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姚简叔画-原文
姚简叔画千古,人亦千古。
戊寅,简叔客魏为上宾。
余寓桃叶渡,往来者闵汶水、曾波臣一二人而已。
简叔无半面交,访余,一见如平生欢,遂榻余寓。
与余料理米盐之事,不使余知。
有空,则拉余饮淮上馆,潦倒而归。
京中诸勋戚大老、朋侪缁衲、高人名妓与简叔交者,必使交余,无或遗者。
与余同起居者十日,有苍头至,方知其有妾在寓也。
简叔塞渊不露聪明,为人落落难合,孤意一往,使人不可亲疏。
与余交不知何缘,反而求之不得也。
访友报恩寺,出册叶百方,宋元名笔。
简叔眼光透入重纸,据梧精思,面无人色。
及归,为余仿苏汉臣一图:小儿方据澡盆浴,一脚入水,一脚退缩欲出;宫人蹲盆侧,一手掖儿,一手为儿擤鼻涕;旁坐宫娥,一儿浴起伏其膝,为结绣裾。
一图,宫娥盛装端立有所俟,双鬟尾之;一侍儿捧盘,盘列二瓯,意色向客;一宫娥持其盘,为整茶锹,详视端谨。
复视原本,一笔不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姚简叔画-译文
姚简叔的画作流传千古,他的名声也流传千古。在戊寅年,简叔作为贵宾客居魏国。我住在桃叶渡,来往的人只有闵汶水和曾波臣等一两个人。简叔与我素无交往,但他来拜访我,一见如故,就住在我的寓所里。他帮我处理一些琐事,却不让我知道。有空闲的时候,他就拉我去淮上的酒馆喝酒,喝醉了才回家。京城里的各位显贵、朋友、和尚、名妓等与简叔交往的人,他一定会让他们也和我交往,没有遗漏的。
和我同住十天的时候,有个仆人来了,这才知道简叔在寓所有一个小妾。简叔深沉内敛,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聪明才智,性格孤僻,难以与人亲近。我们交往的原因我不清楚,但似乎是我主动接近他,他却似乎不愿意深交。
他来拜访朋友报恩寺,拿出了一百页的册子,里面都是宋元时期名家的书法。简叔的目光穿透了厚重的纸张,专注地思考,脸色毫无表情。等他回来后,为我临摹了一幅苏汉臣的画作:一个小孩子正在浴盆里洗澡,一只脚浸在水里,另一只脚想要出来;一个宫女蹲在盆边,一只手扶着孩子,另一只手为孩子擤鼻涕;旁边坐着一个宫女,一个孩子在她膝盖上洗澡,她给孩子系上绣花裙子。
画中还有一位宫女盛装端立,等待什么,双鬟垂在后面;一个侍女捧着盘子,盘子里放有两个小碗,她的神态和表情都是向着客人;另一个宫女拿着盘子,正在整理茶具,观察得非常仔细。再回头看原作,一笔一划都没有错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姚简叔画-注解
姚简叔:姚简叔,指的是姚简,字叔,古代著名画家,以画技高超著称。
千古:千古,意为千年万载,形容时间久远,也用来形容人的名声、才学等可以流传千古。
戊寅:戊寅,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戊寅年指的是公元1918年。
客魏:客魏,指的是姚简在魏国做客,客居魏国。
上宾:上宾,指尊贵的客人。
桃叶渡:桃叶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渡口。
闵汶水、曾波臣:闵汶水、曾波臣,指的是姚简在桃叶渡时的两位朋友。
半面交:半面交,指只见过一面就结交为友。
米盐之事:米盐之事,比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淮上馆:淮上馆,指的是淮河边的酒馆。
潦倒而归:潦倒而归,形容酒醉后失态而归。
勋戚大老:勋戚大老,指有功勋的贵族和年老有德望的人。
朋侪缁衲:朋侪缁衲,指朋友和出家的僧人。
高人名妓:高人名妓,指有才学的人和高雅的妓女。
苍头:苍头,指家仆。
塞渊不露聪明:塞渊不露聪明,形容人深沉内敛,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聪明才智。
落落难合:落落难合,形容人孤僻,难以与人相处。
孤意一往:孤意一往,指孤注一掷,全心全意投入。
不可亲疏:不可亲疏,指不轻易接近或疏远他人。
册叶:册叶,指书籍的篇章。
宋元名笔:宋元名笔,指宋代和元代的著名书法家。
据梧精思:据梧精思,指静坐沉思。
澡盆:澡盆,古代用来洗澡的盆子。
宫人:宫人,指皇宫中的女官。
绣裾:绣裾,指绣有花纹的裙子。
瓯:瓯,古代的一种酒器。
茶锹:茶锹,古代用来筛茶的工具。
原本:原本,指原来的样子或原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姚简叔画-评注
姚简叔画千古,人亦千古。此句以‘千古’为意象,既是对姚简叔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誉,也暗示了他的作品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画千古’与‘人亦千古’相互呼应,凸显了艺术家与作品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艺术作品能够传承千年的独特魅力。
戊寅,简叔客魏为上宾。‘戊寅’为干支纪年,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客魏’一词,既体现了简叔的文人气质,也暗示了他在魏地的尊贵地位。‘上宾’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当地的社会地位。
余寓桃叶渡,往来者闵汶水、曾波臣一二人而已。此句描绘了作者居住环境的宁静与简朴,同时点明了与作者交往的人寥寥无几,为下文姚简叔的来访做了铺垫。
简叔无半面交,访余,一见如平生欢,遂榻余寓。‘无半面交’说明简叔与作者并无深交,但他的来访却充满了诚意。‘一见如平生欢’描绘了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喜悦,‘遂榻余寓’则表现了简叔对作者的尊重与亲近。
与余料理米盐之事,不使余知。有空,则拉余饮淮上馆,潦倒而归。此句描绘了简叔与作者日常生活的互动,既体现了两人关系的亲密,也展现了简叔的豪放与随性。
京中诸勋戚大老、朋侪缁衲、高人名妓与简叔交者,必使交余,无或遗者。此句说明了简叔在京城的社会关系广泛,他不仅与文人墨客交往,还与勋贵、僧侣、名妓等各界人士有交情,体现了他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力。
与余同起居者十日,有苍头至,方知其有妾在寓也。此句揭示了简叔的私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简叔塞渊不露聪明,为人落落难合,孤意一往,使人不可亲疏。此句描绘了简叔的性格特点,他聪明而不张扬,落落大方,孤高自守,让人难以亲近。
与余交不知何缘,反而求之不得也。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与简叔交往的感慨,虽然两人并无深交,但作者对简叔的交往却显得格外珍惜。
访友报恩寺,出册叶百方,宋元名笔。此句描绘了简叔在报恩寺拜访朋友时的情景,他展示了宋元时期的名笔,体现了他的艺术修养与鉴赏力。
简叔眼光透入重纸,据梧精思,面无人色。及归,为余仿苏汉臣一图:小儿方据澡盆浴,一脚入水,一脚退缩欲出;宫人蹲盆侧,一手掖儿,一手为儿擤鼻涕;旁坐宫娥,一儿浴起伏其膝,为结绣裾。一图,宫娥盛装端立有所俟,双鬟尾之;一侍儿捧盘,盘列二瓯,意色向客;一宫娥持其盘,为整茶锹,详视端谨。复视原本,一笔不失。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简叔绘画的过程,他全神贯注,目光如炬,对画面细节的把握精准无误。他所绘制的苏汉臣一图,既展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细腻,又体现了他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精湛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