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

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连续下了三天大雪,湖中的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那天晚上,时间已经到了晚上,我划着一叶小船,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雾气凝结成霜,天空、云、山、水,从上到下都是一片白色。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湖心亭的一个小点,和我的小船,船中只有两三个人影而已。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对坐,一个小孩在烧酒,炉火正旺。他们看到我非常高兴,说:‘湖中怎么可能还有这样的人!’于是拉着我一起喝酒。我强行喝了三大杯白酒后告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这里做客。等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别说是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注解

崇祯五年:崇祯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年号,崇祯五年即1632年。

十二月:农历的十二月,即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大雪三日:连续三天的大雪,形容雪下得很大。

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的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形容雪景的寂静。

更定:古代夜间报时制度,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即一更结束,时间大约是晚上九点左右。

拏:同“拿”,手持或携带。

毳衣:用鸟兽细毛制成的衣服,这里指保暖的衣物。

炉火:取暖的火炉。

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心的一座亭子,是西湖十景之一。

雾淞沆砀:形容雪后的雾气弥漫,景象朦胧。

上下一白:天空、云、山、水都一片白色,形容雪景的洁白。

长堤一痕:长堤的影子在湖面上留下一道痕迹。

湖心亭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在湖面上显现为一个点。

一芥:极小的东西,这里指小船。

金陵人:金陵是南京的古称,这里指南京人。

客此:在这里做客。

舟子:船夫。

相公:古代对士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评注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此句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崇祯五年即公元1632年,正值明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而西湖作为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历来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此句既点明了时间背景,也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西湖的宁静景象,大雪覆盖了湖面,使得人声和鸟鸣都消失不见,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喧嚣的排斥。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此句通过‘是日更定’表明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行动,‘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则描绘了作者前往湖心亭的情景,‘独往’二字更突显了作者孤高自赏的个性。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此句用‘雾淞沆砀’形容雪后的景象,‘上下一白’则将天空、云、山、水都染成了一片白色,营造出一种纯净无瑕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此句通过‘湖上影子’将湖面与天空、山川融为一体,‘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词语,将湖心亭、长堤、小舟、人影等元素缩小,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宁静、深远。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此句描绘了湖心亭上的场景,‘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等细节,展现了亭中人的闲适生活,也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此句表现了亭中人对作者的欢迎和赞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既是对作者的夸赞,也是对湖心亭美景的赞叹。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此句描绘了作者与亭中人的短暂交往,‘强饮三大白’表现了作者豪放的性格,‘问其姓氏’则表明了作者对亭中人的好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此句以舟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作者行为的理解和赞赏,‘痴’字既是对作者行为的评价,也是对作者个性的肯定。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湖心亭看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2758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