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六-仲叔古董-原文
葆生叔少从渭阳游,遂精赏鉴。
得白定炉、哥窑瓶、官窑酒匜,项墨林以五百金售之,辞曰:‘留以殉葬。’
癸卯,道淮上,有铁梨木天然几,长丈六、阔三尺,滑泽坚润,非常理。
淮抚李三才百五十金不能得,仲叔以二百金得之,解维遽去。
淮抚大恚怒,差兵蹑之,不及而返。
庚戌,得石璞三十斤,取日下水涤之,石罅中光射如鹦哥祖母,知是水碧,仲叔大喜。
募玉工仿朱氏‘龙尾觥’一,‘合卺杯’一,享价三千,其余片屑寸皮,皆成异宝。
仲叔赢资巨万,收藏日富。
戊辰后,倅姑熟,倅姑苏,寻令盟津。
河南为铜薮,所得铜器盈数车,‘美人觚’一种,大小十五六枚,青绿彻骨,如翡翠,如鬼眼青,有不可正视之者,归之燕客,一日失之。
或是龙藏收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六-仲叔古董-译文
葆生叔年轻时在渭阳游历,于是精通了鉴赏之道。
他得到了白定炉、哥窑瓶、官窑酒匜,项墨林用五百金购买,他却推辞说:‘我要留着它们陪葬。’
癸卯年,他在淮上行走时,发现了一张铁梨木制成的天然几案,长一丈六尺,宽三尺,光滑滋润,非常不寻常。
淮抚李三才用一百五十金都无法买到,仲叔用二百金就买下了,解下船只立刻离开。
淮抚非常愤怒,派人追赶,但没有追上。
庚戌年,他得到了三十斤重的石璞,用日下水清洗,石缝中透出的光亮像鹦哥的祖母绿一样,他知道这是水碧,非常高兴。
他招募玉工仿制朱氏的‘龙尾觥’一件和‘合卺杯’一件,售价达到三千金,其余的碎片和小块也变成了珍贵的宝物。
仲叔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收藏品日益丰富。
戊辰年后,他先后在姑熟、姑苏任职,后来又被任命为盟津的官员。
河南是铜矿的集中地,他得到的铜器装满了数辆车。
其中有一种‘美人觚’,大小有十五六件,青绿色透彻,像翡翠,像鬼眼青,有些甚至不敢正视。
他将这些铜器赠送给燕客,但有一天全部丢失了。
可能是被龙藏收走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六-仲叔古董-注解
渭阳:渭阳,指渭水之南,这里指古代渭水流域的一个地方,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文化区域。
赏鉴:赏鉴,指欣赏和鉴定艺术品的能力,尤其在古文化中,赏鉴通常与对古董、书画等文物的鉴赏能力相关。
白定炉:白定炉,指古代的一种瓷器,属于定窑系,以白色釉面和精美的花纹著称。
哥窑瓶:哥窑瓶,指宋代哥窑所产的瓷器,哥窑以开片、冰裂纹著称,是中国古代名窑之一。
官窑酒匜:官窑酒匜,指宋代官窑所产的酒器,官窑是宋代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窑场。
项墨林:项墨林,可能是指某位收藏家或鉴赏家,具体人物不详。
五百金:五百金,古代货币单位,金为货币,五百金即五百两金子,表示价值很高的财富。
殉葬:殉葬,指古代习俗中,将随葬品与死者一同埋葬,以供死者使用。
癸卯:癸卯,指农历癸卯年,这里的癸卯可能是指具体的年份。
铁梨木天然几:铁梨木天然几,指用铁梨木制成的天然形状的几案,铁梨木是一种硬木,质地坚硬。
淮抚:淮抚,指淮河流域的巡抚,巡抚是明清时期地方行政的最高官员。
仲叔:仲叔,指作者的叔父,仲是叔父的排行。
解维:解维,指解开系船的绳索,这里指仲叔离开。
石璞:石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石。
水碧:水碧,指玉石中的一种颜色,类似于水色,清澈透明。
龙尾觥:龙尾觥,指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如龙尾。
合卺杯:合卺杯,指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为一对杯底相连的杯子。
享价:享价,指某物的市场价格。
铜薮:铜薮,指产铜的地方,薮在这里是聚集的意思。
