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枚(1716年-1797年),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具有广泛的文学造诣。《陶庵梦忆》是他的自传性质的随笔集,内容充满了他对人生、艺术、文化的独到理解。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8世纪)。
内容简要:《陶庵梦忆》是袁枚的随笔集,书中记录了他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思考。通过这本书,袁枚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艺术创作与生活哲学,展现了清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创新。书中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成为中国清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南镇祈梦-原文
万历壬子,余年十六,祈梦于南镇梦神之前,因作疏曰:
“爰自混沌谱中,别开天地;华胥国里,早见春秋。
梦两楹,梦赤舄,至人不无;梦蕉鹿,梦轩冕,痴人敢说。
惟其无想无因,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啖铁杵;
非其先知先觉,何以将得位梦棺器,得财梦秽矢,正在恍惚之交,俨若神明之赐?
某也躨跜偃潴,轩翥樊笼,顾影自怜,将谁以告?
为人所玩,吾何以堪!一鸣惊人,赤壁鹤耶?局促辕下,南柯蚁耶?
得时则驾,渭水熊耶?半榻蘧除,漆园蝶耶?
神其诏我,或寝或吪;我得先知,何从何去。
择此一阳之始,以祈六梦之正。
功名志急,欲搔首而问天;祈祷心坚,故举头以抢地。
轩辕氏圆梦鼎湖,已知一字而有一验;
李卫公上书西岳,可云三问而三不灵。
肃此以闻,惟神垂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南镇祈梦-译文
在万历壬子年,我十六岁那年,在南镇梦神面前祈求梦境,因此写下了一篇祈祷文说:
自从混沌初开,天地分开;在华胥国,早已经历了春秋。梦见两柱,梦见赤色的鞋子,至高无上的人也会梦见;梦见香蕉鹿,梦见豪华的冠冕,痴人说梦也敢说。只有没有想也没有原因的,未曾梦见乘车进入老鼠洞,用石头捣碎铁棒吃;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怎么会梦见得到官位梦见棺材,梦见得到财富梦见污秽的箭,正处在迷糊之际,仿佛是神明的赐予?我徘徊不前,困顿于樊笼之中,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自我怜悯,要向谁诉说呢?被人玩弄,我怎能承受!一鸣惊人,是赤壁上的鹤吗?局促在车辕下,是南柯梦中的蚂蚁吗?抓住时机就行动,是渭水边的熊吗?半榻之上,是漆园中的蝴蝶吗?希望神明指示我,是睡是醒;如果我能预知,从哪里去哪里来。选择这个一阳初生的时刻,来祈求六个梦境的准确性。功名利禄之心急切,想要搔首问天;祈祷之心坚定,因此抬头向地抢白。
黄帝在鼎湖圆梦,已知一个字就有一个验证;李卫公向西岳上书,可以说是三次提问而三次不灵验。以此敬告,只希望神明能够明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南镇祈梦-注解
万历壬子:万历壬子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年份,即公元1582年。在古代中国,年号纪年法被广泛使用,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壬子则是该年号的第十年。
祈梦:祈梦是指向神明祈求梦境,希望梦境能够预示未来或获得启示。
南镇梦神:南镇梦神是指中国南方的一个神祇,被认为是掌管梦境的神。
疏:疏在古代指一种文体,是一种向上级或神明陈述事情的文体,类似于现代的奏章或祈愿文。
混沌谱:混沌谱是指古代神话中描述宇宙生成的文献,混沌是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模糊状态。
华胥国:华胥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理想国,据说那里的人们生活和谐,是古代理想的国度。
春秋:春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通常指春秋时期,即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两楹:两楹可能指的是古代建筑中柱子的数量,这里可能比喻为梦境中的象征或标志。
赤舄:赤舄是指红色的鞋子,这里可能比喻为高官显贵。
至人:至人是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这里可能指那些能够实现梦想的人。
蕉鹿:蕉鹿可能是指梦境中的一种奇异动物,这里可能比喻为虚幻或不切实际的事物。
轩冕:轩冕是指古代官员的官帽和车马,这里可能比喻为功名利禄。
痴人:痴人是指愚蠢的人,这里可能比喻为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无想无因:无想无因是指没有原因和动机,这里可能指梦境的不可预测性。
捣齑啖铁杵:捣齑啖铁杵是一个成语,比喻做不可能的事情,这里可能用来形容不可能实现的梦境。
先知先觉:先知先觉是指有预见性的人,这里可能指那些能够预知未来的人。
得位梦棺器:得位梦棺器是指梦到即将获得官位却梦见棺材,这里可能比喻为吉凶难测的梦境。
得财梦秽矢:得财梦秽矢是指梦到即将获得财富却梦见污秽的箭矢,这里可能比喻为财富背后的隐患。
恍惚之交:恍惚之交是指模糊不清的交界处,这里可能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神明:神明是指神祇,这里可能指南镇梦神。
躨跜偃潴:躨跜偃潴是形容行走困难的样子,这里可能比喻为人生道路上的艰辛。
轩翥樊笼:轩翥樊笼是指飞翔的鸟被关在笼子里,这里可能比喻为人才被束缚。
顾影自怜:顾影自怜是指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而自我怜悯,这里可能比喻为自我反省或自怜自艾。
