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丁谓-原文
广州押衙崔庆成抵皇华驿,夜见美人,盖鬼也。
掷书云:“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
庆成不解,述于丁晋公,
丁解云:“川中狗,蜀犬也;百姓眼,民目也;马扑儿,瓜子也;御厨饭,官食也。乃‘独眠孤馆’四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丁谓-译文
广州的押衙崔庆成到达皇华驿,晚上见到一位美人,原来是鬼。
鬼扔下一封信,上面写着:“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
崔庆成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去请教丁晋公,
丁晋公解释说:“川中狗,指的是蜀地的狗;百姓眼,指的是民间的眼睛;马扑儿,指的是瓜子;御厨饭,指的是官家的食物。这四个词合起来就是‘独眠孤馆’四个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丁谓-注解
押衙: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驿站、传递公文等事务。
皇华驿:古代驿站名,通常位于交通要道,供官员和信使休息、换马。
川中狗:指蜀地的狗,蜀犬,暗指‘独’字。
百姓眼:指民众的眼睛,民目,暗指‘眠’字。
马扑儿:指瓜子,暗指‘孤’字。
御厨饭:指官方的食物,官食,暗指‘馆’字。
独眠孤馆:指独自一人在孤寂的驿站中过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捷智部-丁谓-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个神秘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崔庆成在皇华驿夜遇美人,实为鬼魂,她掷下一段谜语般的文字,崔庆成不解其意,后经丁晋公解读,方知其中暗含‘独眠孤馆’四字。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神秘、超自然现象的 fascination 和探索。鬼魂的出现和谜语的设置,反映了古人对于生死、灵魂、命运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同时,谜语的解读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游戏的喜爱和智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运用了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将具体的物象(如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与抽象的概念(如独、眠、孤、馆)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这种手法不仅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也使得文本更加含蓄、深邃。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古代驿站文化的一部分。驿站作为古代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不仅是官员和信使的休息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崔庆成在驿站中遇到鬼魂的故事,或许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驿站这一特殊空间的想象和恐惧。
此外,这段文字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和重视。丁晋公能够迅速解读出谜语的含义,不仅展示了他的智慧,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游戏的熟练和热爱。这种对于文字和语言的重视,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一个神秘的故事和一段谜语般的文字,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神秘、超自然现象的 fascination 和探索,体现了古代驿站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文字和语言的敏感和重视。这段文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