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诸工-原文
竹与漆与铜与窑,贱工也。
嘉兴之腊竹,王二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籋箓竹,嘉兴洪漆之漆,张铜之铜,徽州吴明官之窑,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
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
则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特人自贱之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诸工-译文
竹子、漆、铜和窑都是低贱的手艺。嘉兴的腊竹,王二的漆竹,苏州姜华雨的籋箓竹,嘉兴洪漆的漆,张铜的铜,徽州吴明官的窑,都是因为擅长用竹、漆、铜和窑制作工艺品而闻名,而这些人甚至可以和达官贵人坐在一起,平等地行礼。
那么,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是不值得尊贵的呢?只是人们自己觉得低贱罢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诸工-注解
竹:竹子在古代中国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常用于制作家具、文具、建筑等。它象征着坚韧、清高和生命力。
漆:漆是一种传统的涂料,用于保护和装饰木器、竹器等。漆工艺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铜:铜是一种金属,在中国古代被广泛用于制造器具、货币、装饰品等。铜器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窑:窑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瓷器等的场所。古代的窑工技艺精湛,制作的陶瓷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贱工:指从事低贱职业的工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制作竹、漆、铜、窑等工艺品的手工艺人。
嘉兴:嘉兴是浙江省的一个城市,历史上以制作工艺品而闻名。
腊竹:指经过特殊处理的竹子,可能用于制作高档工艺品。
王二: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擅长制作漆竹的工匠。
苏州: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城市,以丝绸、刺绣、园林等闻名,同时也是工艺品制作的中心。
姜华雨: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擅长制作籋箓竹的工匠。
籋箓竹:可能是指用于制作特定工艺品的竹子。
嘉兴洪漆: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擅长制作漆器的工匠。
张铜: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擅长制作铜器的工匠。
徽州:徽州是安徽省的一个地区,历史上以制作瓷器而闻名。
吴明官:可能是一个工匠的名字,这里用来指代擅长制作窑器的工匠。
缙绅先生:指古代的士大夫阶层,这里用来指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
抗礼:指相互以平等的礼节相见,这里可能是指这些工匠在社会地位上与缙绅先生相当。
贵人:指地位高贵的人,这里用来反问,强调即使是低贱的工艺品也能提升人的地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诸工-评注
此段古文通过对竹、漆、铜、窑四种材料及其工匠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工艺和技艺的尊重,以及对匠人社会地位的肯定。
首句‘竹与漆与铜与窑,贱工也’点明了这四种材料及其相关工艺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虽然被视为贱工,实则蕴含着对工艺本身的贬低。
‘嘉兴之腊竹,王二之漆竹,苏州姜华雨之籋箓竹’三句分别列举了嘉兴、苏州地区以竹工艺闻名的工匠,通过对地名和匠人姓名的提及,彰显了地域特色和工匠个人技艺的卓越。
‘嘉兴洪漆之漆,张铜之铜’两句继续列举了漆工和铜工的例子,强调了不同工艺领域内的杰出代表。
‘徽州吴明官之窑’一句则将视角转向陶瓷工艺,徽州窑以制瓷技艺著称,吴明官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技艺同样备受推崇。
‘皆以竹与漆与铜与窑名家起家’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工匠以其专业技艺成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自己的名声。
‘而其人且与缙绅先生列坐抗礼焉’表明这些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他们甚至能与缙绅先生平起平坐,这是对工匠技艺和社会贡献的认可。
‘则天下何物不足以贵人,特人自贱之耳’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思,指出世间万物都有其价值,而人们之所以认为某些事物低贱,往往是因为自己的偏见和轻视。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对工匠技艺和地位的描述,传递了尊重劳动、尊重技艺的传统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工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