一鸣惊人:一鸣惊人是指平时默默无闻,突然一举成名,这里可能比喻为突然的成功。
赤壁鹤:赤壁鹤是指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中的鹤,这里可能比喻为英勇的战士。
局促辕下:局促辕下是指被限制在车辕下,这里可能比喻为受限制或被困。
南柯蚁:南柯蚁是指南柯一梦中的蚂蚁,这里可能比喻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得时则驾:得时则驾是指抓住时机就行动,这里可能比喻为时机成熟就要抓住机会。
渭水熊:渭水熊是指古代传说中的渭水熊,这里可能比喻为有智慧的人。
半榻蘧除:半榻蘧除是指半张床被撤除,这里可能比喻为孤独或失落。
漆园蝶:漆园蝶是指庄子梦为蝴蝶的故事中的蝴蝶,这里可能比喻为梦幻般的自由。
轩辕氏:轩辕氏是指黄帝,即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鼎湖:鼎湖是指黄帝成仙后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比喻为仙境。
李卫公:李卫公是指唐代名将李靖,这里可能指古代的一位智者。
西岳:西岳是指中国五岳之一的华山,这里可能比喻为圣地。
肃此以闻:肃此以闻是指恭敬地将此事报告,这里可能指向上级或神明报告。
惟神垂鉴:惟神垂鉴是指希望神明能够明察,这里可能指希望神明能够看到自己的虔诚和祈求。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陶庵梦忆-卷三-南镇祈梦-评注
万历壬子,余年十六,祈梦于南镇梦神之前,因作疏曰: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背景和人物年龄,万历壬子为明神宗万历十年,作者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对人生充满好奇与向往。‘祈梦于南镇梦神之前’表明作者有求于神明,希望通过梦境获得启示或指引。‘因作疏曰’则表明作者将祈梦的过程和所思所想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显示出其文人的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爰自混沌谱中,别开天地;华胥国里,早见春秋。’
这两句引用了古代神话传说,混沌谱指的是宇宙初开时的混沌状态,别开天地则是指天地分离,宇宙形成。华胥国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理想国度,春秋则代表了时间的流转。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宇宙起源和时间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探索。
‘梦两楹,梦赤舄,至人不无;梦蕉鹿,梦轩冕,痴人敢说。’
这里列举了多种梦境,‘梦两楹’和‘梦赤舄’分别指梦见两柱和赤色的鞋子,象征着地位和权力。‘梦蕉鹿’和‘梦轩冕’则是指梦境中的奇异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梦境的多样性认识。‘至人不无’和‘痴人敢说’则是对不同梦境产生原因的探讨,‘至人’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痴人’则是指普通人,作者认为梦境的产生与人的内心世界有关。
‘惟其无想无因,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啖铁杵;非其先知先觉,何以将得位梦棺器,得财梦秽矢,正在恍惚之交,俨若神明之赐?’
作者在此处进一步探讨了梦境的成因,认为梦境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与人的内心世界和先天的感知能力有关。‘无想无因’指的是没有特定的想法和原因,‘乘车入鼠穴,捣齑啖铁杵’则是比喻梦境的荒诞不经。‘得位梦棺器,得财梦秽矢’则是指梦境中的寓意,反映了作者对梦境象征意义的理解。
‘某也躨跜偃潴,轩翥樊笼,顾影自怜,将谁以告?为人所玩,吾何以堪!一鸣惊人,赤壁鹤耶?局促辕下,南柯蚁耶?得时则驾,渭水熊耶?半榻蘧除,漆园蝶耶?’
作者在此处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躨跜偃潴’形容自己行动迟缓,‘轩翥樊笼’则是指自己被困于世俗的束缚之中。‘顾影自怜’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接下来的几句则分别以赤壁鹤、南柯蚁、渭水熊、漆园蝶等典故,比喻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和境遇。
‘神其诏我,或寝或吪;我得先知,何从何去。’
作者在此表达了对神明的祈求,希望得到神明的启示,指引自己的人生方向。‘或寝或吪’是指神明的旨意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显现,‘我得先知’则表达了作者对预知未来的渴望。
‘择此一阳之始,以祈六梦之正。功名志急,欲搔首而问天;祈祷心坚,故举头以抢地。’
作者在此表明了自己祈梦的目的,即希望通过梦境得到人生的指引。‘一阳之始’指的是一年之始,‘六梦之正’则是指六个梦境的真正含义。‘功名志急’和‘祈祷心坚’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对神明的虔诚。
‘轩辕氏圆梦鼎湖,已知一字而有一验;李卫公上书西岳,可云三问而三不灵。’
这两句引用了古代神话和传说,轩辕氏圆梦鼎湖是指黄帝在鼎湖得到神明的启示,李卫公上书西岳则是指李卫公三次上书西岳神明,但都没有得到回应。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神明启示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梦境的不确定性。
‘肃此以闻,惟神垂鉴。’
最后一句是作者对神明的虔诚祈祷,希望神明能够看到自己的祈求,并给予回应。整篇文章通过对梦境的探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和神明的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