致之指的是每天都有供应。

耽耽逐逐:耽耽逐逐形容人们追逐欲望的样子。

口腹谋:口腹谋指的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罪孽:罪孽在这里可能是指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福德:福德在这里指的是福气和德行,指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生活和财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评注

古文开篇即点明‘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这里的‘越中’指的是浙江地区,‘清馋’形容人喜好美食,‘无过余者’则表示这种喜好达到了极致。‘喜啖方物’则是对浙江地区美食种类丰富的一种描述,‘方物’在这里指的是各种不同的食物。

接下来,文中列举了多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如‘北京则苹婆果、黄巤、马牙松’等,这种列举手法在古文中常见,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现某一地区的特色。这些食物名称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如‘苹婆果’、‘黄巤’等,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这些食物的味道。

文中提到的‘山东则羊肚菜、秋白梨、文官果、甜子’等,同样展示了山东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不仅具有地域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文官果’、‘甜子’等,反映了当地人对食物的审美情趣。

‘福建则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等,则展现了福建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不仅美味,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红腐乳’等,体现了古人对食物的深刻认识。

‘江西则青根、丰城脯’等,则是江西地区的特色美食。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青根’、‘丰城脯’等,让人一目了然。

‘山西则天花菜’等,展示了山西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富有诗意,如‘天花菜’等,让人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等,则展现了苏州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带骨鲍螺’、‘山查糕’等。

‘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雀’等,展示了嘉兴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马交鱼脯’、‘陶庄黄雀’等,让人一目了然。

‘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查糖’等,则展现了南京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富有地方特色,如‘套樱桃’、‘桃门枣’等。

‘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芽、玄笋、塘栖蜜桔’等,展示了杭州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西瓜’、‘鸡豆子’等,让人一目了然。

‘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等,则展现了萧山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杨梅’、‘莼菜’等。

‘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等,展示了诸暨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香狸’、‘樱桃’等,让人一目了然。

‘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等,则展现了嵊州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富有地方特色,如‘蕨粉’、‘细榧’等。

‘临海则枕头瓜’等,展示了临海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枕头瓜’等,让人一目了然。

‘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等,则展现了台州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富有地方特色,如‘瓦楞蚶’、‘江瑶柱’等。

‘浦江则火肉’等,展示了浦江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火肉’等,让人一目了然。

‘东阳则南枣’等,展示了东阳地区的美食特色。这些食物名称简洁明了,如‘南枣’等,让人一目了然。

‘山阴则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坚、白蛤、江鱼、鲥鱼、里河鰏’等,则展现了山阴地区的美食文化。这些食物名称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破塘笋’、‘谢桔’等。

最后,文中提到‘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这里的‘岁’、‘月’、‘日’分别表示远、近的时间距离,说明各地美食的交流十分频繁。‘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罪孽固重’则是对当时人们追求美食的一种批评,认为这种追求过于执着,甚至有罪孽。

然而,‘但由今思之,四方兵燹,寸寸割裂,钱塘衣带水,犹不敢轻渡,则向之传食四方,不可不谓之福德也’则是对当时人们追求美食的一种肯定。在战乱频繁的时代,人们能品尝到来自各地的美食,本身就是一种福气。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人对美食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方物》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72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