美人觚:美人觚,指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似美人,故称美人觚。
鬼眼青:鬼眼青,指一种颜色,类似于鬼的眼睛,深而神秘。
燕客:燕客,指来自燕地的客人,燕地指古代的燕国地区,今河北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六-仲叔古董-评注
葆生叔少从渭阳游,遂精赏鉴。
此句开篇点题,‘葆生叔’指的是一个对古玩鉴赏有深厚造诣的人物,‘少从渭阳游’则暗示了他在年轻时期就开始涉猎古文化,‘遂精赏鉴’则表明他最终成为了一名鉴赏高手。这里的‘精’字,既表达了他在鉴赏领域的精湛技艺,也透露出他对古玩的热爱和执着。
得白定炉、哥窑瓶、官窑酒匜,项墨林以五百金售之,辞曰:‘留以殉葬。’
此句描述了葆生叔获得三件珍贵古玩,分别是白定炉、哥窑瓶和官窑酒匜。‘项墨林以五百金售之’说明这三件古玩的价值极高,而‘辞曰:“留以殉葬。”’则体现了葆生叔对古玩的珍视,他甚至愿意将之作为陪葬品,可见其情感之深。
癸卯,道淮上,有铁梨木天然几,长丈六、阔三尺,滑泽坚润,非常理。
此句描绘了葆生叔在癸卯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在淮上地区发现的一件铁梨木天然几。‘长丈六、阔三尺’形容了其尺寸之大,‘滑泽坚润’则形容了其材质之佳,‘非常理’则暗示了其非同寻常的价值。
淮抚李三才百五十金不能得,仲叔以二百金得之,解维遽去。
此句讲述了淮抚李三才试图以高价购买铁梨木天然几却未能如愿,而葆生叔的弟弟(仲叔)仅以较低的价格便购得,并迅速离开。这里的‘解维遽去’生动地描绘了仲叔得到珍宝后的喜悦和急切。
淮抚大恚怒,差兵蹑之,不及而返。
此句描述了淮抚李三才得知葆生叔的弟弟得到铁梨木天然几后,十分愤怒,派人追赶,但未能追上。这里的‘大恚怒’和‘差兵蹑之’表现了李三才的贪婪和急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古玩的狂热追求。
庚戌,得石璞三十斤,取日下水涤之,石罅中光射如鹦哥祖母,知是水碧,仲叔大喜。
此句讲述了仲叔在庚戌年(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得到一块重三十斤的宝石,经过清洗后,发现宝石中有如鹦哥祖母绿般的光泽,确认其为水碧,仲叔因此十分高兴。这里的‘石璞’和‘水碧’都是古代珍贵的宝石,‘日下水涤’则表现了仲叔对宝石的珍视和爱护。
募玉工仿朱氏“龙尾觥”一,“合卺杯”一,享价三千,其余片屑寸皮,皆成异宝。
此句说明了仲叔请玉工仿制朱氏的“龙尾觥”和“合卺杯”,这些仿制品价值高达三千,而其他碎片和残片也被视为珍宝。这里的‘募玉工’和‘享价三千’体现了当时古玩市场的繁荣和人们对古玩的追捧。
仲叔赢资巨万,收藏日富。
此句总结了仲叔通过收藏古玩积累了巨额财富,并使自己的收藏日益丰富。‘赢资巨万’和‘收藏日富’都展现了仲叔在古玩收藏领域的成功和成就。
戊辰后,倅姑熟,倅姑苏,寻令盟津。
此句描述了仲叔在戊辰年(清顺治二十三年,1668年)之后,历任多个地方官职,包括姑熟、姑苏和盟津等地。这里的‘倅’指的是地方官职,‘寻令’则表明他不断被任命为新的职务。
河南为铜薮,所得铜器盈数车,“美人觚”一种,大小十五六枚,青绿彻骨,如翡翠,如鬼眼青,有不可正视之者,归之燕客,一日失之。
此句讲述了仲叔在河南任职期间,得到了大量珍贵的铜器,其中有一种名为“美人觚”的铜器,大小不一,共有十五六枚,颜色青绿,质地如翡翠,光彩照人,难以正视。这些铜器原本归燕客所有,但有一天不幸失窃。这里的‘铜薮’指的是河南丰富的铜矿资源,‘美人觚’则是古代铜器中的精品。
或是龙藏收去。
此句以‘或是’开头,留下了悬念,暗示了‘美人觚’可能被某个神秘的力量或人物收藏。这里的‘龙藏’可能指的是某个收藏家或神秘组织,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对古玩的极致追求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