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

作者: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明代文学家、戏曲家,以编撰通俗文学著称,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

年代:编撰于明代晚期(17世纪初)。

内容简要:《智囊》是一部汇集历代智慧故事和谋略的笔记体著作,分为上、中、下三卷,收录了从先秦到明代的数百个智谋故事。书中通过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古人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智慧与策略,被誉为“谋略宝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原文

范槚,会稽人,守淮安。

景王出藩,大盗谋劫王,布党起天津至鄱阳,分徒五百人,往来游奕。

一日晚衙罢,门卒报有贵客入僦潘氏园寓孥者,问:“有传牌乎?”曰:“否。”

命调之,报曰:“从者众矣,而更出入。”

心疑为盗,阴选健卒数十,易衣帽如庄农,曰:“若往视其徒入肆者,阳与饮,饮中挑与斗,相执絷以来。”

而戒曰:“慎勿言捕贼也。”

卒既散去,公命舆谒客西门,过街肆,持者前诉,即收之。

比反,得十七人。

阳怒骂曰:“王舟方至,官司不暇食,暇问汝斗乎?”

叱令就系。

入夜,传令儆备,而令吏饱食以需。

漏下二十刻,出诸囚于庭,厉声叱之,吐实如所料。

即往捕贼,贼首已遁。

所留孥,妓也。

于是飞骑驰报徐、扬诸将吏,而毙十七人于狱,全贼溃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译文

范槚,是会稽人,担任淮安的守官。

景王离开封地前往藩国时,有大盗计划劫持景王,他们在天津到鄱阳一带布置党羽,分散了五百人,四处游荡。

有一天晚上,衙门的事务结束后,门卒报告说有贵客租住潘氏园并带着家眷,范槚问:“有传牌吗?”门卒回答:“没有。”

范槚命令调查,报告说:“随从很多,而且频繁出入。”

范槚心中怀疑他们是盗贼,暗中挑选了数十名健壮的士兵,换上农民的衣服和帽子,对他们说:“你们去观察那些随从进入酒肆的人,假装与他们一起喝酒,喝酒时挑起争斗,然后把他们抓起来带来。”

并告诫说:“千万不要说是抓贼。”

士兵们散去后,范槚命令车马前往西门拜访客人,经过街市时,有人上前诉说,范槚立即将他们逮捕。

等到返回时,共抓到了十七人。

范槚假装愤怒地骂道:“景王的船马上就要到了,官府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哪有时间管你们打架的事?”

他命令将他们关押起来。

到了晚上,范槚传令加强戒备,并让官吏们吃饱饭等待命令。

到了深夜,范槚将囚犯带到庭院,严厉地斥责他们,他们果然如范槚所料,吐露了实情。

范槚立即前往抓捕盗贼,但贼首已经逃跑。

留下的家眷,其实是妓女。

于是范槚迅速派人骑马报告徐州、扬州的将领和官吏,并将十七名盗贼在狱中处死,整个盗贼团伙因此溃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注解

范槚:范槚,字子厚,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官员,曾任淮安知府。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历史上以文化繁荣、名人辈出著称。

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市,明代时为重要的行政和军事重镇。

景王:明代藩王之一,具体指哪位景王不详,藩王是明代分封的皇室成员。

天津:今天津市,明代时为重要的港口城市。

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明代时为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

僦:租赁、租借的意思。

潘氏园:潘家的园林,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淮安城内的一处私人园林。

传牌:古代官府发放的通行证或身份证明。

庄农:指农民,此处指伪装成农民的样子。

阳与饮:表面上与他们一起喝酒。

挑与斗:故意挑衅并引发争斗。

絷:捆绑、拘捕的意思。

儆备:警戒、防备的意思。

漏下二十刻:古代计时单位,漏是古代计时器,二十刻大约相当于晚上十点左右。

徐、扬:指徐州和扬州,明代时为重要的行政和军事中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明代文献,讲述了范槚在淮安任职期间,成功破获一起大盗谋劫景王的案件。文本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范槚的机智与果断,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和官员的应对策略。

首先,文本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范槚的智慧。当门卒报告有贵客入住潘氏园时,范槚并未轻信,而是通过询问是否有传牌来初步判断对方的身份。在得知对方没有传牌后,他立即心生疑虑,并采取行动。这种谨慎和敏锐的判断力,体现了范槚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警觉性。

其次,范槚的应对策略也颇具智慧。他并未直接派兵抓捕,而是选择让健卒伪装成农民,混入盗贼之中,通过故意挑衅引发争斗,最终成功抓获了部分盗贼。这种策略不仅避免了打草惊蛇,还通过巧妙的手段获取了关键信息。范槚的机智和冷静,使得案件得以迅速侦破。

此外,文本还反映了明代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大盗团伙遍布天津至鄱阳,分徒五百人,往来游奕,显示出当时盗贼活动的猖獗和组织的严密。范槚的成功破案,不仅保护了景王的安全,也维护了地方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古文语言简练,情节紧凑,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生动地刻画了范槚的形象。尤其是范槚在抓捕盗贼时的冷静与果断,以及他在审讯中的严厉与机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为我们了解明代的社会治安、官员的应对策略以及地方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范槚的机智与果断,也为后世官员树立了榜样。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智囊-察智部-范槚》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5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