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原文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

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萧、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

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当日未必有此。

丝竹错杂,檀板清讴,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

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

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

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

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译文

朱云崃教女儿学习戏曲,实际上并不是在教戏曲。在教戏曲之前,他先教女儿弹琴,然后是琵琶,接着是提琴、弦子、箫、管等乐器,以及鼓吹歌舞。他借助戏曲的形式来教学,但实际上并不是专门为了戏曲。

丝竹乐器错杂的声音,檀板敲击的清脆歌声,深入到人的肌肤纹理之中,唱完之后再用曲词来结束,反而觉得有些多余。西施的歌舞,对舞者有五人,她们长袖飘扬,衣带宽松,绕身如环,曾经用手挠地,扶着旋转,姿态柔弱如同秋天的药物。

女官和内侍们手持扇子、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和宫灯,二十余人,光焰闪烁,锦绣纷繁,看到的人都感到惊讶。

云老喜欢争胜,遇到得意之处,就会瞪大眼睛看着客人;得到一句赞美的话,就会跑到戏房,和姬妾们一起分享,进进出出,非常劳累。

而且听说云老多疑忌,姬妾们的房间和密室,都被重重封锁,夜晚他还要亲自巡视,姬妾们对此都感到厌恶。

如果有侍奉的人,就会立刻逃跑,互相藏匿,只在曲房里,无处可寻,最后只能通过大声呼喊来结束。殷勤地保护,日夜操劳,这是无知的老头自己找苦吃,可以成为老年好色的戒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注解

朱云崃:朱云崃,指古代一位擅长音乐和舞蹈的女子,此处可能指的是朱云崃所教授的女子。

教女戏:教女戏,指教授女子表演戏曲艺术。

琴: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常用于演奏古典音乐。

琵琶:琵琶,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状似梨,四弦,演奏时用拨子。

提琴:提琴,指小提琴,一种弦乐器,常用于西方古典音乐。

弦子:弦子,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具体形状和类型不明确。

萧:萧,古代的一种管乐器,用竹子制成。

管:管,指古代的管乐器,如笛、箫等。

鼓吹:鼓吹,指击鼓和吹奏乐器,此处可能指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歌舞:歌舞,指唱歌和跳舞。

郭汾阳:郭汾阳,指唐代名将郭子仪,此处可能是指郭子仪的后代或与之相关的人物。

杨越公:杨越公,指唐代文学家杨炯,此处可能是指杨炯的后代或与之相关的人物。

王司徒:王司徒,指唐代名臣王珪,此处可能是指王珪的后代或与之相关的人物。

女乐:女乐,指女性表演的音乐舞蹈。

丝竹:丝竹,指弦乐器和竹制乐器,此处泛指音乐。

檀板:檀板,指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檀木制成。

清讴:清讴,指清亮的歌声。

腠理:腠理,指皮肤纹理,此处比喻音乐的细腻入微。

曲白:曲白,指戏曲中的唱词和台词。

西施: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此处可能指模仿西施舞姿的女子。

长袖缓带:长袖缓带,指舞者穿着长袖衣带,动作舒缓。

扶旋猗那:扶旋猗那,指舞姿轻盈飘逸。

秋药:秋药,指秋季的药物,此处比喻舞姿轻盈如秋季的药物。

女官内侍:女官内侍,指宫廷中的女性官员和宫女。

葆璇盖:葆璇盖,指古代的一种装饰华丽的车盖。

金莲宝炬:金莲宝炬,指用金丝编织的莲花形状的灯具。

纨扇宫灯:纨扇宫灯,指宫廷中使用的丝绸扇子和灯具。

光焰荧煌:光焰荧煌,指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锦绣纷叠:锦绣纷叠,指五彩斑斓,非常华丽。

错愕:错愕,指惊讶。

好胜:好胜,指喜欢争强斗胜。

盱目视客:盱目视客,指瞪大眼睛看着客人,表示得意。

走戏房:走戏房,指去戏曲表演的房间。

诸姬:诸姬,指多位女性。

曲房密户:曲房密户,指女性居住的私密房间。

叱咤:叱咤,指大声呼喊。

殷殷防护:殷殷防护,指非常认真地保护。

当御者:当御者,指应当受到尊敬的人。

遁去:遁去,指逃跑。

藏闪:藏闪,指躲藏。

叱咤而罢:叱咤而罢,指大声呼喊后停止。

老贱:老贱,指年老而行为轻佻。

自讨苦吃:自讨苦吃,指自己找苦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评注

朱云崃教女戏,非教戏也。未教戏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萧、管,鼓吹歌舞,借戏为之,其实不专为戏也。

此句开篇点题,朱云崃教女戏并非单纯的教戏,而是通过音乐、乐器等手段来培养女子的艺术修养和气质。他首先教授琴艺,随后是琵琶、提琴、弦子、萧、管等乐器,以及鼓吹歌舞,这些技艺的学习并非只是为了戏剧表演,而是为了提升女子的综合素质。

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女乐,当日未必有此。

这句话通过对比,暗示了朱云崃的教育方式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郭汾阳、杨越公、王司徒等人的女乐在当时可能并没有这样的教育水平,这进一步突出了朱云崃的教育方法的价值。

丝竹错杂,檀板清讴,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终之,反觉多事矣。

此句描绘了音乐和歌唱的和谐之美。丝竹之音错杂交织,檀板之音清脆悦耳,歌声入耳,仿佛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然而,当歌唱结束时,反而觉得有些多余,这反映了音乐和歌唱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使得其他的一切都显得多余。

西施歌舞,对舞者五人,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曾挠摩地,扶旋猗那,弱如秋药。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西施的舞蹈之美。西施与五人共舞,长袖缓带,舞姿优雅,如同环绕身周的环形,舞动时犹如挠摩大地,扶旋之间,姿态柔美,如同秋日的药物一般,令人陶醉。

女官内侍,执扇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二十余人,光焰荧煌,锦绣纷叠,见者错愕。

此句描述了女官内侍的华丽场面。她们手持扇子、葆璇盖、金莲宝炬、纨扇宫灯等,光彩夺目,锦绣斑斓,令人目不暇接,见到这一幕的人都感到惊讶。

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得一赞语,辄走戏房,与诸姬道之,佹出佹入,颇极劳顿。

这句话描绘了朱云崃好胜的心态。当他遇到得意之处,就会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客人;一旦得到赞美,就会立刻跑到戏房,与姬妾们分享,这种频繁的进出使得他非常劳累。

且闻云老多疑忌,诸姬曲房密户,重重封锁,夜犹躬自巡历,诸姬心憎之。

这句话揭示了朱云崃的多疑和忌妒之心。他的姬妾们被关在曲房密户中,夜晚他还要亲自巡视,这种做法使得姬妾们对他心生憎恶。

有当御者,辄遁去,互相藏闪,只在曲房,无可觅处,必叱咤而罢。殷殷防护,日夜为劳,是无知老贱自讨苦吃者也,堪为老年好色之戒。

此句表达了朱云崃对于女子的严格管理。一旦有女子试图接近他,就会立刻逃走,互相藏匿,使得他无法找到。他日夜忙碌于防护,这种无知和好色的行为,堪称老年人的警戒。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二-朱云崃女戏》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60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