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于园-原文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州,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磥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
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
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于园-译文
于园位于瓜州的五里铺,是富人家中的五个园林之一。如果不是显贵之人拜访,门钥匙是不会被取出的。葆生叔是瓜州的同知,他带着我去,主人到处都款待我们。园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别之处在于那些磬石。
前厅的石头坡有二丈高,上面种植了几棵松树,沿着坡种植了牡丹和芍药,人们不能上去,是因为果实奇特。
后厅面对一个大池塘,池塘中有奇特的峰峦和深壑,陡峭上升又陡峭下降,人在池塘底部行走,抬头看莲花,却像是天上的,因为空旷奇特。
卧房的门槛外,有一道壑像螺蛳一样螺旋而下,因为幽深奇特。
再往后是一座水阁,长如小船,横跨在小河上,四周长满了灌木丛,鸟儿啾啾叫,像是深山中的茂林,坐在其中,感觉非常舒适。
瓜州的各个园林亭台,都因为假山而显得特别,这些假山是从石头中孕育出来的,由那些擅长雕刻的工匠之手雕琢而成,男女工匠们在精雕细琢的主人的指导下,直到园林建成,才能没有遗憾。
仪真的汪园,雕刻石头花费了四五万,其中最让人留意的是‘飞来’这一峰,阴暗潮湿,常常被人唾骂。我看到园中有一块白石头,高一丈、宽二丈,形状奇特而美妙;还有一块黑石头,宽八尺、高丈五,瘦削而美妙。有了这两块石头就足够了,省下二三万,用来世代守护这两块石头,怎么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于园-注解
瓜州:瓜州,古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因古时盛产瓜果而得名。
步五里铺:步五里铺,指距离为五里的地方,这里指瓜州的一个地点。
显者:显者,指显赫的人物,有地位和声望的人。
刺:刺,古代指名帖,相当于现在的名片。
门钥:门钥,即门锁的钥匙。
葆生叔:葆生叔,指葆生的叔叔,葆生是人的名字。
同知:同知,古代官职,为地方官的副职。
果子松:果子松,指结有果实的松树。
牡月、芍药:牡月、芍药,分别指农历八月和芍药花,均为植物名。
实奇:实奇,指果实奇特,这里指果子松的果实。
大池:大池,指较大的池塘。
奇峰绝壑:奇峰绝壑,指奇特的山峰和险峻的山谷。
仰视莲花:仰视莲花,指抬头向上看莲花。
空奇:空奇,指空旷而奇特。
卧房:卧房,指睡觉的房间。
壑:壑,指山谷。
幽阴深邃:幽阴深邃,指幽静而阴暗深远。
水阁:水阁,指建在水边的阁楼。
艇子:艇子,指小船。
灌木蒙丛:灌木蒙丛,指丛生的灌木。
禽鸟啾唧:禽鸟啾唧,指鸟儿的鸣叫声。
颓然碧窈:颓然碧窈,形容景色美丽而幽深。
假山:假山,指人工堆砌的山,常用于园林中。
磥石:磥石,指坚硬的石头,这里指制作假山的材料。
琢磨搜剔:琢磨搜剔,指精心雕刻和挑选。
仪真汪园:仪真汪园,指位于仪真的汪氏园林。
葢石:葢石,指珍贵石材。
飞来:飞来,指从远处飞来的,这里指假山上的山峰。
阴翳泥泞:阴翳泥泞,指阴暗潮湿且泥泞。
痴:痴,指形状奇特而有趣。
瘦:瘦,指形状瘦削而有趣。
世守:世守,指代代相传地守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五-于园-评注
于园位于瓜州步五里铺,是富人于五所园之一。首先,文中提到‘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这反映出古时园林的私密性和对访客身份的重视,也暗示了园林主人的地位与身份。
‘园中无他奇,奇在磥石’这句话点明了全园的基调,即以磥石为特色。这种独特的审美取向,体现了古代园林设计中对自然元素的提炼与夸张。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此句描绘了前堂的景象,通过高大的石坡和坡上的植物,营造出一种无法攀登的神秘感,增强了园林的观赏性。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后厅的景观以‘空’为奇,通过池水的倒影和视线的错觉,创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卧房的景观以‘幽阴’为特色,通过曲折的壑道和阴翳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此句描绘了水阁的景致,通过小桥、河流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幅幽静的山林画卷。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磥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这句话总结了瓜州园林的特点,强调了假山在园林中的重要性,以及园林主人对园林艺术的追求。
‘仪真汪园,葢石费至四五万,其所最加意者,为‘飞来’一峰,阴翳泥泞,供人唾骂’此句批评了仪真汪园中‘飞来’一峰的设计,认为其过于夸张,缺乏自然之美。
‘余见其弃地下一白石,高一丈、阔二丈而痴,痴妙;一黑石,阔八尺、高丈五而瘦,瘦妙’作者提出了自己对于园林设计的看法,认为简洁、自然的元素往往更具美感。
‘得此二石足矣,省下二三万收其子母,以世守此二石何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园林设计的理念,即以简练的元素和自然的风格,达到美学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