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露兄-原文
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
泉实玉带,茶实兰雪,
汤以旋煮,无老汤,
器以时涤,无秽器,
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
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
取米颠“茶甘露有兄”句也。
为之作《斗茶檄》,曰:
“水淫茶癖,爰有古风;
瑞草雪芽,素称越绝。
特以烹煮非法,向来葛灶生尘;
更兼赏鉴无人,致使羽《经》积蠹。
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
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
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
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
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
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
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
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
一壶挥塵,用畅清谈;
半榻焚香,共期白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露兄-译文
崇祯癸酉年,有个喜欢热闹的人开了家茶馆,泉水清澈如玉带,茶叶香气如兰雪,煮茶时不断翻滚,没有用过的老茶汤,茶具随时清洗,没有污秽的器具,火候和煮茶的时间也常常与天时相合。
我很喜欢这家茶馆,给它取名叫‘露兄’,取自米芾的‘茶甘露有兄’这句话。为此我写了篇《斗茶檄》,说:‘喜欢水的人喜欢茶,有着古人的风雅;珍贵的茶叶如雪芽,向来被誉为越绝。只是因为烹煮的方法不对,以前的老茶炉都积满了灰尘;再加上没有人鉴赏,导致茶叶的《经》书都生了虫。最近选了块好地方,再次举行茶会,水符从玉泉递来,茶叶的战争从兰雪开始。炒瓜子、豆子,何必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都是从仲山园子里来的。八功德水,没有比甘甜、滑润、香气、清洁、清凉更佳的;日常的七件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天怎么能缺少这些,子猷的竹子也可以与之齐名;喝七碗茶都喝不饱,卢仝对茶的味道也不算真正懂得。一壶茶挥洒尘土,畅谈清雅;半榻焚香,共同期待喝得微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露兄-注解
崇祯癸酉: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年号,癸酉是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合,指的是崇祯六年(1633年)。
好事者:指喜欢做一些有趣事情的人,这里可能是指开茶馆的人。
茶馆:古代供人饮茶、休息的场所。
泉实玉带:泉指的是泉水,实玉带可能是指泉水清澈如玉带。
兰雪:指茶叶的品种,可能是指一种香气如兰、色如雪的茶叶。
汤以旋煮:汤指的是茶汤,旋煮是指不断煮沸。
老汤:指长时间煮过的茶汤,这里指不使用长时间煮过的茶汤。
器以时涤:器指的是饮茶的器具,时涤是指及时清洗。
秽器:指不干净或不适合饮茶的器具。
火候:指烹饪时对火力的控制,这里指煮茶时对火力的掌握。
汤候:指煮茶时对茶汤状态的掌握。
天合:指自然与人的技艺相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米颠:指宋代著名茶学家米芾,以品茶著称。
茶甘露有兄:米芾的诗句,意指茶的味道甘美,如同甘露一般,还有更高的境界。
斗茶檄:檄是一种古代的文告,这里指写了一篇关于斗茶的文告。
水淫茶癖:水淫指对水质的追求,茶癖指对茶的喜爱。
瑞草雪芽:瑞草指茶叶,雪芽指茶叶嫩芽,这里形容茶叶的品质好。
越绝:越绝可能是指越地的茶叶质量极佳,无与伦比。
葛灶:指古代的一种简易的炉灶。
羽《经》:羽经可能是指古代关于茶的经文或典籍。
积蠹:积蠹指书籍因久存而损坏。
汤盟:指茶友之间的约定,共同品茶。
水符:指水质的证明或标识。
茗战争:指茶叶的竞争,这里可能是指不同茶叶品质的较量。
瓜子炒豆:指简单的零食,这里可能是指不必过于讲究的茶点。
橘柚查梨:指水果,这里可能是指与茶相配的水果。
仲山圃内:仲山可能是指地名,圃内指园内,这里可能是指种植橘柚查梨的地方。
八功德水:佛教中指八种具有功德的水,这里指煮茶的水质要求高。
七家常事:指日常生活中的七种事情,这里指与茶无关的日常事务。
子猷竹:子猷可能是指古代某位人物,竹可能是指竹子,这里可能是指与子猷齐名的人。
卢仝:唐代著名茶学家,以《七碗茶歌》著称。
挥塵:挥洒尘土,这里指品茶时的轻松愉悦。
畅清谈:畅快的清谈,指品茶时的闲聊。
半榻焚香:半榻指半张床,焚香指烧香,这里指在舒适的环境中品茶。
白醉:指喝得微醺,但不至于醉,这里指品茶时的愉悦体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露兄-评注
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
此句开篇点明时间背景,崇祯癸酉为明朝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好事者’开茶馆,表现了当时社会风气中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与热爱。‘泉实玉带’、‘茶实兰雪’两句,以泉水之清、茶叶之香,形象地描绘了茶馆的优质条件。‘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等句,强调了茶馆对茶汤品质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古代茶道中的‘汤清器洁’原则。‘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则是对茶汤煮制技艺的高度赞誉,认为其技艺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境界。
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取米颠‘茶甘露有兄’句也。
‘余喜之’表达了对茶馆的喜爱之情。‘名其馆曰‘露兄’’表明作者为茶馆命名,‘露兄’一词取自米颠‘茶甘露有兄’的诗句,寓意茶如甘露,有着高尚的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推崇。
为之作《斗茶檄》,曰:‘水淫茶癖,爰有古风;瑞草雪芽,素称越绝。’
‘斗茶檄’是一种古代茶文化的文献形式,作者以此形式表达对茶文化的推崇。‘水淫茶癖’形容对茶水的热爱,‘爰有古风’则表明这种热爱源于古代茶文化的传统。‘瑞草雪芽’是对茶叶品质的赞誉,‘素称越绝’则是对越州(今浙江绍兴)茶叶的推崇,越州茶叶自古以来以品质优良著称。
特以烹煮非法,向来葛灶生尘;更兼赏鉴无人,致使羽《经》积蠹。
此句批判了当时茶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烹煮非法’指代煮茶技艺的失传,‘葛灶生尘’形象地描述了茶艺的荒废。‘赏鉴无人’则指代了对茶文化的忽视,‘羽《经》积蠹’则是对古代茶经的遗忘。
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
‘迩者’意为最近,‘择有胜地’指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复举汤盟’指重新恢复茶会,‘水符递自玉泉’表示茶会用水来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则是对茶叶品质的较量,‘兰雪’是指兰雪茶,是古代名茶之一。
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
此句以瓜子、炒豆、橘柚、查梨等食物与茶进行对比,强调了茶的独特品质,无需与其他食物相提并论。‘瑞草桥边’、‘仲山圃内’则是对产地环境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茶叶的品质。
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
‘八功德水’是指佛教中八种具有功德的清净之水,此处用以形容茶水的品质。‘无过甘滑香洁清凉’则是对茶水味道的赞美。‘七家常事’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则表示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暂时忘却这些琐事。
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
‘一日何可少此’强调品茶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子猷竹庶可齐名’中的子猷指王羲之,竹指竹叶青茶,此处将品茶与文人墨客的品味相提并论。‘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则是对品茶技艺的推崇,认为只有真正懂得品茶的人才能领略其真谛。
一壶挥塵,用畅清谈;半榻焚香,共期白醉。
‘一壶挥塵’、‘半榻焚香’两句描绘了品茶时的场景,一壶茶、一榻香,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用畅清谈’、‘共期白醉’则表达了品茶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茶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