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原文

阮圆海家优,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与他班孟浪不同。

然其所打院本,又皆主人自制,笔笔勾勒,苦心尽出,与他班卤莽者又不同。

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

余在其家看《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剧,其串架斗笋、插科打诨、意色眼目,主人细细与之讲明。

知其义味,知其指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

至于《十错认》之龙灯、之紫姑,《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戏,《燕子笺》之飞燕、之舞象、之波斯进宝,纸札装束,无不尽情刻画,故其出色也愈甚。

阮圆海大有才华,恨居心勿静,其所编诸剧,骂世十七,解嘲十三,多诋毁东林,辩宥魏党,为士君子所唾弃,故其传奇不之著焉。

如就戏论,则亦镞镞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译文

阮圆海家的戏班条件优越,注重剧情、情感和结构的讲述,与那些轻率粗心的戏班不同。然而他们所演的院本,都是主人自己创作的,每一笔都精心勾勒,付出了很多心血,又不同于那些粗制滥造的戏班。因此,他们演出的每一部戏都十分出色,每个角色、每个段落、每句话、每个字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我在他家里看了《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部戏,其中剧情的串联、幽默的对话、情感的细微之处,主人都会一一详细讲解。我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和目的,因此反复品味,总也品不完。

至于《十错认》中的龙灯和紫姑,《摩尼珠》中的走解和猴戏,《燕子笺》中的飞燕、舞象、波斯进宝,纸扎的装束,无一不是尽情地刻画,因此更加出色。

阮圆海非常有才华,遗憾的是他的心性不够平静。他所编写的剧本中,有十七部是批评世人的,有十三部是自我解嘲的,其中很多都是诋毁东林党,辩解魏党的,因此被士大夫们所唾弃,所以他的传奇作品没有流传下来。

但如果只从戏剧的角度来看,他的作品也是新颖的,不落俗套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注解

阮圆海:阮圆海,明代戏曲家,以创作传奇剧本著称。

优:优,古代指擅长戏曲、歌舞的艺人。

关目:关目,指戏曲中的情节安排。

情理:情理,指符合情调和道理的表现。

筋节:筋节,指戏曲中的结构布局和情节转折。

班:班,指戏曲班社,即戏曲表演团体。

孟浪:孟浪,指行为轻率,不稳重。

院本:院本,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由宫廷伶人演出。

主人自制:主人自制,指剧本由作者亲自创作。

笔笔勾勒:笔笔勾勒,指写作时细致入微,一笔一划都经过精心描绘。

苦心尽出:苦心尽出,指作者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智慧。

卤莽:卤莽,指行事草率,不讲究。

搬演:搬演,指戏曲的演出。

出色:出色,指表现优异,超出一般水平。

脚脚出色:脚脚出色,指每个角色或每个部分都表现出色。

句句出色:句句出色,指每一句台词都精彩。

字字出色:字字出色,指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富有表现力。

串架斗笋:串架斗笋,指戏曲中的情节安排和结构布局。

插科打诨:插科打诨,指戏曲中的滑稽表演。

意色眼目:意色眼目,指戏曲中的表情、神态和眼神。

主人细细与之讲明:主人细细与之讲明,指作者对剧本的情节和表演细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义味:义味,指剧本所蕴含的意义和韵味。

指归:指归,指剧本的主旨和目的。

咬嚼吞吐:咬嚼吞吐,指反复品味,细细咀嚼。

寻味不尽:寻味不尽,指回味无穷,难以穷尽。

龙灯:龙灯,指舞龙,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舞蹈。

紫姑:紫姑,古代传说中的女神,常用于戏曲中的祭祀表演。

走解:走解,指戏曲中的舞蹈动作。

猴戏:猴戏,指以猴子为主题的戏曲表演。

飞燕:飞燕,指赵飞燕,古代著名的美女,常用于戏曲中的舞蹈表演。

舞象:舞象,指古代的一种舞蹈形式。

波斯进宝:波斯进宝,指波斯进贡宝物,常用于戏曲中的场景描写。

纸札装束:纸札装束,指戏曲中的道具和服装。

刻画:刻画,指细致入微地描绘。

才华:才华,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

居心勿静:居心勿静,指心性浮躁,不安静。

骂世:骂世,指在作品中讽刺社会现实。

解嘲:解嘲,指在作品中自嘲或调侃。

东林:东林,指东林党,明代的一个政治派别。

魏党:魏党,指魏忠贤的党羽,明代末年政治腐败的象征。

士君子:士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文人。

传奇:传奇,指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以讲述神奇故事为主。

镞镞能新:镞镞能新,指创作新颖,不落俗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评注

阮圆海家优,讲关目,讲情理,讲筋节,与他班孟浪不同。

此句点明了阮圆海在戏剧创作上的独特之处。‘家优’指其戏剧表演技艺高超,‘讲关目’强调其剧本结构布局合理,‘讲情理’则表明其剧情发展合乎情理,‘讲筋节’则指其剧情节奏紧凑,层次分明。与一般孟浪的戏剧相比,阮圆海的戏剧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然其所打院本,又皆主人自制,笔笔勾勒,苦心尽出,与他班卤莽者又不同。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阮圆海在戏剧创作上的独立性。‘打院本’指其自编自导的剧本,‘笔笔勾勒’和‘苦心尽出’则突显其创作过程中的用心和努力。与那些卤莽的戏剧相比,阮圆海的剧本更加精致,具有更高的艺术成就。

故所搬演,本本出色,脚脚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

此句概括了阮圆海戏剧作品的整体特点。‘搬演’指其戏剧的演出,‘本本出色’等五句则分别从剧本、角色、剧情、台词和文字等方面,赞扬了阮圆海戏剧作品的高质量。

余在其家看《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三剧,其串架斗笋、插科打诨、意色眼目,主人细细与之讲明。

此句描述了作者观看阮圆海戏剧的体验。‘串架斗笋’指剧情的巧妙安排,‘插科打诨’则指戏剧中的幽默元素,‘意色眼目’则指戏剧中的情感表达。阮圆海对其作品的讲解,使作者对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知其义味,知其指归,故咬嚼吞吐,寻味不尽。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阮圆海戏剧作品的艺术魅力。‘知其义味’和‘知其指归’指作者对作品主题和内涵的深刻理解,‘咬嚼吞吐’和‘寻味不尽’则表达了作品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

至于《十错认》之龙灯、之紫姑,《摩尼珠》之走解、之猴戏,《燕子笺》之飞燕、之舞象、之波斯进宝,纸札装束,无不尽情刻画,故其出色也愈甚。

此句具体分析了阮圆海戏剧作品中的亮点。通过列举《十错认》、《摩尼珠》、《燕子笺》等剧中的具体场景和元素,展现了阮圆海在戏剧创作上的丰富想象力和精湛技艺。

阮圆海大有才华,恨居心勿静,其所编诸剧,骂世十七,解嘲十三,多诋毁东林,辩宥魏党,为士君子所唾弃,故其传奇不之著焉。

此句评价了阮圆海的人品和作品。‘大有才华’肯定了其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就,‘恨居心勿静’则指其心性浮躁,‘骂世十七,解嘲十三’等句则揭示了其作品中的政治倾向。由于这些原因,阮圆海的作品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

如就戏论,则亦镞镞能新,不落窠臼者也。

此句总结了阮圆海戏剧作品的艺术价值。‘镞镞能新’指其作品具有创新精神,‘不落窠臼’则表明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虽然阮圆海的人品受到争议,但其戏剧作品在艺术上仍具有很高的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八-阮圆海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6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