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乳酪-原文
乳酪自驵侩为之,气味已失,再无佳理。
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
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
而苏州过小拙和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至味。
其制法秘甚,锁密房,以纸封固,虽父子不轻传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乳酪-译文
乳酪是由那些中间商制作的,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再也无法达到好的品质。
我自己养了一头牛,在夜里取出牛奶放在盆里,等到天亮时,牛奶上会形成大约一尺高的乳花,然后用铜锅煮它,加入兰花和雪水制成的汁液,每斤牛奶搭配四勺汁液,煮沸。
这牛奶像玉液一样透明,像珍珠一样有光泽,像雪一样细腻,吹一口气就能胜过兰花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简直就是天上的供品。
有的人用鹤觞花露放入蒸笼蒸制,这样味道更妙;有的人用豆粉混合,过滤后制成豆腐,这样吃起来更清凉;有的人煎成酥油,有的人做成皮,有的人做成饼,有的人用酒凝固,有的人用盐腌制,有的人用醋烹制,没有一种不美妙。
而苏州的过小拙用蔗浆和霜混合,熬制、过滤、钻孔、挑取、压制,做成带骨的鲍鱼螺,被天下人称为最美味的食物。
这种制作方法非常保密,被锁在密室里,用纸封好,即使是父子也不轻易传授给别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乳酪-注解
乳酪:乳酪是一种乳制品,由牛奶或羊奶制成,经过发酵和凝固过程。在中国古代,乳酪的制作较为讲究,常用于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驵侩:驵侩是指古代的商人或中间人,这里指制作乳酪的工匠。古文中使用此词,可能带有贬义,暗示乳酪由非专业或工艺不精的工匠制作,导致品质不佳。
乳花:乳花是指牛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白色泡沫,是新鲜牛奶的标志之一。
铜铛:铜铛是一种古代的烹饪器具,类似于现代的锅,用于煮食。
瀹兰雪汁:瀹兰雪汁可能是指用兰花和雪水制成的调味汁,这里的“瀹”有泡、煮的意思。
鹤觞:鹤觞是一种古代的美酒,以鹤的形象命名,象征着酒的美味和珍贵。
甑:甑是一种古代的蒸具,类似于现代的蒸笼。
豆粉:豆粉是指用豆类磨成的粉末,常用于食品制作中。
漉:漉是指过滤,这里指将豆粉和乳酪混合后过滤成豆腐。
鲍螺:鲍螺是一种珍贵的海味,这里指用乳酪制成的类似鲍螺的美食。
锁密房:锁密房指的是一个安全的地方,用来存放制作乳酪的秘方。
纸封固:纸封固是指用纸将秘方封存起来,确保不外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四-乳酪-评注
乳酪自驵侩为之,气味已失,再无佳理。
此句中,‘驵侩’一词指代市井小贩,作者通过‘自’字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认为由自己亲手制作的乳酪才不失其本真之味,反对依赖他人。
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
作者详细描述了自己制作乳酪的过程,从养牛取乳到煮制,每一步都充满了对生活细节的考究。‘夜取乳’体现了作者对生活节奏的把握,‘百沸之’则是对制作过程的细致入微。
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
此句用四个比喻形容乳酪的美味,‘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既形象又生动,展现了作者对美食的极高评价。
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
作者在这里列举了多种制作乳酪的方法,‘鹤觞花露’、‘豆粉’、‘酒’、‘盐’等食材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食材的多样性和对烹饪技艺的精通。
而苏州过小拙和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至味。
此句介绍了苏州过小拙制作乳酪的独特方法,‘带骨鲍螺’的形象生动,‘天下称至味’则是对其美味的高度赞誉。
其制法秘甚,锁密房,以纸封固,虽父子不轻传之。
最后一句揭示了乳酪制作方法的保密性,‘锁密房’、‘以纸封固’等词语,强调了其珍贵和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